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輕人不愛Android手機!研調:9成都想換iPhone - 手機討論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4-10T09:51
at 2021-04-10T09:51
Table of Contents
其實蘋果品牌形象真的做很好
尤其手機 筆電這類精密組裝產品
蘋果穩定性就是高一些 機王消息比較少
所以你什麼都不用懂 也不用研究 買蘋果就好
5,6年前手機技術還沒很好
的確蘋果用起來就是絲絲順滑
安卓就是卡卡的
蘋果就是如此特別
品管 觸控靈敏度 照相 動畫 都做得特別好
放到今日
雖說蘋果的料的確沒有堆這麼多
但其實對大眾使用者來說也不是大問題
真的大問題是
返回鍵, iTunes, lightning線
當安卓已經追上來
相機品質 操作手勢 系統穩定度都明顯改善了
蘋果的缺點還不改
原本的特別就變成了另一種特別
※ 引述《moboo (一抹布拉格的晚霞)》之銘言:
: 身為一個在蘋果和其他外商工作過的工程師
: 只能說這樣的印象其實是不太對
: 我也畫過圖開發過蘋果某個產品的新功能
: 真的讓我印象深刻
: 蘋果在硬體的技術上面
: 其實一直是遠超過所有硬體公司
: 大家要知道他的世界上最大市值的公司
: 當然超過所有的Android競爭對手
: 最明顯就是那顆CPU,大家要投資還做不起來
: 人家已經做到可以拿去筆電上面用
: 我覺得他們開發個執念很強,
: 大部分想做東西都會去認真做出來
: 真的思考產品需要什麼東西才放上去
: 而且是從頭開發到尾包含製程
: 所以做出來都可以沿用很多代
: 手機上的接近感測器
: 環境光偵測器
: 雙色閃光燈
: 指紋辨識
: 都是他們帶起的風潮
: 相機雖然一直維持在12M
: 但是他現在做的sensor shift (12 pro max)
: 也就是感測器隨著鏡頭做防手振
: 也是市場上買不到的技術,所有的影像晶片的資料要靠可彎曲的銅線傳遞出來,而不是電
: 路板
: https://bit.ly/3dNDg2i
: 這一看就跟傳統手機相機的製程完全不同
: https://bit.ly/3t75ifo
: 他們是把整個想法做出來之後連同機台設備一起開發
: 必須老實說大部分的人都是等他們開發出來
: 才跟廠商要
: 當然現在中國品牌投資一些技術蠻厲害的
: 但你可以發現要用到全系列都有
: 真的少之又少
: 就不說apple他們元件的封裝的創新
: 測試規格的嚴謹
: 鍍膜,外觀處理開發的先進
: 製程扎根的深度
: 同樣的功能他們的規格就可以拉高兩三倍
: 行業裡面沒有人會覺得他們的技術是落後
: 臉部辨識他們雷射可以打30,000點
: 市面上的元件大概打3000點
: 先不論好不好用
: 你就知道為什麼用的人那麼少
: 至於為什麼大家Android都有新功能
: 蘋果沒有
: 其實蘋果放一個功能
: 都可能經歷兩年三年的測試
: 這一代測試不好軟體沒有到位就會放到下一代
: 這點十分的果斷
: 很多功能覺得太複雜或整合不好那就拿掉
: 並不十分追求新功能到位
: Android這邊的手機,說老實話
: 有幾個月測試新功能已經很厲害
: 大一點的手機廠會專門養一個團隊開發新功能
: 有時間導入有沒有錢投資又是另外一回事
: 非常多技術在上面出現又消失
: 不然只放在旗艦機,根本無法擴大規模量產
: 實際上良率很有趣...
: 真正獲利來源大量的中階規格其實都蠻普通的
: 高階機可能賣得比蘋果還要貴
: 像蘋果高階機也能幾百萬台出幾乎是很少見
: 蘋果一個產品開發
: POC1 POC2 P0 P1 P2 EVT DVT PVT
: 大致上就八個階段
: 加上中間大大小小的試產
: 每個階段做三五千台到上萬台
: 幾乎可說是千錘百煉
: 當然還是上市有可能有問題
: 但品質在量產的時候再怎麼隨便
: 都會明顯高出一截
: 相較之下
: 在行業裡做過的人就知道,其他公司
: 通常Prototype, EVT DVT PVT
: 這幾個階段做完就出貨了
: 時間緊迫半年就要出一支的情況下
: Prototype的問題DVT才有機會解決
: 不解決就量產了
: 當然問題大大小小一大堆
: 廠商設備可能也不願意投資太多
: 要像蘋果一樣上一代都賣個幾年
: 幾乎都是沒辦法
: 不像蘋果一直做就吃好幾年
: 代工廠開門就是要租給別人收錢
: 你沒有量一直生產人家設備是會收走的
: 蘋果的品牌形象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 當然蘋果也有定價失敗,太貴賣不好的東西
: 尤其是第一代想走自己的路但是做得亂七八糟
: 但是第二代以後稱霸市場的產品非常多
: 你說他的技術看不到別人的車尾燈
: 其實只是產品外盒的規格
: 如果拿出蘋果的標準到各個供應商去看
: 就知道他的規格比對方高太多了
: 累積下來就會讓消費者有感
: 蘋果的東西貴嗎?
: 以前買一台HP的筆電45,000
: Toshiba Sony Vaio 6萬7萬
: 現在一台蘋果筆電35,000
: 那麼別人是怎麼做到20,000的?
: 以前人家平板電腦兩萬多30000
: 賈伯斯定價15,000台幣500美金
: 現在還有在做平板電腦的定價都10,000內
: 對手怎麼做到的?
: 要說句公道話
: 不是蘋果賣太貴,是大家想盡辦法把價格壓低
: 品質當然是消費者買回家才知道
: 即使加入不了蘋果,也可以加入廣達緯創仁寶
: 就知道他們的客戶是怎麼做到這麼便宜的定價
: 三星的廣告也很潮,小米的廣告也有質感
: 華為的廣告也找了一堆歐洲人來跳舞拍照
: Vivo oppo代言人也不差
: 華碩的代言人還是高人氣歐巴老公
: 那怎麼品牌跟不上人家?
: 但身邊絕對不是只有潮男潮女才用蘋果
: 教授工程師專家學者業界人士用蘋果的也很多
: 一季賣幾千萬支iPhone MacBook
: 用戶都沒有用大腦在想那台好是不可能的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3a.
--
尤其手機 筆電這類精密組裝產品
蘋果穩定性就是高一些 機王消息比較少
所以你什麼都不用懂 也不用研究 買蘋果就好
5,6年前手機技術還沒很好
的確蘋果用起來就是絲絲順滑
安卓就是卡卡的
蘋果就是如此特別
品管 觸控靈敏度 照相 動畫 都做得特別好
放到今日
雖說蘋果的料的確沒有堆這麼多
但其實對大眾使用者來說也不是大問題
真的大問題是
返回鍵, iTunes, lightning線
當安卓已經追上來
相機品質 操作手勢 系統穩定度都明顯改善了
蘋果的缺點還不改
原本的特別就變成了另一種特別
※ 引述《moboo (一抹布拉格的晚霞)》之銘言:
: 身為一個在蘋果和其他外商工作過的工程師
: 只能說這樣的印象其實是不太對
: 我也畫過圖開發過蘋果某個產品的新功能
: 真的讓我印象深刻
: 蘋果在硬體的技術上面
: 其實一直是遠超過所有硬體公司
: 大家要知道他的世界上最大市值的公司
: 當然超過所有的Android競爭對手
: 最明顯就是那顆CPU,大家要投資還做不起來
: 人家已經做到可以拿去筆電上面用
: 我覺得他們開發個執念很強,
: 大部分想做東西都會去認真做出來
: 真的思考產品需要什麼東西才放上去
: 而且是從頭開發到尾包含製程
: 所以做出來都可以沿用很多代
: 手機上的接近感測器
: 環境光偵測器
: 雙色閃光燈
: 指紋辨識
: 都是他們帶起的風潮
: 相機雖然一直維持在12M
: 但是他現在做的sensor shift (12 pro max)
: 也就是感測器隨著鏡頭做防手振
: 也是市場上買不到的技術,所有的影像晶片的資料要靠可彎曲的銅線傳遞出來,而不是電
: 路板
: https://bit.ly/3dNDg2i
: 這一看就跟傳統手機相機的製程完全不同
: https://bit.ly/3t75ifo
: 他們是把整個想法做出來之後連同機台設備一起開發
: 必須老實說大部分的人都是等他們開發出來
: 才跟廠商要
: 當然現在中國品牌投資一些技術蠻厲害的
: 但你可以發現要用到全系列都有
: 真的少之又少
: 就不說apple他們元件的封裝的創新
: 測試規格的嚴謹
: 鍍膜,外觀處理開發的先進
: 製程扎根的深度
: 同樣的功能他們的規格就可以拉高兩三倍
: 行業裡面沒有人會覺得他們的技術是落後
: 臉部辨識他們雷射可以打30,000點
: 市面上的元件大概打3000點
: 先不論好不好用
: 你就知道為什麼用的人那麼少
: 至於為什麼大家Android都有新功能
: 蘋果沒有
: 其實蘋果放一個功能
: 都可能經歷兩年三年的測試
: 這一代測試不好軟體沒有到位就會放到下一代
: 這點十分的果斷
: 很多功能覺得太複雜或整合不好那就拿掉
: 並不十分追求新功能到位
: Android這邊的手機,說老實話
: 有幾個月測試新功能已經很厲害
: 大一點的手機廠會專門養一個團隊開發新功能
: 有時間導入有沒有錢投資又是另外一回事
: 非常多技術在上面出現又消失
: 不然只放在旗艦機,根本無法擴大規模量產
: 實際上良率很有趣...
: 真正獲利來源大量的中階規格其實都蠻普通的
: 高階機可能賣得比蘋果還要貴
: 像蘋果高階機也能幾百萬台出幾乎是很少見
: 蘋果一個產品開發
: POC1 POC2 P0 P1 P2 EVT DVT PVT
: 大致上就八個階段
: 加上中間大大小小的試產
: 每個階段做三五千台到上萬台
: 幾乎可說是千錘百煉
: 當然還是上市有可能有問題
: 但品質在量產的時候再怎麼隨便
: 都會明顯高出一截
: 相較之下
: 在行業裡做過的人就知道,其他公司
: 通常Prototype, EVT DVT PVT
: 這幾個階段做完就出貨了
: 時間緊迫半年就要出一支的情況下
: Prototype的問題DVT才有機會解決
: 不解決就量產了
: 當然問題大大小小一大堆
: 廠商設備可能也不願意投資太多
: 要像蘋果一樣上一代都賣個幾年
: 幾乎都是沒辦法
: 不像蘋果一直做就吃好幾年
: 代工廠開門就是要租給別人收錢
: 你沒有量一直生產人家設備是會收走的
: 蘋果的品牌形象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 當然蘋果也有定價失敗,太貴賣不好的東西
: 尤其是第一代想走自己的路但是做得亂七八糟
: 但是第二代以後稱霸市場的產品非常多
: 你說他的技術看不到別人的車尾燈
: 其實只是產品外盒的規格
: 如果拿出蘋果的標準到各個供應商去看
: 就知道他的規格比對方高太多了
: 累積下來就會讓消費者有感
: 蘋果的東西貴嗎?
: 以前買一台HP的筆電45,000
: Toshiba Sony Vaio 6萬7萬
: 現在一台蘋果筆電35,000
: 那麼別人是怎麼做到20,000的?
: 以前人家平板電腦兩萬多30000
: 賈伯斯定價15,000台幣500美金
: 現在還有在做平板電腦的定價都10,000內
: 對手怎麼做到的?
: 要說句公道話
: 不是蘋果賣太貴,是大家想盡辦法把價格壓低
: 品質當然是消費者買回家才知道
: 即使加入不了蘋果,也可以加入廣達緯創仁寶
: 就知道他們的客戶是怎麼做到這麼便宜的定價
: 三星的廣告也很潮,小米的廣告也有質感
: 華為的廣告也找了一堆歐洲人來跳舞拍照
: Vivo oppo代言人也不差
: 華碩的代言人還是高人氣歐巴老公
: 那怎麼品牌跟不上人家?
: 但身邊絕對不是只有潮男潮女才用蘋果
: 教授工程師專家學者業界人士用蘋果的也很多
: 一季賣幾千萬支iPhone MacBook
: 用戶都沒有用大腦在想那台好是不可能的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3a.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Isla
at 2021-04-14T11:42
at 2021-04-14T11:42

By Zenobia
at 2021-04-18T13:32
at 2021-04-18T13:32

By Lucy
at 2021-04-22T15:23
at 2021-04-22T15:23

By Thomas
at 2021-04-26T17:13
at 2021-04-26T17:13

By Franklin
at 2021-04-30T19:04
at 2021-04-30T19:04

By Robert
at 2021-05-04T20:55
at 2021-05-04T20:55

By Barb Cronin
at 2021-05-08T22:45
at 2021-05-08T22:45

By Margaret
at 2021-05-13T00:36
at 2021-05-13T00:36

By Oliver
at 2021-05-17T02:27
at 2021-05-17T02:27

By Lily
at 2021-05-21T04:17
at 2021-05-21T04:17

By Doris
at 2021-05-25T06:08
at 2021-05-25T06:08

By Gary
at 2021-05-29T07:59
at 2021-05-29T07:59

By Irma
at 2021-06-02T09:49
at 2021-06-02T09:49

By Lydia
at 2021-06-06T11:40
at 2021-06-06T11:40

By Caroline
at 2021-06-10T13:30
at 2021-06-10T13:30

By Genevieve
at 2021-06-14T15:21
at 2021-06-14T15:21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6-18T17:12
at 2021-06-18T17:12

By Edwina
at 2021-06-22T19:02
at 2021-06-22T19:02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6-26T20:53
at 2021-06-26T20:53

By Hazel
at 2021-06-30T22:44
at 2021-06-30T22:44

By Jake
at 2021-07-05T00:34
at 2021-07-05T00:34

By Olive
at 2021-07-09T02:25
at 2021-07-09T02:25

By Irma
at 2021-07-13T04:16
at 2021-07-13T04:16

By Sierra Rose
at 2021-07-17T06:06
at 2021-07-17T06:06

By Ida
at 2021-07-21T07:57
at 2021-07-21T07:57

By Joe
at 2021-07-25T09:47
at 2021-07-25T09:47

By Erin
at 2021-07-29T11:38
at 2021-07-29T11:38

By Adele
at 2021-08-02T13:29
at 2021-08-02T13:29
Related Posts
媽媽的用的手機

By Mason
at 2021-04-10T09:07
at 2021-04-10T09:07
請問台灣之星試用卡的啟用時間?

By Suhail Hany
at 2021-04-10T09:03
at 2021-04-10T09:03
Line 完全沒有通知?試到崩潰了

By Brianna
at 2021-04-10T07:44
at 2021-04-10T07:44
Note 20 Ultra 保護貼推薦

By David
at 2021-04-10T02:49
at 2021-04-10T02:49
現在會有人拿手機來挖乙太幣的礦嗎?

By Franklin
at 2021-04-10T02:44
at 2021-04-10T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