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實現合約與 DeFi 的有向無環圖 DAG - 數位貨幣
By Ophelia
at 2021-02-23T08:46
at 2021-02-23T08:46
Table of Contents
恩…我後知後覺,是一直到 Andre Cronje (AC,yearn 創辦人)前幾天用了 Fantom 之後,才去瞭解他為什麼用,
這計劃去年三月就已經實現了,躺在那邊幣價一直是 $0.02 左右,一直到今年一月才開始每周跳數倍,到今天已經是 23 倍
就算是後知後覺如我,在 AC 宣佈那天買進,也已翻倍,如能被以太 DeFi 生態大量採用,應該還能往上。
下面用普通人能理解的白話介紹一些這個網路之所以能快的概念。
【有向無環圖,Directed Acyclic Graph (DAG)】
早在 2009 中本聰提出分散式帳本用區塊鏈結構後,人們就意識到「容量」將來會是個問題。
一堆交易附上前面那塊的資訊,一起打包加密串成鏈,塊的大小決定能處理的交易總數,
阿聰那時候是說如果真的流行,很多人交易的話,就讓塊變大就好了,這沒什麼。
至於後來的一些如分片變形,說穿了也就是很多單鏈區塊鏈,中間再用鏈條讓他們聯絡罷了。
ETH2.0的分片,或是波卡的異構分片都是如此,用鏈數量倍增,而非區塊增大,去緩解容量的問題。
到 2013 年,除了這種單條成鏈的資料結構,人們也開始研究其它的拓樸結構來解決容量的問題,
有向無環圖 (DAG) 就在那時候被提出,藉由多條並行交錯而單向的結構,也能達到讓多數節點取得大部份交易資料,
達到帳本分散的效果,所以也有人稱 DAG 是下一代的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
這種帳本分散的途徑類似於人類的謠言傳播或是病毒傳播,單節點可將資訊給數個相鄰節點。
常常被人要還錢的 IOTA 是我知道的第一個 DAG ,也能應付物聯網數兆物件等級交互聯絡的預想,
後來還有現在通訊軟體打賞很流行的 nano,因為人類真的很多訊息量又大,都是採用這樣的拓樸,
特點就是,你多大容量我都不怕,不只地球可以用,甚至以後太陽系也不怕。
【共識機制:拜占庭容錯 Byzantine Fault Tolerence (BFT)】
容量的問題解決,相當於有比較大的帳本可以寫比較多的交易筆數(transactions)。
那我怎麼知道我們大家的帳本都是一樣的呢?這就有賴於共識機制,而共識形成的快慢,
就會決定大家講的 DLT 效率 transaction per second (tps)。
阿聰的時代,就說那不然我們都拿紙筆出來算嘛! 你和我解密完後的資料都一樣,不就是相同帳本,這就是工作量證明 (PoW),
後來太好賺,參加的人越來越多,加解密難度逐漸增加,就從 cpu 到現在的 ASIC,不過都是遵循同種叫 sha-256 的解題過程。
但因為算數學實在構成智商障礙,給十分鐘讓大家算,最快算出來的人拿好寶寶獎勵,後面的只能驗證他算的是對的,
當共識的形成時間長,tps 因為時間在分母於是就有了限制。
後面改良版是說大家投票表決,錢多的人票數比較多,伊龍馬斯克十億票,你和我跟普通平民都一票這樣,有錢的人說話比較大聲,
直接給錢押多的人決定,至少他們錢押那麼多,不會作危害自己身家破壞網路信譽的行為,這就是權益證明 PoS,
大家都認同資本多的決定,這就是ETH2.0要往的終極共識決定。
當然,人類形成共識的方法很多,從古至今最有名的就是拜占庭問題:假設有一座王城,四面八方都圍了要討伐的起義軍,只有在
多數人同時進攻時才能攻下,起義軍各懷鬼胎,誰都想先破城封王,城內也有人會派間諜,
要怎麼讓所有起義軍都能在特定時間內發起進攻?拜占庭容錯就是說,就算裡面有想搗亂曲解進攻意圖的人,
統計完票數在少數服從多數下,還是等效於沒有任何搗亂的人在裡面的共識,
這就是容錯仍能形成共識。通常這個拜占庭容錯,速度較前面兩者(PoW/PoS)快,因為只要過半數甚至是1/3同意票就不用再開票。
但求快的同時也犧牲了安全性,如果搗亂的人過 1/3,就會得到錯誤結果,這比 PoW 或 PoS 要的 1/2 相對脆弱。
有些變形能提高安全性,我怕再讀下去會傷腦,就不講了。
用這種 BFT 及其變形的計劃通常速度很快,特徵就是推派一人作頭,讓他把附近的意見書收一收,如果有拿到全網路 1/3 以上的同意票,
就當全網路共識形成。在下一回中,再換人作頭,依此類推。如現在備受矚目的 solana ,高 tps 的原因之一就是利用 塔BFT 縮短共識形成時間。
fantom 的話,除了交易容量加大(帳本換大本的),共識形成時間也用 aBFT 縮短 (帳本驗證互看的時間縮短),
這就達成誇張的 300,000 TPS。
【可程式合約與 DeFi】
相比於其它拖拖拉拉搞好幾年都弄不出合約出來見人,fantom 真的就低調作(喵的,低調到我居然沒發現)。
首先理解 DLT 要有合約計算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如果稍有圖靈機概念就知道是狀態的儲存,知道狀態差異有動作,就是程式的基礎。
有在挖以太礦的就知道,為何顯卡記憶體要那麼多GB,就是本質上以太單一交易資料裡要儲的東西就不少,
而合約裡面更是包含一堆指令集。
這在 DAG 先天容量不是問題的基礎上,照理說指令集/合約語言,應該是比較好作,天知道其它 DAG 拖了好幾年是為何?
害我都懷疑 DAG 到底是不是吹牛的技術了…總之,Fantom 不僅把指令集完成、開發語言完成,還依此作出了去中心金融的應用。
至於為什麼 AC 選了 Fantom 不直接用現成的 Solana 的另一指標人物 SBF 合作,我哪知道~大概嫌 solana 實測過的 50,000 TPS 慢吧!
但看到群雄併起的戰國時代將起,我好興奮啊!!!
【跨鏈橋 multichain.xyz】
總之,AC 找了 Fantom 之後要將資產或聯盟搬家到更快更便宜的網路上,盟友的 curve.fi 實作,
居然只要幾毛錢!! (翻桌! 以太還我幾萬的瓦斯錢) 他的跨鏈橋,打算連通以太、Fantom,
之後則加上 BSC、Heco、xDAI、Polygon、FSN、AVAX,擴大盟友戰線,
反正我 TPS 靠北高,下面網路加一加也贏不了,多點人還能拉高利用率,
裡面還兩個鏈是 CDFi ,會直接從散戶吸納很多錢。https://t.ly/T4Yh
更恐怖的是,Fantom 符合 Cosmos 星門規範,以後跨鏈跨到爽,共通界面與各區塊鏈連通。
--
simpleledger:qpjmjl7atm2gww9hgjz6z0nh6jdkue04syxjdmgg99
好心的主人啊~ 分我一點錢吧~
--
這計劃去年三月就已經實現了,躺在那邊幣價一直是 $0.02 左右,一直到今年一月才開始每周跳數倍,到今天已經是 23 倍
就算是後知後覺如我,在 AC 宣佈那天買進,也已翻倍,如能被以太 DeFi 生態大量採用,應該還能往上。
下面用普通人能理解的白話介紹一些這個網路之所以能快的概念。
【有向無環圖,Directed Acyclic Graph (DAG)】
早在 2009 中本聰提出分散式帳本用區塊鏈結構後,人們就意識到「容量」將來會是個問題。
一堆交易附上前面那塊的資訊,一起打包加密串成鏈,塊的大小決定能處理的交易總數,
阿聰那時候是說如果真的流行,很多人交易的話,就讓塊變大就好了,這沒什麼。
至於後來的一些如分片變形,說穿了也就是很多單鏈區塊鏈,中間再用鏈條讓他們聯絡罷了。
ETH2.0的分片,或是波卡的異構分片都是如此,用鏈數量倍增,而非區塊增大,去緩解容量的問題。
到 2013 年,除了這種單條成鏈的資料結構,人們也開始研究其它的拓樸結構來解決容量的問題,
有向無環圖 (DAG) 就在那時候被提出,藉由多條並行交錯而單向的結構,也能達到讓多數節點取得大部份交易資料,
達到帳本分散的效果,所以也有人稱 DAG 是下一代的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
這種帳本分散的途徑類似於人類的謠言傳播或是病毒傳播,單節點可將資訊給數個相鄰節點。
常常被人要還錢的 IOTA 是我知道的第一個 DAG ,也能應付物聯網數兆物件等級交互聯絡的預想,
後來還有現在通訊軟體打賞很流行的 nano,因為人類真的很多訊息量又大,都是採用這樣的拓樸,
特點就是,你多大容量我都不怕,不只地球可以用,甚至以後太陽系也不怕。
【共識機制:拜占庭容錯 Byzantine Fault Tolerence (BFT)】
容量的問題解決,相當於有比較大的帳本可以寫比較多的交易筆數(transactions)。
那我怎麼知道我們大家的帳本都是一樣的呢?這就有賴於共識機制,而共識形成的快慢,
就會決定大家講的 DLT 效率 transaction per second (tps)。
阿聰的時代,就說那不然我們都拿紙筆出來算嘛! 你和我解密完後的資料都一樣,不就是相同帳本,這就是工作量證明 (PoW),
後來太好賺,參加的人越來越多,加解密難度逐漸增加,就從 cpu 到現在的 ASIC,不過都是遵循同種叫 sha-256 的解題過程。
但因為算數學實在構成智商障礙,給十分鐘讓大家算,最快算出來的人拿好寶寶獎勵,後面的只能驗證他算的是對的,
當共識的形成時間長,tps 因為時間在分母於是就有了限制。
後面改良版是說大家投票表決,錢多的人票數比較多,伊龍馬斯克十億票,你和我跟普通平民都一票這樣,有錢的人說話比較大聲,
直接給錢押多的人決定,至少他們錢押那麼多,不會作危害自己身家破壞網路信譽的行為,這就是權益證明 PoS,
大家都認同資本多的決定,這就是ETH2.0要往的終極共識決定。
當然,人類形成共識的方法很多,從古至今最有名的就是拜占庭問題:假設有一座王城,四面八方都圍了要討伐的起義軍,只有在
多數人同時進攻時才能攻下,起義軍各懷鬼胎,誰都想先破城封王,城內也有人會派間諜,
要怎麼讓所有起義軍都能在特定時間內發起進攻?拜占庭容錯就是說,就算裡面有想搗亂曲解進攻意圖的人,
統計完票數在少數服從多數下,還是等效於沒有任何搗亂的人在裡面的共識,
這就是容錯仍能形成共識。通常這個拜占庭容錯,速度較前面兩者(PoW/PoS)快,因為只要過半數甚至是1/3同意票就不用再開票。
但求快的同時也犧牲了安全性,如果搗亂的人過 1/3,就會得到錯誤結果,這比 PoW 或 PoS 要的 1/2 相對脆弱。
有些變形能提高安全性,我怕再讀下去會傷腦,就不講了。
用這種 BFT 及其變形的計劃通常速度很快,特徵就是推派一人作頭,讓他把附近的意見書收一收,如果有拿到全網路 1/3 以上的同意票,
就當全網路共識形成。在下一回中,再換人作頭,依此類推。如現在備受矚目的 solana ,高 tps 的原因之一就是利用 塔BFT 縮短共識形成時間。
fantom 的話,除了交易容量加大(帳本換大本的),共識形成時間也用 aBFT 縮短 (帳本驗證互看的時間縮短),
這就達成誇張的 300,000 TPS。
【可程式合約與 DeFi】
相比於其它拖拖拉拉搞好幾年都弄不出合約出來見人,fantom 真的就低調作(喵的,低調到我居然沒發現)。
首先理解 DLT 要有合約計算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如果稍有圖靈機概念就知道是狀態的儲存,知道狀態差異有動作,就是程式的基礎。
有在挖以太礦的就知道,為何顯卡記憶體要那麼多GB,就是本質上以太單一交易資料裡要儲的東西就不少,
而合約裡面更是包含一堆指令集。
這在 DAG 先天容量不是問題的基礎上,照理說指令集/合約語言,應該是比較好作,天知道其它 DAG 拖了好幾年是為何?
害我都懷疑 DAG 到底是不是吹牛的技術了…總之,Fantom 不僅把指令集完成、開發語言完成,還依此作出了去中心金融的應用。
至於為什麼 AC 選了 Fantom 不直接用現成的 Solana 的另一指標人物 SBF 合作,我哪知道~大概嫌 solana 實測過的 50,000 TPS 慢吧!
但看到群雄併起的戰國時代將起,我好興奮啊!!!
【跨鏈橋 multichain.xyz】
總之,AC 找了 Fantom 之後要將資產或聯盟搬家到更快更便宜的網路上,盟友的 curve.fi 實作,
居然只要幾毛錢!! (翻桌! 以太還我幾萬的瓦斯錢) 他的跨鏈橋,打算連通以太、Fantom,
之後則加上 BSC、Heco、xDAI、Polygon、FSN、AVAX,擴大盟友戰線,
反正我 TPS 靠北高,下面網路加一加也贏不了,多點人還能拉高利用率,
裡面還兩個鏈是 CDFi ,會直接從散戶吸納很多錢。https://t.ly/T4Yh
更恐怖的是,Fantom 符合 Cosmos 星門規範,以後跨鏈跨到爽,共通界面與各區塊鏈連通。
--
simpleledger:qpjmjl7atm2gww9hgjz6z0nh6jdkue04syxjdmgg99
好心的主人啊~ 分我一點錢吧~
--
Tags:
數位貨幣
All Comments
By Kelly
at 2021-02-23T19:52
at 2021-02-23T19:52
By Andy
at 2021-02-26T17:06
at 2021-02-26T17:06
By Freda
at 2021-02-28T05:40
at 2021-02-28T05:40
By Carol
at 2021-03-02T00:13
at 2021-03-02T00:13
By Kelly
at 2021-03-05T06:30
at 2021-03-05T06:30
By Tristan Cohan
at 2021-03-08T04:55
at 2021-03-08T04:55
By Delia
at 2021-03-11T04:57
at 2021-03-11T04:57
By Mason
at 2021-03-15T19:59
at 2021-03-15T19:59
By Wallis
at 2021-03-20T04:38
at 2021-03-20T04:38
By Freda
at 2021-03-20T23:58
at 2021-03-20T23:58
By Frederica
at 2021-03-23T03:07
at 2021-03-23T03:07
By Kristin
at 2021-03-27T03:14
at 2021-03-27T03:14
By Barb Cronin
at 2021-03-28T00:13
at 2021-03-28T00:13
Related Posts
關於冷錢包
By Thomas
at 2021-02-23T08:07
at 2021-02-23T08:07
pionex是不是出事了?
By Hedda
at 2021-02-22T23:06
at 2021-02-22T23:06
今天到底在跌什麼
By Frederic
at 2021-02-22T21:53
at 2021-02-22T21:53
為什麼沒有槓桿型ETF反向追蹤加密貨幣?
By Mason
at 2021-02-22T18:18
at 2021-02-22T18:18
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幣」本月大爆發!幣安
By Audriana
at 2021-02-22T16:32
at 2021-02-22T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