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台AMD 第一台水冷 - 3C

By Emma
at 2020-02-14T18:56
at 2020-02-14T18:56
Table of Contents
哈囉 各位蝦眾你們好!
今天要來開箱一台買了很久但一直沒機會好好發一篇開箱文的電腦
這台電腦對我的意義重大
他是我的第一台AMD RYZEN PC
也是我的第一台自組水冷的PC
從原來的軟管到現在的硬管水冷
都是由這台電腦啟蒙的
大致零件為
AMD RYZEN 7 2700X
ASUS ROG CROSSHAIR VII HERO
ft.EKWB RGB Monoblock
ASUS AREZ STRIX VGEA64
G.Skill TridentZ RGB CL14 3000 32GB kit
Lian-Li O11 Dynamic
Antec HCP-1300 PLATINUM
ROG STRIX XG27VQ
這台電腦如上述買了很久
但X570一出所有零組件我就拆掉放盒子內了
原本是打算先組裝X570 礙於等待3950X跟一些水冷零組件 等著等著就冬天了
冬天是個憂鬱的季節 很多事情我也沒辦法做
X570的組裝也只能先暫停 即便有些零件已經到了 我也很難行動很難思考
剛好這幾天天氣比較熱一點
我就想反正另一台還在待料
所以就先復活這台
一來是有過去軟管的經驗 我比較好組裝
二來是我妹的電腦也不敷使用了
這次給我妹除了這台電腦也有我之前的螢幕
XG27VQ
這樣的配備在1080P也算是滿夠用的了
以下就是開始裝機了
第一個是先拆顯示卡
https://i.imgur.com/lRUgGaU.jpg
背板先上導熱貼 因為原廠背板沒有導熱貼
(藍色厚度1.5mm 白色厚度3mm)
https://i.imgur.com/LJVudYY.jpg
散熱器除了原廠黃色的VRM導熱貼
我自己又補了電感的部份 雖然大概有三顆無法覆蓋到
(白色厚度3mm 黃色厚度2mm)
https://i.imgur.com/uisZxvU.jpg
前方也補了導熱貼 核心清理完畢
(白色厚度3mm)
https://i.imgur.com/1T3wAxn.jpg
到這裡顯卡的工程基本上結束
自行更換導熱膏後可以有效降低核心及hotspot的溫度 補上MOS區的導熱貼後溫度也有降低
散熱膏塗法為
核心一個大X 每顆HBM2各一米粒大
可以不用抹平
HBM2的部份因為Vega10的HBM封裝高度不同的問題
所以直接給一米粒的大小剛剛好
之前顯卡也有上水冷 不過因為上液態金屬
所以全覆蓋水冷頭上 卡了不少乾掉的液態金屬
鍍鎳層也黑掉了 雖然打磨拋光一下就能用
不過因為這台電腦 主要不會是我使用
為了方便維護 顯卡就維持空冷的狀態
https://i.imgur.com/WKBYfP0.jpg
一直放著都是灰塵的O11D
清理完就準備上主機板跟水道板了
https://i.imgur.com/t1HMomR.jpg
主機板C7H 使用2700X跟EK的全覆蓋水冷頭
M.2的部份 原廠只有上方給了一條散熱片
所以以前買的M.2散熱片剛好派上用場
上方M.2為SX8000 512G作為系統區
下方M.2為M9PeGn 1TB作為遊戲區
還有一顆2T HDD放資料
應該夠我妹使用了https://i.imgur.com/VAB6ji4.jpg
水冷排為
Alphacool NexXxoS ST30 Full Copper X-Flow 360mm
搭配3顆A12x25
X型水冷排 比較方便我水冷管的走管
https://i.imgur.com/g2ov0XD.jpg
水冷管安裝完畢後加水
直接開機測試了
我雖然沒什麼信心
但是沒漏水
進氣使用3顆A12x25
https://i.imgur.com/7tpBcR1.jpg
入水口
一個直接在機殼上方打洞做注水口跟洩壓閥
另一個就是冷排到水道板的部份
這裡意外的也沒什麼問題
直接使用L型彎管的效果很漂亮但也很昂貴
https://i.imgur.com/mQpb8Zg.jpg
水道板是Bykski的 當初水道板也只有BA跟BY有
現在BP跟EK也有O11的了
基本上 我不怎麼推薦這組 水路太窄了
雖然可以玩類似瀑布的效果 但是水聲會太明顯
所以我是直接加滿
水泵EKWB的3.2 PWM DDC
搭配EKWB的銀色散熱盔甲
https://i.imgur.com/DNVIr0R.jpg
顯卡 嗯...
因為我水冷走管 只能搭配直立的顯卡
上面的照片也能看到PCIe後方都被銅管擋住了
只能使用PCIe延長線
但好死不死延長線掛掉
我原本還以為我是不是把顯卡弄壞了
但交叉測試後發現是延長線的問題
https://i.imgur.com/ro6xpXD.jpg
所以只能暫時先上其他卡了
來吧R9 NANO 長度剛剛好 實在太棒了
確定可以開機 完全沒問題
感謝隔壁板收到的R9 NANO
原本是我自己要用的副卡兼收藏紀念
但是非常時期 就直接拿來用了
順便去訂新的延長線
https://i.imgur.com/Z78EoEB.jpg
經過好幾天的等待
順便測試水路
今天剛好收到 組裝 上機
直接開機沒問題
啊嘶~~
https://i.imgur.com/EBvBKYL.jpg
原本的XG27VQ已經在我妹那了
電腦則是在我這裡待料跟測試
現在都弄好了 測試的也差不多了
之後就是重新安裝系統 安裝遊戲
後將電腦移交給我妹
我妹目前的電腦 我會可能整理完再做一章開箱文
https://i.imgur.com/XT1psPx.jpg
-----------------------------------------------------------
心得跟閒聊
這次的組裝 我問我妹要什麼樣的電腦
我妹只說安靜就好
所以使用六顆A12x25
CPU水冷 更換顯卡散熱膏
這幾天我都坐在這台電腦旁邊
我只能說非常安靜 溫度表現也很漂亮
我的空氣清淨機的安靜模式都比這台主機還要大聲
RGB效果也是 我要的效果
純銅硬管走管則是中規中矩的方案
方便後續維護 看起來也漂亮
至少我覺得(ry
不包含待料時間
本次組裝時間為12小時
我是晚上8點用到早上8點
整體來說扣掉延長線的問題
算是一次弄好 過程也很順利
雖然裁銅管裁到扭到手
但效果還是不錯
而下一章會是誰的電腦
我的還是我母親的?
我也不知道了 哈哈
不過還是可以偷偷預告一下
https://i.imgur.com/YgnytjE.jpg
敬請期待吧
本章也差不多到這裡了
感謝各位蝦眾們的觀看
--
Sent from my Pixel 4 XL
○ PiTT // PHJCI
--
今天要來開箱一台買了很久但一直沒機會好好發一篇開箱文的電腦
這台電腦對我的意義重大
他是我的第一台AMD RYZEN PC
也是我的第一台自組水冷的PC
從原來的軟管到現在的硬管水冷
都是由這台電腦啟蒙的
大致零件為
AMD RYZEN 7 2700X
ASUS ROG CROSSHAIR VII HERO
ft.EKWB RGB Monoblock
ASUS AREZ STRIX VGEA64
G.Skill TridentZ RGB CL14 3000 32GB kit
Lian-Li O11 Dynamic
Antec HCP-1300 PLATINUM
ROG STRIX XG27VQ
這台電腦如上述買了很久
但X570一出所有零組件我就拆掉放盒子內了
原本是打算先組裝X570 礙於等待3950X跟一些水冷零組件 等著等著就冬天了
冬天是個憂鬱的季節 很多事情我也沒辦法做
X570的組裝也只能先暫停 即便有些零件已經到了 我也很難行動很難思考
剛好這幾天天氣比較熱一點
我就想反正另一台還在待料
所以就先復活這台
一來是有過去軟管的經驗 我比較好組裝
二來是我妹的電腦也不敷使用了
這次給我妹除了這台電腦也有我之前的螢幕
XG27VQ
這樣的配備在1080P也算是滿夠用的了
以下就是開始裝機了
第一個是先拆顯示卡
https://i.imgur.com/lRUgGaU.jpg
背板先上導熱貼 因為原廠背板沒有導熱貼
(藍色厚度1.5mm 白色厚度3mm)
https://i.imgur.com/LJVudYY.jpg
散熱器除了原廠黃色的VRM導熱貼
我自己又補了電感的部份 雖然大概有三顆無法覆蓋到
(白色厚度3mm 黃色厚度2mm)
https://i.imgur.com/uisZxvU.jpg
前方也補了導熱貼 核心清理完畢
(白色厚度3mm)
https://i.imgur.com/1T3wAxn.jpg
到這裡顯卡的工程基本上結束
自行更換導熱膏後可以有效降低核心及hotspot的溫度 補上MOS區的導熱貼後溫度也有降低
散熱膏塗法為
核心一個大X 每顆HBM2各一米粒大
可以不用抹平
HBM2的部份因為Vega10的HBM封裝高度不同的問題
所以直接給一米粒的大小剛剛好
之前顯卡也有上水冷 不過因為上液態金屬
所以全覆蓋水冷頭上 卡了不少乾掉的液態金屬
鍍鎳層也黑掉了 雖然打磨拋光一下就能用
不過因為這台電腦 主要不會是我使用
為了方便維護 顯卡就維持空冷的狀態
https://i.imgur.com/WKBYfP0.jpg
一直放著都是灰塵的O11D
清理完就準備上主機板跟水道板了
https://i.imgur.com/t1HMomR.jpg
主機板C7H 使用2700X跟EK的全覆蓋水冷頭
M.2的部份 原廠只有上方給了一條散熱片
所以以前買的M.2散熱片剛好派上用場
上方M.2為SX8000 512G作為系統區
下方M.2為M9PeGn 1TB作為遊戲區
還有一顆2T HDD放資料
應該夠我妹使用了https://i.imgur.com/VAB6ji4.jpg
水冷排為
Alphacool NexXxoS ST30 Full Copper X-Flow 360mm
搭配3顆A12x25
X型水冷排 比較方便我水冷管的走管
https://i.imgur.com/g2ov0XD.jpg
水冷管安裝完畢後加水
直接開機測試了
我雖然沒什麼信心
但是沒漏水
進氣使用3顆A12x25
https://i.imgur.com/7tpBcR1.jpg
入水口
一個直接在機殼上方打洞做注水口跟洩壓閥
另一個就是冷排到水道板的部份
這裡意外的也沒什麼問題
直接使用L型彎管的效果很漂亮但也很昂貴
https://i.imgur.com/mQpb8Zg.jpg
水道板是Bykski的 當初水道板也只有BA跟BY有
現在BP跟EK也有O11的了
基本上 我不怎麼推薦這組 水路太窄了
雖然可以玩類似瀑布的效果 但是水聲會太明顯
所以我是直接加滿
水泵EKWB的3.2 PWM DDC
搭配EKWB的銀色散熱盔甲
https://i.imgur.com/DNVIr0R.jpg
顯卡 嗯...
因為我水冷走管 只能搭配直立的顯卡
上面的照片也能看到PCIe後方都被銅管擋住了
只能使用PCIe延長線
但好死不死延長線掛掉
我原本還以為我是不是把顯卡弄壞了
但交叉測試後發現是延長線的問題
https://i.imgur.com/ro6xpXD.jpg
所以只能暫時先上其他卡了
來吧R9 NANO 長度剛剛好 實在太棒了
確定可以開機 完全沒問題
感謝隔壁板收到的R9 NANO
原本是我自己要用的副卡兼收藏紀念
但是非常時期 就直接拿來用了
順便去訂新的延長線
https://i.imgur.com/Z78EoEB.jpg
經過好幾天的等待
順便測試水路
今天剛好收到 組裝 上機
直接開機沒問題
啊嘶~~
https://i.imgur.com/EBvBKYL.jpg
原本的XG27VQ已經在我妹那了
電腦則是在我這裡待料跟測試
現在都弄好了 測試的也差不多了
之後就是重新安裝系統 安裝遊戲
後將電腦移交給我妹
我妹目前的電腦 我會可能整理完再做一章開箱文
https://i.imgur.com/XT1psPx.jpg
-----------------------------------------------------------
心得跟閒聊
這次的組裝 我問我妹要什麼樣的電腦
我妹只說安靜就好
所以使用六顆A12x25
CPU水冷 更換顯卡散熱膏
這幾天我都坐在這台電腦旁邊
我只能說非常安靜 溫度表現也很漂亮
我的空氣清淨機的安靜模式都比這台主機還要大聲
RGB效果也是 我要的效果
純銅硬管走管則是中規中矩的方案
方便後續維護 看起來也漂亮
至少我覺得(ry
不包含待料時間
本次組裝時間為12小時
我是晚上8點用到早上8點
整體來說扣掉延長線的問題
算是一次弄好 過程也很順利
雖然裁銅管裁到扭到手
但效果還是不錯
而下一章會是誰的電腦
我的還是我母親的?
我也不知道了 哈哈
不過還是可以偷偷預告一下
https://i.imgur.com/YgnytjE.jpg
敬請期待吧
本章也差不多到這裡了
感謝各位蝦眾們的觀看
--
Sent from my Pixel 4 XL
○ PiTT // PHJCI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Una
at 2020-02-16T04:49
at 2020-02-16T04:49

By Christine
at 2020-02-21T01:10
at 2020-02-21T01:10

By Quintina
at 2020-02-21T11:37
at 2020-02-21T11:37

By Isabella
at 2020-02-25T04:07
at 2020-02-25T04:07

By Bethany
at 2020-02-25T19:39
at 2020-02-25T19:39

By Frederic
at 2020-02-29T00:40
at 2020-02-29T00:40

By Liam
at 2020-02-29T21:00
at 2020-02-29T21:00

By Joe
at 2020-03-02T18:19
at 2020-03-02T18:19

By Isabella
at 2020-03-06T05:56
at 2020-03-06T05:56

By Ina
at 2020-03-08T13:56
at 2020-03-08T13:56

By Wallis
at 2020-03-09T04:31
at 2020-03-09T04:31

By Olivia
at 2020-03-11T15:42
at 2020-03-11T15:42

By Connor
at 2020-03-14T16:11
at 2020-03-14T16:11

By Quintina
at 2020-03-16T23:15
at 2020-03-16T23:15

By Thomas
at 2020-03-17T16:41
at 2020-03-17T16:41

By Hedda
at 2020-03-19T03:30
at 2020-03-19T03:30

By James
at 2020-03-22T03:04
at 2020-03-22T03:04

By Xanthe
at 2020-03-25T03:02
at 2020-03-25T03:02

By Gary
at 2020-03-27T16:35
at 2020-03-27T16:35

By Brianna
at 2020-03-29T19:54
at 2020-03-29T19:54

By Freda
at 2020-03-30T12:38
at 2020-03-30T12:38

By John
at 2020-04-02T20:13
at 2020-04-02T20:13

By Queena
at 2020-04-05T17:57
at 2020-04-05T17:57

By Gary
at 2020-04-09T22:49
at 2020-04-09T22:49

By Freda
at 2020-04-14T14:30
at 2020-04-14T14:30

By Selena
at 2020-04-15T06:42
at 2020-04-15T06:42

By Hamiltion
at 2020-04-15T19:35
at 2020-04-15T19:35

By William
at 2020-04-19T10:48
at 2020-04-19T10:48

By Ophelia
at 2020-04-21T19:37
at 2020-04-21T19:37

By Jake
at 2020-04-25T22:15
at 2020-04-25T22:15

By William
at 2020-04-27T00:25
at 2020-04-27T00:25

By Annie
at 2020-04-29T04:11
at 2020-04-29T04:11

By Damian
at 2020-04-29T11:26
at 2020-04-29T11:26

By Faithe
at 2020-04-30T23:20
at 2020-04-30T23:20

By Eartha
at 2020-05-03T19:36
at 2020-05-03T19:36

By Steve
at 2020-05-07T21:48
at 2020-05-07T21:48

By George
at 2020-05-12T16:40
at 2020-05-12T16:40

By Hedda
at 2020-05-13T00:33
at 2020-05-13T00:33

By Callum
at 2020-05-16T19:40
at 2020-05-16T19:40

By Quintina
at 2020-05-19T19:44
at 2020-05-19T19:44

By Catherine
at 2020-05-22T02:29
at 2020-05-22T02:29

By Catherine
at 2020-05-23T01:09
at 2020-05-23T01:09

By Kelly
at 2020-05-25T01:21
at 2020-05-25T01:21

By Valerie
at 2020-05-26T16:27
at 2020-05-26T16:27

By Mary
at 2020-05-27T05:44
at 2020-05-27T05:44
Related Posts
在線互動式UPS處理雜訊能力

By Agnes
at 2020-02-14T17:05
at 2020-02-14T17:05
買電腦的一些問題

By Doris
at 2020-02-14T16:38
at 2020-02-14T16:38
某屋 技嘉5500XT $4990

By Caitlin
at 2020-02-14T16:28
at 2020-02-14T16:28
購買符合資格的EVGA RTX顯卡送光追遊戲

By Faithe
at 2020-02-14T16:04
at 2020-02-14T16:04
2到3年一換,2060還是2070s?

By Zenobia
at 2020-02-14T15:43
at 2020-02-14T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