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力 LANCOOL II 2019年最高CP值機殼! - 3C
By Hazel
at 2020-02-02T20:17
at 2020-02-02T20:17
Table of Contents
去年年底的時候有一批YouTuber評測聯力的LANCOOL II機殼
不論是GGF、HardwareCanucks、Gamers Nexus
都一致同意在90美金這個價位下,這款機殼是最佳的選擇
剛好我對我原本酷碼的MasterCase Maker 5的忍耐也到極限了
於是就下訂了這款機殼
題外話,某屋以前還會幫忙客訂一些估價單沒有的產品
但是前幾天我去某屋詢問LANCOOL II的專屬配件時
店員直接跟我說:你看估價單網頁沒有就是沒有啦
OK,好,反正我也不是欠你的
那我以後可能不會再去某屋了
看到某派精璽的購物網站上有LANCOOL II與配件全品項
又剛好某派精璽不久前才在光華附近開了台北分店
馬上去詢問貨況
店員很熱心、態度也不錯,店裡展示的鍵盤滑鼠也五花八門
非常推薦各位去逛逛
加了某派精璽的Line,用Line詢問機殼加配件們是否有特價
居然有低於95折的優惠!要求店面親自取貨後就等待貨品的到來了
店員還很貼心問說我真的有辦法自己扛回去嗎
我跟他說當初MasterCase Maker 5我都自己扛回家了
這咖更輕,根本沒什麼XD
總之,東西就這樣帶回家了
我買的是LANCOOL II機殼
LANCOOL II-2X ARGB燈條
LANCOOL II-3X 三個3.5吋硬碟熱插拔模組
LANCOOL II-4X USB Type-C 3.1 Gen2 插座
https://imgur.com/zW6EN6q
機殼紙箱另一面,設計滿好看的
https://imgur.com/bS2ttrN
打開紙箱就看到機殼的前面板
https://imgur.com/KlGSifV
整咖取出,玻璃側板好好地貼著保護膜
https://imgur.com/Fu2B9Yw
說明書壓在機殼頂部的防塵濾網底下
https://imgur.com/wu7a6dQ
濾網是磁吸式的,拆裝很方便
https://imgur.com/ZPcXVq4
機殼的IO面板也在頂部,Type-C預留孔有防塵塞
由左至右分別是前面板燈條顏色、燈效變化模式、重開機與開機鍵
耳麥3.5mm孔、以及兩個USB 3.0 Type-A插座
https://imgur.com/Z1TdySz
前面板的濾網設計,有些人好像覺得不好看的樣子
但我個人是相當喜歡,看起來進氣量足夠又不會防塵能力不足
https://imgur.com/SNxuSVG
前面板正下方有亮面反光的聯力Logo
https://imgur.com/OhEGtKl
下半部側板是往下翻開的,前後各有加了緩衝墊的磁吸部位
並且能看到三個3.5吋硬碟模組化支架
https://imgur.com/TNRzhii
上半部玻璃側板是往左右翻開的絞鍊式設計,也是磁吸式設計
免除了打孔鎖螺絲會有的破裂疑慮
https://imgur.com/fyP5gE5
絞鍊相當方便,往上提即可拆下玻璃側板
https://imgur.com/uNdpNfV
另一邊的下半部側板有兩個隱藏式2.5吋硬碟支架
https://imgur.com/1LCv01z
另一邊的玻璃側板打開,可以看到超大面積的電線遮罩
以及另外兩個2.5吋硬碟支架
https://imgur.com/B5kArmw
將主機板後方的電線遮罩拆除後還會再看到一塊小擋板
據說是給一些有另外裝RGB控制器的人把控制器貼上去用的
左右兩邊都可以鎖
https://imgur.com/lCgTfSE
IO面板的各種電線,都預先用束線帶綑在一起了
https://imgur.com/G8vIkYP
機殼後方,可以鎖一個12cm風扇
PCIe檔板全都是可重複利用的設計
https://imgur.com/Dh1XAoR
機殼前面板,是簡單的卡榫設計
往前用力扳就可以拆下
https://imgur.com/qVNVVcr
將前面板拆下,可以發現並沒有電線連接到機殼上
https://imgur.com/ln2PBQ2
因為跟前面板連接的部位是彈簧針腳
https://imgur.com/8ENuVPI
透過接觸前面板的金屬片部位,為ARGB燈條供電
https://imgur.com/YYUZXU8
前面板的左右兩片濾網也都是磁吸式設計
https://imgur.com/zu7pJQ9
而機殼前方的風扇支架是可拆式設計,有兩段前後位置的選擇
再加上支架本身可轉正反面安裝,就一共有四種風扇鎖法變化
https://imgur.com/05atcTI
我決定把機殼上方的預附風扇鎖到前方支架上
因為機殼上方可以鎖兩個12cm或14cm風扇
我就沿用原有的MasterFan MF140R去裝在機殼上方吧
https://imgur.com/YEt1BBw
機殼內部,已經預先鎖好ATX主機板的鎖點銅柱了
右邊的電線遮罩轉180度再鎖回去就能支援E-ATX主機板了
前方有一片擋板,拆除後就能安裝水冷排
電供上方有兩個12cm風扇鎖點
如果電供本體風扇朝下,且想增加顯卡進風量的話
就能鎖兩個風扇上去
https://imgur.com/fTZbhoD
機殼後方,能安裝一個12cm風扇
所有PCIe擋板都是可重複利用設計
https://imgur.com/Dh1XAoR
硬碟支架為前後可動式設計
只要推到欲放置的位置再把手轉螺絲鎖回去就可固定
https://imgur.com/GJ0qboT
最下層的硬碟支架裝著機殼的其他配件
https://imgur.com/lCR1sSm
機殼配件其實就是各種螺絲與束線帶啦
https://imgur.com/AmiLsvj
那麼,就先來安裝額外的機殼配件吧
LANCOOL II-3X 三個3.5吋硬碟熱插拔模組
https://imgur.com/G1QatoQ
內容物就是模組本體、螺絲、SATA傳輸線、說明書
以及硬碟指示燈用的導光條與雙面膠
https://imgur.com/IcMYs8b
模組本體,把SATA電源與傳輸做成了一體化設計
以兩個SATA電源驅動三個硬碟
還有硬碟的電源與運作指示燈在電路板上面
https://imgur.com/9PjnRXT
用六個螺絲把電路板鎖到硬碟支架上即可
https://imgur.com/oPtFwSC
然後是導光條,要用雙面膠貼到硬碟支架底下預留的凹槽
https://imgur.com/eBrX8dl
但是預附的雙面膠很難撕起膠膜,我第一次貼就失敗
只好把剩下的雙面膠都剪成兩半來使用
貼好以後會長這樣
可以把電路板上的指示燈光導到外面秀出來
https://imgur.com/cNntPao
然後是LANCOOL II-4X USB Type-C 3.1 Gen2 插座
https://imgur.com/O4NGFtN
內容物就傳輸線、一根螺絲與說明書
https://imgur.com/aR47Cov
要裝上這個,首先要把機殼頂部的IO面板拆下來
鬆開左右各兩顆螺絲
https://imgur.com/sqowDE4
拆下來長這樣
https://imgur.com/mVpO4an
還要再鬆開六顆螺絲才能取下IO電路板
https://imgur.com/RkADNc0
可以看到電路板已經預留安裝Type-C插座的空間與螺絲孔了
https://imgur.com/QDgLZ37
把Type-C插座插進去,用附的那一顆螺絲鎖上
https://imgur.com/hZpwAsy
再照原本的步驟鎖回去就完成了
https://imgur.com/B15PqGC
最後是LANCOOL II-2X ARGB燈條
https://imgur.com/GFAlrDC
內容物就燈條跟說明書
燈條上面已經貼好3M泡棉膠
https://imgur.com/fjFeCBx
說明書建議安裝方式有貼在下側板與機殼之間的縫隙
或是貼在下側板進氣孔的上面
我是選擇後者,看一下官網展示的效果還滿喜歡的
https://imgur.com/FzuehQv
接著,就是把原本主機裡的東西全部搬家到新機殼裡啦
過程我就不贅述了,反正就跟組裝新機差不多
在這裡就秀一下這款機殼的電線遮罩有多好用
原本電線全部接好以後長這樣
https://imgur.com/tJkWjvy
把電線遮罩鎖上去,下方側板蓋上以後
舒...舒爽...
https://imgur.com/lTVTkI7
開機!亮燈! (對,ROG抱枕是故意入鏡的)
https://imgur.com/MKwXXPl
正面,從前面板透出的ARGB燈效亮度十足
https://imgur.com/TYc63q3
我把ROG Aura Terminal鎖在電供上的風扇網孔,滿方便的
而聯力建議的燈條裝在下側板的設計真的超級炫炮
可以讓整個電供上方都充滿ARGB燈效
https://imgur.com/q8o7ElJ
想看看ROG Thor 1200P的時候,只要打開下側板就好
此外也能看到硬碟指示燈們
https://imgur.com/sCXNtgq
(這台主要工作是影音編碼機啦,所以顯卡才是RX550)
(打遊戲現在習慣用放在實驗室的筆電ROG Strix Scar II,with RTX2070)
來談談這款機殼的優缺點吧
優點:
不到新台幣3000元的價格,就能買到雙面玻璃透側、且是絞鍊式開關磁吸側板
電供上方或下方都有進氣孔,安裝電供的自由度更高
電線遮罩非常方便,對於像我這種懶得理線的真是一大福音
前方風扇或水冷排的安裝自由度也非常高
缺點:
結果唯一打的缺點後來發現是我接線沒記好
故,缺點從缺XD
接下來是一點小小建議:
如果把機殼的IO面板挪到更前面或是再加長一點點深度
上方應該也是能支援360mm水冷排的
其實USB Type-C 3.1 Gen2可以不必作為配件出售
也能直接就裝在機殼上賣個3000元的
畢竟現在使用Type-C介面的裝置也差不多普及了
配件燈條如果也是磁吸式就更完美了
前面板的卡榫式設計是滿方便的
但如果能像MasterCase Maker 5一樣用卡槽加磁吸式應該會更方便
整體來說,這價位其實也真的沒什麼好挑剔的
這款機殼作為2019年底推出的最高CP值機殼可說是當之無愧
還有一個缺點,右側也玻璃透側
根本是意圖使人購買有RGB燈效的2.5吋SSD...
我之後一定會買兩顆十銓的RGB SSD來裝...
--
Sent from my ROG Phone II
--
不論是GGF、HardwareCanucks、Gamers Nexus
都一致同意在90美金這個價位下,這款機殼是最佳的選擇
剛好我對我原本酷碼的MasterCase Maker 5的忍耐也到極限了
於是就下訂了這款機殼
題外話,某屋以前還會幫忙客訂一些估價單沒有的產品
但是前幾天我去某屋詢問LANCOOL II的專屬配件時
店員直接跟我說:你看估價單網頁沒有就是沒有啦
OK,好,反正我也不是欠你的
那我以後可能不會再去某屋了
看到某派精璽的購物網站上有LANCOOL II與配件全品項
又剛好某派精璽不久前才在光華附近開了台北分店
馬上去詢問貨況
店員很熱心、態度也不錯,店裡展示的鍵盤滑鼠也五花八門
非常推薦各位去逛逛
加了某派精璽的Line,用Line詢問機殼加配件們是否有特價
居然有低於95折的優惠!要求店面親自取貨後就等待貨品的到來了
店員還很貼心問說我真的有辦法自己扛回去嗎
我跟他說當初MasterCase Maker 5我都自己扛回家了
這咖更輕,根本沒什麼XD
總之,東西就這樣帶回家了
我買的是LANCOOL II機殼
LANCOOL II-2X ARGB燈條
LANCOOL II-3X 三個3.5吋硬碟熱插拔模組
LANCOOL II-4X USB Type-C 3.1 Gen2 插座
https://imgur.com/zW6EN6q
機殼紙箱另一面,設計滿好看的
https://imgur.com/bS2ttrN
打開紙箱就看到機殼的前面板
https://imgur.com/KlGSifV
整咖取出,玻璃側板好好地貼著保護膜
https://imgur.com/Fu2B9Yw
說明書壓在機殼頂部的防塵濾網底下
https://imgur.com/wu7a6dQ
濾網是磁吸式的,拆裝很方便
https://imgur.com/ZPcXVq4
機殼的IO面板也在頂部,Type-C預留孔有防塵塞
由左至右分別是前面板燈條顏色、燈效變化模式、重開機與開機鍵
耳麥3.5mm孔、以及兩個USB 3.0 Type-A插座
https://imgur.com/Z1TdySz
前面板的濾網設計,有些人好像覺得不好看的樣子
但我個人是相當喜歡,看起來進氣量足夠又不會防塵能力不足
https://imgur.com/SNxuSVG
前面板正下方有亮面反光的聯力Logo
https://imgur.com/OhEGtKl
下半部側板是往下翻開的,前後各有加了緩衝墊的磁吸部位
並且能看到三個3.5吋硬碟模組化支架
https://imgur.com/TNRzhii
上半部玻璃側板是往左右翻開的絞鍊式設計,也是磁吸式設計
免除了打孔鎖螺絲會有的破裂疑慮
https://imgur.com/fyP5gE5
絞鍊相當方便,往上提即可拆下玻璃側板
https://imgur.com/uNdpNfV
另一邊的下半部側板有兩個隱藏式2.5吋硬碟支架
https://imgur.com/1LCv01z
另一邊的玻璃側板打開,可以看到超大面積的電線遮罩
以及另外兩個2.5吋硬碟支架
https://imgur.com/B5kArmw
將主機板後方的電線遮罩拆除後還會再看到一塊小擋板
據說是給一些有另外裝RGB控制器的人把控制器貼上去用的
左右兩邊都可以鎖
https://imgur.com/lCgTfSE
IO面板的各種電線,都預先用束線帶綑在一起了
https://imgur.com/G8vIkYP
機殼後方,可以鎖一個12cm風扇
PCIe檔板全都是可重複利用的設計
https://imgur.com/Dh1XAoR
機殼前面板,是簡單的卡榫設計
往前用力扳就可以拆下
https://imgur.com/qVNVVcr
將前面板拆下,可以發現並沒有電線連接到機殼上
https://imgur.com/ln2PBQ2
因為跟前面板連接的部位是彈簧針腳
https://imgur.com/8ENuVPI
透過接觸前面板的金屬片部位,為ARGB燈條供電
https://imgur.com/YYUZXU8
前面板的左右兩片濾網也都是磁吸式設計
https://imgur.com/zu7pJQ9
而機殼前方的風扇支架是可拆式設計,有兩段前後位置的選擇
再加上支架本身可轉正反面安裝,就一共有四種風扇鎖法變化
https://imgur.com/05atcTI
我決定把機殼上方的預附風扇鎖到前方支架上
因為機殼上方可以鎖兩個12cm或14cm風扇
我就沿用原有的MasterFan MF140R去裝在機殼上方吧
https://imgur.com/YEt1BBw
機殼內部,已經預先鎖好ATX主機板的鎖點銅柱了
右邊的電線遮罩轉180度再鎖回去就能支援E-ATX主機板了
前方有一片擋板,拆除後就能安裝水冷排
電供上方有兩個12cm風扇鎖點
如果電供本體風扇朝下,且想增加顯卡進風量的話
就能鎖兩個風扇上去
https://imgur.com/fTZbhoD
機殼後方,能安裝一個12cm風扇
所有PCIe擋板都是可重複利用設計
https://imgur.com/Dh1XAoR
硬碟支架為前後可動式設計
只要推到欲放置的位置再把手轉螺絲鎖回去就可固定
https://imgur.com/GJ0qboT
最下層的硬碟支架裝著機殼的其他配件
https://imgur.com/lCR1sSm
機殼配件其實就是各種螺絲與束線帶啦
https://imgur.com/AmiLsvj
那麼,就先來安裝額外的機殼配件吧
LANCOOL II-3X 三個3.5吋硬碟熱插拔模組
https://imgur.com/G1QatoQ
內容物就是模組本體、螺絲、SATA傳輸線、說明書
以及硬碟指示燈用的導光條與雙面膠
https://imgur.com/IcMYs8b
模組本體,把SATA電源與傳輸做成了一體化設計
以兩個SATA電源驅動三個硬碟
還有硬碟的電源與運作指示燈在電路板上面
https://imgur.com/9PjnRXT
用六個螺絲把電路板鎖到硬碟支架上即可
https://imgur.com/oPtFwSC
然後是導光條,要用雙面膠貼到硬碟支架底下預留的凹槽
https://imgur.com/eBrX8dl
但是預附的雙面膠很難撕起膠膜,我第一次貼就失敗
只好把剩下的雙面膠都剪成兩半來使用
貼好以後會長這樣
可以把電路板上的指示燈光導到外面秀出來
https://imgur.com/cNntPao
然後是LANCOOL II-4X USB Type-C 3.1 Gen2 插座
https://imgur.com/O4NGFtN
內容物就傳輸線、一根螺絲與說明書
https://imgur.com/aR47Cov
要裝上這個,首先要把機殼頂部的IO面板拆下來
鬆開左右各兩顆螺絲
https://imgur.com/sqowDE4
拆下來長這樣
https://imgur.com/mVpO4an
還要再鬆開六顆螺絲才能取下IO電路板
https://imgur.com/RkADNc0
可以看到電路板已經預留安裝Type-C插座的空間與螺絲孔了
https://imgur.com/QDgLZ37
把Type-C插座插進去,用附的那一顆螺絲鎖上
https://imgur.com/hZpwAsy
再照原本的步驟鎖回去就完成了
https://imgur.com/B15PqGC
最後是LANCOOL II-2X ARGB燈條
https://imgur.com/GFAlrDC
內容物就燈條跟說明書
燈條上面已經貼好3M泡棉膠
https://imgur.com/fjFeCBx
說明書建議安裝方式有貼在下側板與機殼之間的縫隙
或是貼在下側板進氣孔的上面
我是選擇後者,看一下官網展示的效果還滿喜歡的
https://imgur.com/FzuehQv
接著,就是把原本主機裡的東西全部搬家到新機殼裡啦
過程我就不贅述了,反正就跟組裝新機差不多
在這裡就秀一下這款機殼的電線遮罩有多好用
原本電線全部接好以後長這樣
https://imgur.com/tJkWjvy
把電線遮罩鎖上去,下方側板蓋上以後
舒...舒爽...
https://imgur.com/lTVTkI7
開機!亮燈! (對,ROG抱枕是故意入鏡的)
https://imgur.com/MKwXXPl
正面,從前面板透出的ARGB燈效亮度十足
https://imgur.com/TYc63q3
我把ROG Aura Terminal鎖在電供上的風扇網孔,滿方便的
而聯力建議的燈條裝在下側板的設計真的超級炫炮
可以讓整個電供上方都充滿ARGB燈效
https://imgur.com/q8o7ElJ
想看看ROG Thor 1200P的時候,只要打開下側板就好
此外也能看到硬碟指示燈們
https://imgur.com/sCXNtgq
(這台主要工作是影音編碼機啦,所以顯卡才是RX550)
(打遊戲現在習慣用放在實驗室的筆電ROG Strix Scar II,with RTX2070)
來談談這款機殼的優缺點吧
優點:
不到新台幣3000元的價格,就能買到雙面玻璃透側、且是絞鍊式開關磁吸側板
電供上方或下方都有進氣孔,安裝電供的自由度更高
電線遮罩非常方便,對於像我這種懶得理線的真是一大福音
前方風扇或水冷排的安裝自由度也非常高
缺點:
結果唯一打的缺點後來發現是我接線沒記好
故,缺點從缺XD
接下來是一點小小建議:
如果把機殼的IO面板挪到更前面或是再加長一點點深度
上方應該也是能支援360mm水冷排的
其實USB Type-C 3.1 Gen2可以不必作為配件出售
也能直接就裝在機殼上賣個3000元的
畢竟現在使用Type-C介面的裝置也差不多普及了
配件燈條如果也是磁吸式就更完美了
前面板的卡榫式設計是滿方便的
但如果能像MasterCase Maker 5一樣用卡槽加磁吸式應該會更方便
整體來說,這價位其實也真的沒什麼好挑剔的
這款機殼作為2019年底推出的最高CP值機殼可說是當之無愧
還有一個缺點,右側也玻璃透側
根本是意圖使人購買有RGB燈效的2.5吋SSD...
我之後一定會買兩顆十銓的RGB SSD來裝...
--
Sent from my ROG Phone II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Puput
at 2020-02-05T03:14
at 2020-02-05T03:14
By Audriana
at 2020-02-08T15:12
at 2020-02-08T15:12
By Selena
at 2020-02-11T14:23
at 2020-02-11T14:23
By Vanessa
at 2020-02-11T19:33
at 2020-02-11T19:33
By Harry
at 2020-02-12T11:40
at 2020-02-12T11:40
By Oscar
at 2020-02-13T01:59
at 2020-02-13T01:59
By Ula
at 2020-02-15T11:19
at 2020-02-15T11:19
By Dinah
at 2020-02-20T02:24
at 2020-02-20T02:24
By Valerie
at 2020-02-23T18:26
at 2020-02-23T18:26
By Lydia
at 2020-02-28T10:35
at 2020-02-28T10:35
By Quanna
at 2020-03-04T03:29
at 2020-03-04T03:29
By Lydia
at 2020-03-07T17:34
at 2020-03-07T17:34
By Oliver
at 2020-03-08T15:14
at 2020-03-08T15:14
By Quanna
at 2020-03-12T15:02
at 2020-03-12T15:02
By Susan
at 2020-03-14T12:24
at 2020-03-14T12:24
By Lily
at 2020-03-18T07:56
at 2020-03-18T07:56
By Oliver
at 2020-03-19T10:24
at 2020-03-19T10:24
By Elvira
at 2020-03-22T15:18
at 2020-03-22T15:18
By Irma
at 2020-03-27T02:22
at 2020-03-27T02:22
By Caroline
at 2020-03-30T02:40
at 2020-03-30T02:40
By Doris
at 2020-04-04T01:12
at 2020-04-04T01:12
By Suhail Hany
at 2020-04-05T04:35
at 2020-04-05T04:35
By Madame
at 2020-04-06T14:41
at 2020-04-06T14:41
By Jake
at 2020-04-09T19:49
at 2020-04-09T19:49
By Rachel
at 2020-04-10T08:57
at 2020-04-10T08:57
By Daph Bay
at 2020-04-12T20:59
at 2020-04-12T20:59
By Elma
at 2020-04-14T09:17
at 2020-04-14T09:17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04-18T19:59
at 2020-04-18T19:59
By Zora
at 2020-04-22T00:33
at 2020-04-22T00:33
By Isla
at 2020-04-24T20:23
at 2020-04-24T20:23
By Valerie
at 2020-04-28T02:07
at 2020-04-28T02:07
By Robert
at 2020-05-01T15:02
at 2020-05-01T15:02
By Elma
at 2020-05-03T05:19
at 2020-05-03T05:19
By Hazel
at 2020-05-04T14:53
at 2020-05-04T14:53
By Zanna
at 2020-05-05T10:15
at 2020-05-05T10:15
By Audriana
at 2020-05-06T03:57
at 2020-05-06T03:57
By Kelly
at 2020-05-08T10:33
at 2020-05-08T10:33
Related Posts
預算25k 香香升級姬
By Victoria
at 2020-02-02T20:16
at 2020-02-02T20:16
35K動畫跟2D製圖機
By Kama
at 2020-02-02T17:07
at 2020-02-02T17:07
一體式水冷選擇及風扇配置請益
By Leila
at 2020-02-02T16:50
at 2020-02-02T16:50
想問好的電腦椅
By Poppy
at 2020-02-02T16:36
at 2020-02-02T16:36
一萬螢幕含HDR、gsync compatible
By Sarah
at 2020-02-02T14:55
at 2020-02-02T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