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專業心得:聲壓&噪音 - 喇叭音響

By Jake
at 2020-11-13T20:14
at 2020-11-13T20:14
Table of Contents
前幾天講話很大聲的某人不知是潛水了還是搞不懂 dBA dBC
只好提半桶水上來正個視聽
當然因為只有半桶水,有錯也歡迎吐草
各國檢測噪音大多是使用 dB(A) SPL 來測量,當然我國也是
法規類別: 行政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噪音管制目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030006
要測低頻噪音據說是隱藏選項
影音業界應該都是使用 dB(C) SPL,會使用 dB(A) 時多半是為了粉飾數據 :D
https://imgur.com/dKQ8jAW
借個 wiki 的加權示意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weighting
藍色的 A-weightint 大致上同等響曲線的 40 phon
約 1 kHz 的 low cut filter 砍掉了絕大部分的低頻能量
紅色的 C-weighting 應該是約等同 100 phon?不過不是什麼重點就是了
理論上 A-, B-, C- 這些加權應該用在不同音量才能準確反應人類的聽覺
A 用在低音量,B 用在普通,C 用在大音量
但很不幸的測噪音普遍用的是 dB(A) SPL,手機聲級計 APP 也是如此
Android APP 個人試 7 個,5 個沒標用什麼加權也沒得選,但看數據全都是使用 dBA
2 個有支援 dBA & dBC,其中一個 dBC 需 Pro 版要付費,另一個是 SPL Meter
準否?當然在 Android 上很難,各家手機型號用料五花八門,沒校準只能當參考而已
如果是蘋果可以試 https://www.cdc.gov/niosh/topics/noise/app.html
如果插上符合標準的外接 Mic 可以達到一定準度
回主題,dB 單位本身沒什麼意義要搭其它單位,但大家都愛省
dBFS 省成 dB、dB SPL 省成 dB、dB(A) SPL 省成 dBA 再省成 dB、dBC 同前
知道討論的是什麼、指的是什麼就不會有問題,看得懂的人就是懂
討論多吵多大聲,沒有疑問這的 dB 指的就是 dBA,因為法規、習慣就是如此
要校正影音設備的輸出?沒有疑問這的 dB 指的就是 dBC,不需要解釋(懶得解釋)
岳飛打張飛還沾沾自喜,實在無語
dBA 跟 dBC 無法互換只能重測因為頻率分佈狀況不明,除非測的是純音還有可能換算
用 SPL Meter 播紅蓮華副歌
A 加權測得平均 71 dBA 左右時,切成 C 加權測得約 81 dBC
調大聲 A 加權測出平均 81 dBA 時 C 加權約 90 dBC
所以認為 80 dBA 不吵?(笑
這是擅自搞錯單位的人的問題,不為自己太淺出來洗個地嗎
想要用手機測個心酸,最好還是找個有支援 A & C 加權的 APP
看是想測看看大概有多吵時選 A 加權,想校正個心酸時選 C 加權
※
補充個校正至 EBU REFERENCE LISTENING LEVEL
https://tech.ebu.ch/publications/rll001
下載本頁的 WAV 檔 在 OPEN FILE (WAV, 11 MB) 按右鍵另存
https://imgur.com/jP77dmo
檔案長這樣,是個 -23 LUFS、500~2K Hz 組成的單聲道粉紅噪音
聲級計置於聆聽位置的耳高,C 加權、慢特性(slow response)
應是 SPL Meter, Time Const > Long ?
播放此參考信號音檔,聲級計置於聆聽位置的耳高,一次測一個聲道
調整輸出至各單一聲道為 73 dBC SPL(立體聲合起來約 75 dBC)
任意聲道間的偏差不能超過 1 dB SPL
立體聲的 LR 間偏差不能超過 0.5 dB SPL
此參考音量適用於 125 m^3 and 250 m^3 的房間
以室高 3m 換算約為 12.6 坪~25.2 坪,房間越小音量應越低
這音量水平可能不少人會覺得小聲
※
至於多大聲會太大聲
最常被引用的是 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所建議的 85 dBA 8hr/day
但是,這是針對工作環境而訂定的職業噪聲的推薦暴露水平(REL)
非針對日常生活,而且工人還會帶耳罩跟耳塞
這數據很古老了可追溯到 1972 年,而且用的還是 dBA
而且已經因為"政治"與"商業"因素快三十年沒試圖更新
dBA 跟 dBC 的差異(距)上面已經作過說明
一般音樂低頻能量通常佔整體過半,所以用 dBA 來測量音樂很失準
美國聽力損失的人數佔總人口比,從 1971 年的 6.3%、1991年的 8% 到 2011年的 15.3%
1991年?差不多是響度大戰開打的時期,有無關?很難說
較新的研究都指出超過 80 dBA 就有危險,75~78 dBA 是聽力損傷的閥值
有不少 Audio Engineer 都分享他們現在的參考水平在 7x dBC
因為中、小型與家庭式錄音室興起,及為了延長職業生涯
嘛、要多大聲只要沒人抗議的話都是個人選擇的啦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ミ‵ω′)\m/ NOBUMETAL DEATH!!(乂'ω')
--
只好提半桶水上來正個視聽
當然因為只有半桶水,有錯也歡迎吐草
各國檢測噪音大多是使用 dB(A) SPL 來測量,當然我國也是
法規類別: 行政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噪音管制目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030006
要測低頻噪音據說是隱藏選項
影音業界應該都是使用 dB(C) SPL,會使用 dB(A) 時多半是為了粉飾數據 :D
https://imgur.com/dKQ8jAW
借個 wiki 的加權示意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weighting
藍色的 A-weightint 大致上同等響曲線的 40 phon
約 1 kHz 的 low cut filter 砍掉了絕大部分的低頻能量
紅色的 C-weighting 應該是約等同 100 phon?不過不是什麼重點就是了
理論上 A-, B-, C- 這些加權應該用在不同音量才能準確反應人類的聽覺
A 用在低音量,B 用在普通,C 用在大音量
但很不幸的測噪音普遍用的是 dB(A) SPL,手機聲級計 APP 也是如此
Android APP 個人試 7 個,5 個沒標用什麼加權也沒得選,但看數據全都是使用 dBA
2 個有支援 dBA & dBC,其中一個 dBC 需 Pro 版要付費,另一個是 SPL Meter
準否?當然在 Android 上很難,各家手機型號用料五花八門,沒校準只能當參考而已
如果是蘋果可以試 https://www.cdc.gov/niosh/topics/noise/app.html
如果插上符合標準的外接 Mic 可以達到一定準度
回主題,dB 單位本身沒什麼意義要搭其它單位,但大家都愛省
dBFS 省成 dB、dB SPL 省成 dB、dB(A) SPL 省成 dBA 再省成 dB、dBC 同前
知道討論的是什麼、指的是什麼就不會有問題,看得懂的人就是懂
討論多吵多大聲,沒有疑問這的 dB 指的就是 dBA,因為法規、習慣就是如此
要校正影音設備的輸出?沒有疑問這的 dB 指的就是 dBC,不需要解釋(懶得解釋)
岳飛打張飛還沾沾自喜,實在無語
dBA 跟 dBC 無法互換只能重測因為頻率分佈狀況不明,除非測的是純音還有可能換算
用 SPL Meter 播紅蓮華副歌
A 加權測得平均 71 dBA 左右時,切成 C 加權測得約 81 dBC
調大聲 A 加權測出平均 81 dBA 時 C 加權約 90 dBC
所以認為 80 dBA 不吵?(笑
這是擅自搞錯單位的人的問題,不為自己太淺出來洗個地嗎
想要用手機測個心酸,最好還是找個有支援 A & C 加權的 APP
看是想測看看大概有多吵時選 A 加權,想校正個心酸時選 C 加權
※
補充個校正至 EBU REFERENCE LISTENING LEVEL
https://tech.ebu.ch/publications/rll001
下載本頁的 WAV 檔 在 OPEN FILE (WAV, 11 MB) 按右鍵另存
https://imgur.com/jP77dmo
檔案長這樣,是個 -23 LUFS、500~2K Hz 組成的單聲道粉紅噪音
聲級計置於聆聽位置的耳高,C 加權、慢特性(slow response)
應是 SPL Meter, Time Const > Long ?
播放此參考信號音檔,聲級計置於聆聽位置的耳高,一次測一個聲道
調整輸出至各單一聲道為 73 dBC SPL(立體聲合起來約 75 dBC)
任意聲道間的偏差不能超過 1 dB SPL
立體聲的 LR 間偏差不能超過 0.5 dB SPL
此參考音量適用於 125 m^3 and 250 m^3 的房間
以室高 3m 換算約為 12.6 坪~25.2 坪,房間越小音量應越低
這音量水平可能不少人會覺得小聲
※
至於多大聲會太大聲
最常被引用的是 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所建議的 85 dBA 8hr/day
但是,這是針對工作環境而訂定的職業噪聲的推薦暴露水平(REL)
非針對日常生活,而且工人還會帶耳罩跟耳塞
這數據很古老了可追溯到 1972 年,而且用的還是 dBA
而且已經因為"政治"與"商業"因素快三十年沒試圖更新
dBA 跟 dBC 的差異(距)上面已經作過說明
一般音樂低頻能量通常佔整體過半,所以用 dBA 來測量音樂很失準
美國聽力損失的人數佔總人口比,從 1971 年的 6.3%、1991年的 8% 到 2011年的 15.3%
1991年?差不多是響度大戰開打的時期,有無關?很難說
較新的研究都指出超過 80 dBA 就有危險,75~78 dBA 是聽力損傷的閥值
有不少 Audio Engineer 都分享他們現在的參考水平在 7x dBC
因為中、小型與家庭式錄音室興起,及為了延長職業生涯
嘛、要多大聲只要沒人抗議的話都是個人選擇的啦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ミ‵ω′)\m/ NOBUMETAL DEATH!!(乂'ω')
--
Tags:
喇叭音響
All Comments

By Emily
at 2020-11-17T07:28
at 2020-11-17T07:28

By Kumar
at 2020-11-20T18:42
at 2020-11-20T18:42

By Quintina
at 2020-11-24T05:55
at 2020-11-24T05:55

By Frederica
at 2020-11-27T17:09
at 2020-11-27T17:09

By Freda
at 2020-12-01T04:22
at 2020-12-01T04:22

By James
at 2020-12-04T15:36
at 2020-12-04T15:36

By Quintina
at 2020-12-08T02:49
at 2020-12-08T02:49

By Joseph
at 2020-12-11T14:03
at 2020-12-11T14:03

By Audriana
at 2020-12-15T01:16
at 2020-12-15T01:16

By Donna
at 2020-12-18T12:30
at 2020-12-18T12:30

By Sarah
at 2020-12-21T23:43
at 2020-12-21T23:43

By Sandy
at 2020-12-25T10:57
at 2020-12-25T10:57

By Selena
at 2020-12-28T22:11
at 2020-12-28T22:11

By Valerie
at 2021-01-01T09:24
at 2021-01-01T09:24

By Sandy
at 2021-01-04T20:38
at 2021-01-04T20:38

By Jack
at 2021-01-08T07:51
at 2021-01-08T07:51

By Damian
at 2021-01-11T19:05
at 2021-01-11T19:05

By Xanthe
at 2021-01-15T06:18
at 2021-01-15T06:18

By Megan
at 2021-01-18T17:32
at 2021-01-18T17:32

By Genevieve
at 2021-01-22T04:45
at 2021-01-22T04:45

By Jacob
at 2021-01-25T15:59
at 2021-01-25T15:59

By Hamiltion
at 2021-01-29T03:13
at 2021-01-29T03:13

By Elma
at 2021-02-01T14:26
at 2021-02-01T14:26

By Hedda
at 2021-02-05T01:40
at 2021-02-05T01:40

By Joe
at 2021-02-08T12:53
at 2021-02-08T12:53

By Yuri
at 2021-02-12T00:07
at 2021-02-12T00:07

By Eartha
at 2021-02-15T11:20
at 2021-02-15T11:20

By Ingrid
at 2021-02-18T22:34
at 2021-02-18T22:34

By Odelette
at 2021-02-22T09:47
at 2021-02-22T09:47

By Rebecca
at 2021-02-25T21:01
at 2021-02-25T21:01

By William
at 2021-03-01T08:14
at 2021-03-01T08:14

By Victoria
at 2021-03-04T19:28
at 2021-03-04T19:28

By Lauren
at 2021-03-08T06:42
at 2021-03-08T06:42

By Barb Cronin
at 2021-03-11T17:55
at 2021-03-11T17:55

By Jessica
at 2021-03-15T05:09
at 2021-03-15T05:0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3-18T16:22
at 2021-03-18T16:22

By Edith
at 2021-03-22T03:36
at 2021-03-22T03:36

By Candice
at 2021-03-25T14:49
at 2021-03-25T14:49

By Queena
at 2021-03-29T02:03
at 2021-03-29T02:03

By Ula
at 2021-04-01T13:16
at 2021-04-01T13:16

By Megan
at 2021-04-05T00:30
at 2021-04-05T00:30

By Anthony
at 2021-04-08T11:44
at 2021-04-08T11:44

By Eden
at 2021-04-11T22:57
at 2021-04-11T22:57

By Agnes
at 2021-04-15T10:11
at 2021-04-15T10:11

By Ophelia
at 2021-04-18T21:24
at 2021-04-18T21:24

By Xanthe
at 2021-04-22T08:38
at 2021-04-22T08:38

By Christine
at 2021-04-25T19:51
at 2021-04-25T19:51
Related Posts
Tidal 信用卡問題

By Dora
at 2020-11-13T15:43
at 2020-11-13T15:43
mx6021換s201會有升級感嗎

By Rachel
at 2020-11-13T12:26
at 2020-11-13T12:26
cabasse the pearl akoya 可買嗎

By William
at 2020-11-12T14:06
at 2020-11-12T14:06
shouldbar ip-8 杜比7.1.2

By Selena
at 2020-11-12T12:07
at 2020-11-12T12:07
京東漫步者S201音箱799元RMB免運

By Hardy
at 2020-11-11T18:35
at 2020-11-11T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