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高音?泛音?玄學? - 喇叭音響
By Quanna
at 2021-04-23T04:38
at 2021-04-23T04:38
Table of Contents
European Annal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Diseases
Volume 135, Issue 4, August 2018, Pages 259-264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https://bit.ly/3vim2Bj
這篇期刊文章對聲音定位的理論解說拿來科普非常充足,精闢簡潔有興趣可以參考
此文章內容只有科學沒有玄學
How to Create a Killer Sweet Spot in Your Room
http://arqen.com/acoustics-101/reflection-free-zone/
這是另一篇室內聲學的文章
兩篇的內容結合起來應該足以解釋多數問題
高頻肯定是能反射,高頻只是比低頻更容易受到外在影響而衰減
高頻碰到吸收、反射、折射和衍射的狀況通常會比低頻損失更多能量
無障礙時隨距離增加高頻也會比低頻有更多衰減
最後聲音打到人體又受人體吸收、反射等影響,這主要可以用頭部相關傳輸函數來解釋
※ 如果高頻不會反射,高頻打到耳朵的時候就消失了不會反射聚焦進內耳了嗎?
人類透過經驗(學習)去分辨聲源的方位,當無法判斷或迷惑時人通常會反射性的轉動
頭部(改變耳朵的水平或垂直方向)來重新判斷聲源方位
另外聲音的方向性又受波長影響,大單體又比小單體更有指向性(同頻率下)
頻率越高波長越短(廢話),就算高頻單體比較小通常還是比低頻更有指向性
相對於聲音中的基頻、高頻泛音對聽感的貢獻通常更著重在方向性與空間感(空氣感)
室內聲學除了駐波外,還有個最大的問題早期反射
通常一般的聆聽空間大小不足,除了長寬、高度也是問題
這點沒有疑問 Opera houses & Theatres 的舞台都是挑高的,但住家對此較難以改變
早期反射會影響到聲學表現,第二個連結中有較詳細的解說
建議聆聽位置的背後留點距離不要貼牆,也是為了避免距離不足造成的早期反射
一般的 Studio 也會在背後留空,用吸收、反射、散射來解決兩側牆面的問題
https://imgur.com/SchieYx
排除了不良的早期反射,後期反射在室內就變成混響(Reverb)
混響跟泛音是不同的概念,混響可能是泛音,但泛音不一定是混響
泛音沒有說明時間上的關係,沒法表明是 direct sound or reflections 並不科學
譬如A進入系統(like 管機)生成A+泛音,會預期這兩者是沒明顯時差
但混響會有延遲參數,混響的量與延遲會影響聲音的空間感
DSP 中的卷積(Convolution)主要被用來模擬某個特定空間的混響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ミ‵ω′)\m/ NOBUMETAL DEATH!!(乂'ω')
--
Volume 135, Issue 4, August 2018, Pages 259-264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https://bit.ly/3vim2Bj
這篇期刊文章對聲音定位的理論解說拿來科普非常充足,精闢簡潔有興趣可以參考
此文章內容只有科學沒有玄學
How to Create a Killer Sweet Spot in Your Room
http://arqen.com/acoustics-101/reflection-free-zone/
這是另一篇室內聲學的文章
兩篇的內容結合起來應該足以解釋多數問題
高頻肯定是能反射,高頻只是比低頻更容易受到外在影響而衰減
高頻碰到吸收、反射、折射和衍射的狀況通常會比低頻損失更多能量
無障礙時隨距離增加高頻也會比低頻有更多衰減
最後聲音打到人體又受人體吸收、反射等影響,這主要可以用頭部相關傳輸函數來解釋
※ 如果高頻不會反射,高頻打到耳朵的時候就消失了不會反射聚焦進內耳了嗎?
人類透過經驗(學習)去分辨聲源的方位,當無法判斷或迷惑時人通常會反射性的轉動
頭部(改變耳朵的水平或垂直方向)來重新判斷聲源方位
另外聲音的方向性又受波長影響,大單體又比小單體更有指向性(同頻率下)
頻率越高波長越短(廢話),就算高頻單體比較小通常還是比低頻更有指向性
相對於聲音中的基頻、高頻泛音對聽感的貢獻通常更著重在方向性與空間感(空氣感)
室內聲學除了駐波外,還有個最大的問題早期反射
通常一般的聆聽空間大小不足,除了長寬、高度也是問題
這點沒有疑問 Opera houses & Theatres 的舞台都是挑高的,但住家對此較難以改變
早期反射會影響到聲學表現,第二個連結中有較詳細的解說
建議聆聽位置的背後留點距離不要貼牆,也是為了避免距離不足造成的早期反射
一般的 Studio 也會在背後留空,用吸收、反射、散射來解決兩側牆面的問題
https://imgur.com/SchieYx
排除了不良的早期反射,後期反射在室內就變成混響(Reverb)
混響跟泛音是不同的概念,混響可能是泛音,但泛音不一定是混響
泛音沒有說明時間上的關係,沒法表明是 direct sound or reflections 並不科學
譬如A進入系統(like 管機)生成A+泛音,會預期這兩者是沒明顯時差
但混響會有延遲參數,混響的量與延遲會影響聲音的空間感
DSP 中的卷積(Convolution)主要被用來模擬某個特定空間的混響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ミ‵ω′)\m/ NOBUMETAL DEATH!!(乂'ω')
--
Tags:
喇叭音響
All Comments
By Tracy
at 2021-04-24T11:34
at 2021-04-24T11:34
By Lauren
at 2021-04-25T18:30
at 2021-04-25T18:30
By Tracy
at 2021-04-27T01:26
at 2021-04-27T01:26
By Tristan Cohan
at 2021-04-28T08:22
at 2021-04-28T08:22
By Delia
at 2021-04-29T15:18
at 2021-04-29T15:18
By Elizabeth
at 2021-04-30T22:14
at 2021-04-30T22:14
By Dora
at 2021-05-02T05:10
at 2021-05-02T05:10
By Frederica
at 2021-05-03T12:07
at 2021-05-03T12:07
By Yuri
at 2021-05-04T19:03
at 2021-05-04T19:03
By Lydia
at 2021-05-06T01:59
at 2021-05-06T01:59
By Mason
at 2021-05-07T08:55
at 2021-05-07T08:55
Related Posts
Tunebox2 使用問題請教
By Ina
at 2021-04-22T18:06
at 2021-04-22T18:06
蝦皮上的B&O p2真偽?
By Charlie
at 2021-04-22T13:33
at 2021-04-22T13:33
請益 B&W 707s2 搭配擴大機問題
By Adele
at 2021-04-20T08:25
at 2021-04-20T08:25
Nuprime sta-9 mono提升程度
By Olivia
at 2021-04-19T18:17
at 2021-04-19T18:17
擴大機左聲道比右聲道小聲很多
By Cara
at 2021-04-19T09:35
at 2021-04-19T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