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獨缺「夜拍模式」?Sony 工程師詳解 - 手機討論

By Tom
at 2021-07-02T16:57
at 2021-07-02T16:57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連結過長者請使用短網址。
https://3c.ltn.com.tw/news/45032
2.原文標題:標題須完整寫出(否則依板規刪除並水桶)。
為何獨缺「夜拍模式」?Sony 工程師詳解 Xperia 1 III 相機 3 大細節
3.原文來源(媒體/作者):例:蘋果日報/王大明(若無署名作者則不須)
自由時報/黃肇祥
4.原文內容:請刊登完整全文(否則依板規刪除並水桶)。
2021/07/02 16:47
文/記者黃肇祥
Sony 即將於下週在台上市旗艦手機 Xperia 1 III,官方也邀請來自於日本總部
的主管、工程師,與台灣媒體進行 QA 問答,詳細說明有關於 Xperia 1 III 在
發表會上沒有說的相機細節。
Xperia 1 III 維持與前一代數量相同的三主鏡頭,特別的是藉由「潛望式鏡頭
」提供 4 個光學焦段,分別是 16mm 的超廣角、24mm 廣角、70 與 105 mm 的
望遠鏡頭,強調每一顆都有快速對焦,並支援 Sony 相機部門的眼部追焦、即時
物件追焦等技術。
潛望式鏡頭讓手機省空間
「潛望式鏡頭」並不稀有,Sony 使用方法卻很不一樣,Xperia 1 III 在單一顆
鏡頭內擁有 2 個光學變焦,且皆具備 Dual PD 快速對焦技術,是業界第一款有
如此規格的手機。主要是鏡頭主要分成三組,藉由其中兩組可前後移動的鏡組,
來達到光學變焦能力。
曾負責開發 RX100m6 類單與 FE 12-24mm F2.8 GM 鏡頭的 Sony 相機模組部門
鏡頭工程師千葉寬之向媒體分享,觀察到現在的智慧手機趨勢,希望能拍得越遠
越好,多半藉由多相機模組達到多個光學焦點,卻容易導致零件面積擴大、機身
變重,而「輕巧」是 Sony 手機無法捨棄的特點。
千葉寬之表示,透過「潛望式鏡頭」以一顆鏡頭提供 2 個光學焦段,Xperia 1
III 可以節省空間,6.5 吋的尺寸僅有 186g 重。同時 Sony 感光元件、鏡頭開
發部門聯手,讓兩個焦段都支援快速對焦,並有 Cyber-shot 相機的「可動菱鏡
」提供 OIS 防手震,帶來更好的拍攝體驗,相較其他品牌,多半望遠鏡頭的對
焦系統都不理想。
105mm 焦段如何決定?
相比其他品牌推出 10 倍以上的光學變焦,Xperia 1 III 最遠光學焦段僅有
4.4 倍、落在 105mm,Sony 總部的技術主管高野浩司解釋,主要是 Xperia 手
機擅長拍攝人像、寵物,考量包含使用者情境,太遠或許也用不到,再加上相機
模組、鏡頭光學特性等等因素,最終才定在 105mm 這個焦段。千葉寬之亦提到
,若純粹拉大望遠鏡頭的焦段,可能反而導致中距離的表現不佳。
高野浩司表示,Xperia 1 III 的設計概念是帶來單眼相機的體驗,因此在相機
App 內的變焦環,用戶需要選擇 4 顆不同焦段的鏡頭去拍攝,無法一鍵放大縮
小,Sony 能理解使用者可能碰到的狀況,主要是基於產品設計概念,希望能帶
來「換鏡頭」的樂趣。千葉寛之也提到,70、105mm 的焦距選擇,也都是延續相
同的開發理念。
為何 Sony 旗艦獨缺夜拍模式?
當前不少智慧手機都在比「夜拍」,Sony 卻僅在中階 Xperia 10 系列提供獨立
的「夜拍模式」,這一代 Xperia 1 III、5 III 都沒有,讓許多索粉相當不解
,高野浩司也回應這項質疑。
他先是強調,Xperia 1 III、10 III 在感光元件與系統上,都比前一代來得更
好,認為應該說 Xperia 1 III 擁有更聰明的系統,低光會自動啟動雜訊抑制等
功能,實質與其他品牌的夜拍模式是相同技術,Sony 旗艦可以自行判斷啟動。
至於 10 III 則因處理效能不夠好,若要設定為自動判斷,恐怕需要耗費太多時
間。
5.心得/評論:內容須超過繁體中文30字(不含標點符號)。
就是好效能的機種有時間餘裕自我判斷,這也是滿實際的講法
那當然模式本身也只是個名詞,還是要看拍出來的成果決定消費者買不買單
--
Sent from Google Chrome on Windows 10 Pro.
--
https://3c.ltn.com.tw/news/45032
2.原文標題:標題須完整寫出(否則依板規刪除並水桶)。
為何獨缺「夜拍模式」?Sony 工程師詳解 Xperia 1 III 相機 3 大細節
3.原文來源(媒體/作者):例:蘋果日報/王大明(若無署名作者則不須)
自由時報/黃肇祥
4.原文內容:請刊登完整全文(否則依板規刪除並水桶)。
2021/07/02 16:47
文/記者黃肇祥
Sony 即將於下週在台上市旗艦手機 Xperia 1 III,官方也邀請來自於日本總部
的主管、工程師,與台灣媒體進行 QA 問答,詳細說明有關於 Xperia 1 III 在
發表會上沒有說的相機細節。
Xperia 1 III 維持與前一代數量相同的三主鏡頭,特別的是藉由「潛望式鏡頭
」提供 4 個光學焦段,分別是 16mm 的超廣角、24mm 廣角、70 與 105 mm 的
望遠鏡頭,強調每一顆都有快速對焦,並支援 Sony 相機部門的眼部追焦、即時
物件追焦等技術。
潛望式鏡頭讓手機省空間
「潛望式鏡頭」並不稀有,Sony 使用方法卻很不一樣,Xperia 1 III 在單一顆
鏡頭內擁有 2 個光學變焦,且皆具備 Dual PD 快速對焦技術,是業界第一款有
如此規格的手機。主要是鏡頭主要分成三組,藉由其中兩組可前後移動的鏡組,
來達到光學變焦能力。
曾負責開發 RX100m6 類單與 FE 12-24mm F2.8 GM 鏡頭的 Sony 相機模組部門
鏡頭工程師千葉寬之向媒體分享,觀察到現在的智慧手機趨勢,希望能拍得越遠
越好,多半藉由多相機模組達到多個光學焦點,卻容易導致零件面積擴大、機身
變重,而「輕巧」是 Sony 手機無法捨棄的特點。
千葉寬之表示,透過「潛望式鏡頭」以一顆鏡頭提供 2 個光學焦段,Xperia 1
III 可以節省空間,6.5 吋的尺寸僅有 186g 重。同時 Sony 感光元件、鏡頭開
發部門聯手,讓兩個焦段都支援快速對焦,並有 Cyber-shot 相機的「可動菱鏡
」提供 OIS 防手震,帶來更好的拍攝體驗,相較其他品牌,多半望遠鏡頭的對
焦系統都不理想。
105mm 焦段如何決定?
相比其他品牌推出 10 倍以上的光學變焦,Xperia 1 III 最遠光學焦段僅有
4.4 倍、落在 105mm,Sony 總部的技術主管高野浩司解釋,主要是 Xperia 手
機擅長拍攝人像、寵物,考量包含使用者情境,太遠或許也用不到,再加上相機
模組、鏡頭光學特性等等因素,最終才定在 105mm 這個焦段。千葉寬之亦提到
,若純粹拉大望遠鏡頭的焦段,可能反而導致中距離的表現不佳。
高野浩司表示,Xperia 1 III 的設計概念是帶來單眼相機的體驗,因此在相機
App 內的變焦環,用戶需要選擇 4 顆不同焦段的鏡頭去拍攝,無法一鍵放大縮
小,Sony 能理解使用者可能碰到的狀況,主要是基於產品設計概念,希望能帶
來「換鏡頭」的樂趣。千葉寛之也提到,70、105mm 的焦距選擇,也都是延續相
同的開發理念。
為何 Sony 旗艦獨缺夜拍模式?
當前不少智慧手機都在比「夜拍」,Sony 卻僅在中階 Xperia 10 系列提供獨立
的「夜拍模式」,這一代 Xperia 1 III、5 III 都沒有,讓許多索粉相當不解
,高野浩司也回應這項質疑。
他先是強調,Xperia 1 III、10 III 在感光元件與系統上,都比前一代來得更
好,認為應該說 Xperia 1 III 擁有更聰明的系統,低光會自動啟動雜訊抑制等
功能,實質與其他品牌的夜拍模式是相同技術,Sony 旗艦可以自行判斷啟動。
至於 10 III 則因處理效能不夠好,若要設定為自動判斷,恐怕需要耗費太多時
間。
5.心得/評論:內容須超過繁體中文30字(不含標點符號)。
就是好效能的機種有時間餘裕自我判斷,這也是滿實際的講法
那當然模式本身也只是個名詞,還是要看拍出來的成果決定消費者買不買單
--
Sent from Google Chrome on Windows 10 Pro.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Margaret
at 2021-07-06T17:06
at 2021-07-06T17:06

By Charlie
at 2021-07-10T17:15
at 2021-07-10T17:15

By Damian
at 2021-07-14T17:24
at 2021-07-14T17:24

By Puput
at 2021-07-18T17:32
at 2021-07-18T17:32

By Genevieve
at 2021-07-22T17:41
at 2021-07-22T17:41

By Callum
at 2021-07-26T17:50
at 2021-07-26T17:50

By Sierra Rose
at 2021-07-30T17:59
at 2021-07-30T17:59

By Bennie
at 2021-08-03T18:07
at 2021-08-03T18:07

By Faithe
at 2021-08-07T18:16
at 2021-08-07T18:16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8-11T18:25
at 2021-08-11T18:25

By Anonymous
at 2021-08-15T18:33
at 2021-08-15T18:33

By Elma
at 2021-08-19T18:42
at 2021-08-19T18:42

By Agatha
at 2021-08-23T18:51
at 2021-08-23T18:51

By Hedda
at 2021-08-27T19:00
at 2021-08-27T19:00

By Hedda
at 2021-08-31T19:08
at 2021-08-31T19:08

By Yuri
at 2021-09-04T19:17
at 2021-09-04T19:17

By Annie
at 2021-09-08T19:26
at 2021-09-08T19:26

By Hedda
at 2021-09-12T19:35
at 2021-09-12T19:35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9-16T19:43
at 2021-09-16T19:43

By Joseph
at 2021-09-20T19:52
at 2021-09-20T19:52

By Oscar
at 2021-09-24T20:01
at 2021-09-24T20:01

By Heather
at 2021-09-28T20:10
at 2021-09-28T20:10

By Audriana
at 2021-10-02T20:18
at 2021-10-02T20:18

By Ursula
at 2021-10-06T20:27
at 2021-10-06T20:27

By Sarah
at 2021-10-10T20:36
at 2021-10-10T20:36

By Hardy
at 2021-10-14T20:44
at 2021-10-14T20:44

By Charlotte
at 2021-10-18T20:53
at 2021-10-18T20:53

By Agnes
at 2021-10-22T21:02
at 2021-10-22T21:02

By Dorothy
at 2021-10-26T21:11
at 2021-10-26T21:11

By Hedy
at 2021-10-30T21:19
at 2021-10-30T21:19

By Elma
at 2021-11-03T21:28
at 2021-11-03T21:28

By Rosalind
at 2021-11-07T21:37
at 2021-11-07T21:37

By Agatha
at 2021-11-11T21:46
at 2021-11-11T21:46

By Regina
at 2021-11-15T21:54
at 2021-11-15T21:54

By Hamiltion
at 2021-11-19T22:03
at 2021-11-19T22:03

By Eartha
at 2021-11-23T22:12
at 2021-11-23T22:12

By Irma
at 2021-11-27T22:21
at 2021-11-27T22:21

By Steve
at 2021-12-01T22:29
at 2021-12-01T22:29

By Zora
at 2021-12-05T22:38
at 2021-12-05T22:38

By Edward Lewis
at 2021-12-09T22:47
at 2021-12-09T22:47

By Wallis
at 2021-12-13T22:55
at 2021-12-13T22:55

By Annie
at 2021-12-12T11:49
at 2021-12-12T11:49

By Michael
at 2021-12-16T11:57
at 2021-12-16T11:57

By Harry
at 2021-12-12T11:49
at 2021-12-12T11:49

By Lauren
at 2021-12-16T11:57
at 2021-12-16T11:57

By Gilbert
at 2021-12-12T11:49
at 2021-12-12T11:49

By Aaliyah
at 2021-12-16T11:57
at 2021-12-16T11:57

By Rae
at 2021-12-12T11:49
at 2021-12-12T11:49

By Thomas
at 2021-12-16T11:57
at 2021-12-16T11:57

By Freda
at 2021-12-12T11:49
at 2021-12-12T11:49

By Odelette
at 2021-12-16T11:57
at 2021-12-16T11:57

By Isabella
at 2021-12-12T11:49
at 2021-12-12T11:49

By Ethan
at 2021-12-16T11:57
at 2021-12-16T11:57

By Belly
at 2021-12-12T11:49
at 2021-12-12T11:49

By Gary
at 2021-12-16T11:57
at 2021-12-16T11:57

By Olivia
at 2021-12-12T11:49
at 2021-12-12T11:49

By Gary
at 2021-12-16T11:57
at 2021-12-16T11:57
Related Posts
PIXEL 4A 美版保固等問題

By Jessica
at 2021-07-02T16:23
at 2021-07-02T16:23
iPhone 13要來了!最終設計完成 無緣「

By Belly
at 2021-07-02T15:17
at 2021-07-02T15:17
15-25K雙卡雙待手機選擇

By Caroline
at 2021-07-02T15:07
at 2021-07-02T15:07
供應鏈魔改的iPhone

By Kumar
at 2021-07-02T14:58
at 2021-07-02T14:58
asus max pro m2->小米POKO F3小心得

By Odelette
at 2021-07-02T14:26
at 2021-07-02T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