為什麼 MacBook 要放一條 Touch Bar?.. - MAC
By Quintina
at 2016-10-31T15:25
at 2016-10-31T15:25
Table of Contents
為什麼 MacBook 要放一條 Touch Bar?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暢談背後理念
http://www.inside.com.tw/2016/10/30/105186jony-ive-talks-about-putting-the-apple-touch-on-the-macbook-pro
http://tinyurl.com/gucbnhe
為什麼 MacBook 要放一條 Touch Bar?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暢談背後理念
【合作媒體】36kr
Beck Diefenbach/REUTERS
原文出於 CNET ,36 氪編譯 ,INSIDE 獲授權轉載。
在 10/28 日舉行的蘋果發布會上,最大的亮點之一當屬替代一欄功能鍵的
觸控條。蘋果為什麼要做觸控條而不是觸控螢幕?蘋果的設計哲學又是什
麼?且看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接受 CNET 的專訪。
Jony Ive 說,不同凡響其實挺容易的。
聽到這個我大吃一驚,因為自 1996 年以來就擔任首席設計師的 Ive,他所
工作的公司一直都以一切東西均 「不同凡響」 為豪,無論是產品還是行
銷,無論是零售店還是手錶。
Ive 負責了蘋果的每一款重大產品 ——從彩色 iMac、iBook,到 iPod、
iPhone 以及 Apple Watch 的設計,他說:「做不同的東西其實相對容易也
相對快,而且挺誘惑人的。」
在幾天前解釋重啟 MacBook Pro 這款蘋果最強大的筆記本電腦設計時,
Ive 表示:「在如何進步方面我沒並沒有對自己做出限制 ——只要能到達更
好的地方就行。如果東西僅僅是不同而沒有更好,我們是不會去做的。」
這種思維解釋了 「許多許多年以前」 蘋果為什麼要決定不 在 Mac 增加觸
控螢幕,即便競爭對手已經 為 Windows 平板和 PC 精心配置了多點觸控顯
示器。相反地,在經過更大的觸控板以及其他 Ive 不願透露的方案進行 2
年的折騰之後, Ive 和他的團隊才最終決定採用更加苗條的多點觸控條來代
替鍵盤頂部的功能鍵。視使用應用的不同,這個 OLED 顯示螢幕充當了選
單按鈕、控制滑動條、撥號、工具甚至表情符號的功能。
蘋果就把它稱為 「 Touch Bar(觸控條)」。本週四剛剛揭開面紗,今年
11 月上市的 13 英吋和 15 英吋的 MacBook Pro 都將配置這種觸控條。
擁有超過 5000 項專利的 Ive 最近接受了 CNET 的專訪,他談到了為什麼
Touch Bar 只是蘋果的 「一個非常有趣方向的開端」。以下就是訪談的編
輯版。
Touch Bar 是與眾不同的電腦互動方式。為什麼要做一個觸控
條?
我們研究過若干種設計,這些設計在概念上都行得通。然後我們試用了一
段時間,是真正的每天都用,我們發現有時候這些東西沒那麼吸引人。在
開始任何原型開發之前我們都先用了一段時間。這樣等到你切換回更加傳
統的鍵盤的時候才會意識到某樣東西的價值。
你想要實現什麼?
從設計團隊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出發點是要體認到這兩種輸入法的價值。
但是還有那麼多來自傳統鍵盤的輸入被幾層東西給埋葬了。我們有能力適
應複雜輸入,主要是出於習慣和熟悉度的考慮。
所以我們的出發點是看看是不是可以有新輸入的設計方式,這種輸入方式
能夠把兩個不同的世界最好的東西都放在一起。要讓一個東西能感知上下
文並且具備適應性,同時這個東西又必須是機械式的,固定的,因為有一
個可預測的、完整的一套固定輸入機制是具有真正價值的。
▲由左到右分別為設計師 Marc Newson、U2 主唱 Bono、 及蘋果設計師 Jony Ive,Andrew Kelly/REUTERS
顯然,功能欄似乎是很好的一個探索方向。
就像以往一樣,我們用最快速度做出了設計。這是非常困難的一個原型,
因為它需要相當成熟的軟體環境,以及相當成熟和複雜的硬體原型,這樣
才能真正驗證這些想法是否有價值。對我們來說,把原型做到夠精細的水
準,才能判斷想法是否可行,或者所做的東西是否可以評估原型的有效
性,這是相當大的挑戰之一。
你說自己甚至在考慮原型之前就得有先進的軟硬體。做這個東西
花了多久?
我想大概 2 年前我們就已經有了相當好的原型,而且這個東西還不是針對
產品的。當時是想研究一下更大、觸感豐富的觸控板的可能性 ——現在你
們看到的是 Touch Bar 跟鍵盤的結合。它的完成度當然還不是很好,但是
卻創造了一個環境讓我們去瞭解:這個東西是不是跟我們概念上的構想一
樣有用一樣吸引人?
這就是觸控及基於顯示的輸入與機械鍵盤的結合。這就是我們的著眼點。
用過之後我們大家都覺得 Touch Bar 是個方向,也感覺這會是一個非常有
趣的方向的開端。但它還僅僅是個開始。
你需要稍微轉變一下角色,因為你得想出如何產品化,要形成具體想法,
然後實現想法並進行優化,讓它可以適用於特定產品。在 MacBook Pro 的
背景下,考慮到還要讓筆電變得更輕更薄更強大,你最不想做的事就是改
變輸入方式,增加負擔了,因為跟觸控相關東西會引發一堆的挑戰。
想到這個設計方向很吸引人可以讓你變得舒服一點。但如果你想不出如何
在不拖累最終產品的同時來對這個設計思路進行改進,這個大想法仍可能
落空。
從設計的角度來說,你是如何確定什麼東西應該放進
MacBook,什麼東西應該放進其他行動裝置的?
對於產品來說,輸入輸出都是非常確定的東西。我們知道這是極其重要極
其強大的產品屬性和產品功能,理論上是的。一旦我們盡可能說服了自己
之後,我們仍然需要理解一點,那就是如果它拖累了最終產品的話,那這
個想法就不合適或者沒有價值了。
考慮最初構想跟探索和實驗該想法,以及想出怎樣讓它對特定產品有價值
的努力之間有著有趣的不同。這些屬於不同類型的努力,但是我們很大的
焦點會集中在最終產品上。
在設計 Mac、iPad 以及 iPhone 的時候,你的設計哲學是什麼?
分別是怎麼實現的?
我強烈認知到設計不能跟材料以及做出材料的過程分離。這些必須高度連
貫和統一。也就意味著設計不能脫離產品的製作工藝。這是非常重要的關
係。
光材料探索我們就花費了大量時間。我們研究了一大批不同的材料,許多
不同的流程。你會對我們得出的材料研究的結論之複雜感到驚訝的。
怎麼講?能舉個例子嗎?
不能。
但這是我們在過去 20 到 25 年間的做事方式,這次就是這種方式最精確的例子。我們討論的是純硬鋁,這是我們自己開發出來的鋁合金,要把坯料
加工成這些不同的殼部件,這套工藝我們已經開發了好幾年了。
僅僅是架構和這些材料的使用就已經是巨大變化,我們一直在做了好幾
年。我們還在繼續改進,嘗試做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不過有趣的是,我們
還做不出比目前架構更好的東西。
作為團隊,作為核心的蘋果哲學,我們可以去做一些非常不同凡響的事
情,但不同凡響不代表更好。
Mac 用戶在情感上跟自己的裝置聯繫在一起,並且對這些裝置有
著特定的期望。這方面的因素會不會影響你決定走多遠?
我們不會限制自己怎麼做 ——如果可以到一個更好的地方的話。如果東西
指是不同卻沒有更好,我們是不會去做的。
我之前曾經說過這個,蘋果也曾經說過這個:做不同的東西其實相對容易
也相對快,這種想法挺誘人的。
你和你的團隊是如何確定一個東西值得改變的?
一支團隊的壽命其價值往往未受到充分賞識 ——它的價值在於你在社區和
群體裡面學到的東西。在團隊裡面形成的共同理解和共同經驗,這些東西
能夠讓你從一個專案轉移到下一個專案時獲得前進的動力。在一個專案遇
到的挑戰和進行努力的確可以讓你的下一個專案受益。
要是之前的產品經受不住考驗的話就不會有現在的 MacBook Pro。每一個
產品都絕對需要從上一款吸取經驗教訓。
你說不同可以很容易很快做到。這是不是我們沒有看到觸控螢幕
版 MacBook Pro 的原因?做出這個選擇本來可 以很容易。是不
是由於別的 PC 製造商已經做了所以你才想換個方向?
許多許多年前我們研究多點觸控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嘗試去理解它的適當
應用和機會了。我們並不認為 Mac 是採用多點觸控的合適地方 …… 它不是
多點觸控特別有用或者合適的應用。
原因?
有很多實用性方面的原因。在不透露大量細節的情況這些東西很難展開討
論,但是我們正在做的東西我不想多說。
原文:
https://www.cnet.com/special-reports/jony-ive-talks-about-putting-the-apple-touch-on-the-macbook-pro/
http://tinyurl.com/gqqd46x
--
歡迎加入Folding@home分散式運算Taiwan Team(31403) 幫助研究解決蛋白質誤疊疾病
瞭解Folding@home計畫 https://youtu.be/7sJx9z1uB9k
Stanford計畫首頁 https://folding.stanford.edu/home
--
http://www.inside.com.tw/2016/10/30/105186jony-ive-talks-about-putting-the-apple-touch-on-the-macbook-pro
http://tinyurl.com/gucbnhe
為什麼 MacBook 要放一條 Touch Bar?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暢談背後理念
【合作媒體】36kr
Beck Diefenbach/REUTERS
原文出於 CNET ,36 氪編譯 ,INSIDE 獲授權轉載。
在 10/28 日舉行的蘋果發布會上,最大的亮點之一當屬替代一欄功能鍵的
觸控條。蘋果為什麼要做觸控條而不是觸控螢幕?蘋果的設計哲學又是什
麼?且看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接受 CNET 的專訪。
Jony Ive 說,不同凡響其實挺容易的。
聽到這個我大吃一驚,因為自 1996 年以來就擔任首席設計師的 Ive,他所
工作的公司一直都以一切東西均 「不同凡響」 為豪,無論是產品還是行
銷,無論是零售店還是手錶。
Ive 負責了蘋果的每一款重大產品 ——從彩色 iMac、iBook,到 iPod、
iPhone 以及 Apple Watch 的設計,他說:「做不同的東西其實相對容易也
相對快,而且挺誘惑人的。」
在幾天前解釋重啟 MacBook Pro 這款蘋果最強大的筆記本電腦設計時,
Ive 表示:「在如何進步方面我沒並沒有對自己做出限制 ——只要能到達更
好的地方就行。如果東西僅僅是不同而沒有更好,我們是不會去做的。」
這種思維解釋了 「許多許多年以前」 蘋果為什麼要決定不 在 Mac 增加觸
控螢幕,即便競爭對手已經 為 Windows 平板和 PC 精心配置了多點觸控顯
示器。相反地,在經過更大的觸控板以及其他 Ive 不願透露的方案進行 2
年的折騰之後, Ive 和他的團隊才最終決定採用更加苗條的多點觸控條來代
替鍵盤頂部的功能鍵。視使用應用的不同,這個 OLED 顯示螢幕充當了選
單按鈕、控制滑動條、撥號、工具甚至表情符號的功能。
蘋果就把它稱為 「 Touch Bar(觸控條)」。本週四剛剛揭開面紗,今年
11 月上市的 13 英吋和 15 英吋的 MacBook Pro 都將配置這種觸控條。
擁有超過 5000 項專利的 Ive 最近接受了 CNET 的專訪,他談到了為什麼
Touch Bar 只是蘋果的 「一個非常有趣方向的開端」。以下就是訪談的編
輯版。
Touch Bar 是與眾不同的電腦互動方式。為什麼要做一個觸控
條?
我們研究過若干種設計,這些設計在概念上都行得通。然後我們試用了一
段時間,是真正的每天都用,我們發現有時候這些東西沒那麼吸引人。在
開始任何原型開發之前我們都先用了一段時間。這樣等到你切換回更加傳
統的鍵盤的時候才會意識到某樣東西的價值。
你想要實現什麼?
從設計團隊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出發點是要體認到這兩種輸入法的價值。
但是還有那麼多來自傳統鍵盤的輸入被幾層東西給埋葬了。我們有能力適
應複雜輸入,主要是出於習慣和熟悉度的考慮。
所以我們的出發點是看看是不是可以有新輸入的設計方式,這種輸入方式
能夠把兩個不同的世界最好的東西都放在一起。要讓一個東西能感知上下
文並且具備適應性,同時這個東西又必須是機械式的,固定的,因為有一
個可預測的、完整的一套固定輸入機制是具有真正價值的。
▲由左到右分別為設計師 Marc Newson、U2 主唱 Bono、 及蘋果設計師 Jony Ive,Andrew Kelly/REUTERS
顯然,功能欄似乎是很好的一個探索方向。
就像以往一樣,我們用最快速度做出了設計。這是非常困難的一個原型,
因為它需要相當成熟的軟體環境,以及相當成熟和複雜的硬體原型,這樣
才能真正驗證這些想法是否有價值。對我們來說,把原型做到夠精細的水
準,才能判斷想法是否可行,或者所做的東西是否可以評估原型的有效
性,這是相當大的挑戰之一。
你說自己甚至在考慮原型之前就得有先進的軟硬體。做這個東西
花了多久?
我想大概 2 年前我們就已經有了相當好的原型,而且這個東西還不是針對
產品的。當時是想研究一下更大、觸感豐富的觸控板的可能性 ——現在你
們看到的是 Touch Bar 跟鍵盤的結合。它的完成度當然還不是很好,但是
卻創造了一個環境讓我們去瞭解:這個東西是不是跟我們概念上的構想一
樣有用一樣吸引人?
這就是觸控及基於顯示的輸入與機械鍵盤的結合。這就是我們的著眼點。
用過之後我們大家都覺得 Touch Bar 是個方向,也感覺這會是一個非常有
趣的方向的開端。但它還僅僅是個開始。
你需要稍微轉變一下角色,因為你得想出如何產品化,要形成具體想法,
然後實現想法並進行優化,讓它可以適用於特定產品。在 MacBook Pro 的
背景下,考慮到還要讓筆電變得更輕更薄更強大,你最不想做的事就是改
變輸入方式,增加負擔了,因為跟觸控相關東西會引發一堆的挑戰。
想到這個設計方向很吸引人可以讓你變得舒服一點。但如果你想不出如何
在不拖累最終產品的同時來對這個設計思路進行改進,這個大想法仍可能
落空。
從設計的角度來說,你是如何確定什麼東西應該放進
MacBook,什麼東西應該放進其他行動裝置的?
對於產品來說,輸入輸出都是非常確定的東西。我們知道這是極其重要極
其強大的產品屬性和產品功能,理論上是的。一旦我們盡可能說服了自己
之後,我們仍然需要理解一點,那就是如果它拖累了最終產品的話,那這
個想法就不合適或者沒有價值了。
考慮最初構想跟探索和實驗該想法,以及想出怎樣讓它對特定產品有價值
的努力之間有著有趣的不同。這些屬於不同類型的努力,但是我們很大的
焦點會集中在最終產品上。
在設計 Mac、iPad 以及 iPhone 的時候,你的設計哲學是什麼?
分別是怎麼實現的?
我強烈認知到設計不能跟材料以及做出材料的過程分離。這些必須高度連
貫和統一。也就意味著設計不能脫離產品的製作工藝。這是非常重要的關
係。
光材料探索我們就花費了大量時間。我們研究了一大批不同的材料,許多
不同的流程。你會對我們得出的材料研究的結論之複雜感到驚訝的。
怎麼講?能舉個例子嗎?
不能。
但這是我們在過去 20 到 25 年間的做事方式,這次就是這種方式最精確的例子。我們討論的是純硬鋁,這是我們自己開發出來的鋁合金,要把坯料
加工成這些不同的殼部件,這套工藝我們已經開發了好幾年了。
僅僅是架構和這些材料的使用就已經是巨大變化,我們一直在做了好幾
年。我們還在繼續改進,嘗試做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不過有趣的是,我們
還做不出比目前架構更好的東西。
作為團隊,作為核心的蘋果哲學,我們可以去做一些非常不同凡響的事
情,但不同凡響不代表更好。
Mac 用戶在情感上跟自己的裝置聯繫在一起,並且對這些裝置有
著特定的期望。這方面的因素會不會影響你決定走多遠?
我們不會限制自己怎麼做 ——如果可以到一個更好的地方的話。如果東西
指是不同卻沒有更好,我們是不會去做的。
我之前曾經說過這個,蘋果也曾經說過這個:做不同的東西其實相對容易
也相對快,這種想法挺誘人的。
你和你的團隊是如何確定一個東西值得改變的?
一支團隊的壽命其價值往往未受到充分賞識 ——它的價值在於你在社區和
群體裡面學到的東西。在團隊裡面形成的共同理解和共同經驗,這些東西
能夠讓你從一個專案轉移到下一個專案時獲得前進的動力。在一個專案遇
到的挑戰和進行努力的確可以讓你的下一個專案受益。
要是之前的產品經受不住考驗的話就不會有現在的 MacBook Pro。每一個
產品都絕對需要從上一款吸取經驗教訓。
你說不同可以很容易很快做到。這是不是我們沒有看到觸控螢幕
版 MacBook Pro 的原因?做出這個選擇本來可 以很容易。是不
是由於別的 PC 製造商已經做了所以你才想換個方向?
許多許多年前我們研究多點觸控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嘗試去理解它的適當
應用和機會了。我們並不認為 Mac 是採用多點觸控的合適地方 …… 它不是
多點觸控特別有用或者合適的應用。
原因?
有很多實用性方面的原因。在不透露大量細節的情況這些東西很難展開討
論,但是我們正在做的東西我不想多說。
原文:
https://www.cnet.com/special-reports/jony-ive-talks-about-putting-the-apple-touch-on-the-macbook-pro/
http://tinyurl.com/gqqd46x
--
歡迎加入Folding@home分散式運算Taiwan Team(31403) 幫助研究解決蛋白質誤疊疾病
瞭解Folding@home計畫 https://youtu.be/7sJx9z1uB9k
Stanford計畫首頁 https://folding.stanford.edu/home
--
Tags:
MAC
All Comments
By Genevieve
at 2016-11-03T13:07
at 2016-11-03T13:07
By Carol
at 2016-11-05T02:26
at 2016-11-05T02:26
By Skylar Davis
at 2016-11-10T02:14
at 2016-11-10T02:14
By Ula
at 2016-11-15T01:59
at 2016-11-15T01:59
By Olivia
at 2016-11-19T03:44
at 2016-11-19T03:44
By Wallis
at 2016-11-19T10:39
at 2016-11-19T10:39
By Lydia
at 2016-11-19T20:58
at 2016-11-19T20:58
By Blanche
at 2016-11-22T08:17
at 2016-11-22T08:17
By Queena
at 2016-11-23T19:32
at 2016-11-23T19:32
By Annie
at 2016-11-24T11:48
at 2016-11-24T11:48
By Eden
at 2016-11-24T21:48
at 2016-11-24T21:48
By Heather
at 2016-11-27T13:49
at 2016-11-27T13:49
By Yuri
at 2016-12-02T11:06
at 2016-12-02T11:06
By Ingrid
at 2016-12-06T12:50
at 2016-12-06T12:50
By Jacky
at 2016-12-08T10:00
at 2016-12-08T10:00
By Poppy
at 2016-12-12T17:55
at 2016-12-12T17:5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12-14T19:31
at 2016-12-14T19:31
By Suhail Hany
at 2016-12-15T00:48
at 2016-12-15T00:48
By Skylar Davis
at 2016-12-15T20:40
at 2016-12-15T20:40
By Rosalind
at 2016-12-19T07:16
at 2016-12-19T07:16
By Bennie
at 2016-12-21T11:53
at 2016-12-21T11:53
By Rosalind
at 2016-12-21T22:47
at 2016-12-21T22:47
By Valerie
at 2016-12-26T16:11
at 2016-12-26T16:11
By Mason
at 2016-12-27T10:11
at 2016-12-27T10:11
By Tracy
at 2016-12-29T11:37
at 2016-12-29T11:37
By Donna
at 2017-01-03T11:08
at 2017-01-03T11:08
By Isabella
at 2017-01-03T13:41
at 2017-01-03T13:41
By Dinah
at 2017-01-07T21:05
at 2017-01-07T21:05
By Frederica
at 2017-01-10T07:58
at 2017-01-10T07:58
By Puput
at 2017-01-11T08:11
at 2017-01-11T08:11
By Valerie
at 2017-01-13T23:43
at 2017-01-13T23:43
By Enid
at 2017-01-14T12:33
at 2017-01-14T12:33
By Robert
at 2017-01-15T16:41
at 2017-01-15T16:41
By Dora
at 2017-01-20T09:41
at 2017-01-20T09:41
By Oliver
at 2017-01-20T12:32
at 2017-01-20T12:32
By Hazel
at 2017-01-21T04:16
at 2017-01-21T04:16
By Hazel
at 2017-01-22T11:20
at 2017-01-22T11:20
By Queena
at 2017-01-24T15:38
at 2017-01-24T15:38
By Catherine
at 2017-01-29T05:46
at 2017-01-29T05:46
By Dora
at 2017-02-02T12:35
at 2017-02-02T12:35
By Kumar
at 2017-02-04T05:23
at 2017-02-04T05:23
By Joe
at 2017-02-04T08:08
at 2017-02-04T08:08
By Oscar
at 2017-02-08T01:35
at 2017-02-08T01:35
By Faithe
at 2017-02-11T00:27
at 2017-02-11T00:27
By Yuri
at 2017-02-11T04:27
at 2017-02-11T04:27
By Sierra Rose
at 2017-02-16T02:07
at 2017-02-16T02:07
By Ula
at 2017-02-17T06:34
at 2017-02-17T06:34
By Selena
at 2017-02-21T07:50
at 2017-02-21T07:50
By Thomas
at 2017-02-25T14:40
at 2017-02-25T14:40
By Selena
at 2017-02-25T20:11
at 2017-02-25T20:11
By Harry
at 2017-02-26T19:38
at 2017-02-26T19:38
By Wallis
at 2017-02-28T11:04
at 2017-02-28T11:04
By Dinah
at 2017-03-02T20:47
at 2017-03-02T20:47
By Iris
at 2017-03-07T12:31
at 2017-03-07T12:31
By Leila
at 2017-03-11T18:08
at 2017-03-11T18:08
Related Posts
2011imac 接三螢幕
By Sierra Rose
at 2016-10-31T15:15
at 2016-10-31T15:15
怎麼加大聲音音量?
By Joseph
at 2016-10-31T14:45
at 2016-10-31T14:45
sierra 10.12.1 聯絡資訊不能開?
By Elma
at 2016-10-31T14:18
at 2016-10-31T14:18
選擇困難 MBP15
By Steve
at 2016-10-31T14:00
at 2016-10-31T14:00
magic trackpad2價格
By Damian
at 2016-10-31T13:28
at 2016-10-31T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