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第 1 季財報資料中心業績未達標 - 3C
By Michael
at 2017-04-28T22:21
at 2017-04-28T22:21
Table of Contents
英特爾第 1 季財報資料中心業績未達標,盤後股價跌 4%
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於 28 日發表了截至 2017 年 4 月 1 日為止的第 1 季財報。報告顯示,英特爾第 1 季度收為 147.96 億美元,與 2016 年同期的 137.02 億美元相比,成長 8%,營收淨利為 29.64 億美元,也較 2016 年同期的 20.64 億美元成長 45%,每股 EPS 達到 66 美分,超出分析師 65 美分的預期,也高於 2016 年同期的 54 美分。不過,由於重要的資料中心業務成長不如預期,導致英特爾在美股盤後的股價大跌 4%。
據美國財經新聞網站 CNBC 報導,由於個人電腦市場的持續下滑,使得英特爾過去獨霸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的情況業績也受到拖累。因此,近些年,英特爾將重心放置在資料中心業務上。期望以伺服器專用處理器的銷售,來填補個人電腦處理器下滑。不過,第 1 季的資料中心業務收入為 42 億美元,低於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 43.49 億美元預期值,這也是造成英特爾股價在盤後下跌的主因。
不過,對此英特爾執行長 Brian Krzanich 表示,無論是營收,或者是業務成長性,每年的第 1 季都是資料中心業務的傳統淡季,之後將會逐漸回溫。
至於,英特爾第 1 季在各大業務的收入狀況與 2016 年同期相比,資料中心業務收入成長了 6%,金額達到為 42 億美元。而個人電腦晶片業務也同樣成長了 6%,金額來到 80 億美元。物聯網業務收入為 7.21 億美元,成長了 11%。記憶體業務收入為 8.66 億美元,成長了 55%。而安全業務收入為 5.34 億美元,則是萎縮了 1%。其他部分,包含的設計解決方案業務方面的收入為 4.25 億美元,成長 18% 的幅度。
事實上,面對個人電腦的營收持續衰退,英特爾早已開始了多元化轉型。例如向物聯網晶片、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虛擬實境等技術等方面進行投資。不過,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英特爾寄予一直厚望的物聯網市場在全球市場的發展仍有限,使得該方面的營收遠遠不能彌補個人電腦處理器業務的下滑。對此,Brian Krzanich 就先打預防針表示,個人電腦處理器下滑的情況,2017 年全年都還將保持個位數字的下滑情況。
另外,英特爾雖然曾經進入手機晶片領域,但是最終仍難以和高通或聯發科競爭,導致最後全面退出了手機晶片市場。不過,英特爾目前仍透過授權 x86 晶片給其他廠商,例如中國紫光集團展訊,藉以設計中低階行動晶片後,再由英特爾代工的方式,另類的繼續涉入手機晶片領域中。
至於在當前興起的自動駕駛趨勢下,英特爾也進行了布局。也就是透過不久前斥資 153 億美元的收購了以色列電腦視覺技術公司 Mobileye,在這家公司的技術和晶片已經被多家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企業所採用的情況下,布局自動駕駛車市場。另外,英特爾也選定了一些汽車業合作夥伴,準備推出自動駕駛汽車。
只是,在自動駕駛領域,英特爾相較於 Google、特斯拉、Uber 等競爭對手來說進度上仍就落後。因此,在個人電腦處理器持續下滑的情況下,曾經叱剎業界的英特爾該如何尋找到一個重大的利基市場,以拓展下一個階段的發展,相信會是當前英特爾面對營收上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04/28/intel-2017-q1/
--
--
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於 28 日發表了截至 2017 年 4 月 1 日為止的第 1 季財報。報告顯示,英特爾第 1 季度收為 147.96 億美元,與 2016 年同期的 137.02 億美元相比,成長 8%,營收淨利為 29.64 億美元,也較 2016 年同期的 20.64 億美元成長 45%,每股 EPS 達到 66 美分,超出分析師 65 美分的預期,也高於 2016 年同期的 54 美分。不過,由於重要的資料中心業務成長不如預期,導致英特爾在美股盤後的股價大跌 4%。
據美國財經新聞網站 CNBC 報導,由於個人電腦市場的持續下滑,使得英特爾過去獨霸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的情況業績也受到拖累。因此,近些年,英特爾將重心放置在資料中心業務上。期望以伺服器專用處理器的銷售,來填補個人電腦處理器下滑。不過,第 1 季的資料中心業務收入為 42 億美元,低於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 43.49 億美元預期值,這也是造成英特爾股價在盤後下跌的主因。
不過,對此英特爾執行長 Brian Krzanich 表示,無論是營收,或者是業務成長性,每年的第 1 季都是資料中心業務的傳統淡季,之後將會逐漸回溫。
至於,英特爾第 1 季在各大業務的收入狀況與 2016 年同期相比,資料中心業務收入成長了 6%,金額達到為 42 億美元。而個人電腦晶片業務也同樣成長了 6%,金額來到 80 億美元。物聯網業務收入為 7.21 億美元,成長了 11%。記憶體業務收入為 8.66 億美元,成長了 55%。而安全業務收入為 5.34 億美元,則是萎縮了 1%。其他部分,包含的設計解決方案業務方面的收入為 4.25 億美元,成長 18% 的幅度。
事實上,面對個人電腦的營收持續衰退,英特爾早已開始了多元化轉型。例如向物聯網晶片、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虛擬實境等技術等方面進行投資。不過,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英特爾寄予一直厚望的物聯網市場在全球市場的發展仍有限,使得該方面的營收遠遠不能彌補個人電腦處理器業務的下滑。對此,Brian Krzanich 就先打預防針表示,個人電腦處理器下滑的情況,2017 年全年都還將保持個位數字的下滑情況。
另外,英特爾雖然曾經進入手機晶片領域,但是最終仍難以和高通或聯發科競爭,導致最後全面退出了手機晶片市場。不過,英特爾目前仍透過授權 x86 晶片給其他廠商,例如中國紫光集團展訊,藉以設計中低階行動晶片後,再由英特爾代工的方式,另類的繼續涉入手機晶片領域中。
至於在當前興起的自動駕駛趨勢下,英特爾也進行了布局。也就是透過不久前斥資 153 億美元的收購了以色列電腦視覺技術公司 Mobileye,在這家公司的技術和晶片已經被多家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企業所採用的情況下,布局自動駕駛車市場。另外,英特爾也選定了一些汽車業合作夥伴,準備推出自動駕駛汽車。
只是,在自動駕駛領域,英特爾相較於 Google、特斯拉、Uber 等競爭對手來說進度上仍就落後。因此,在個人電腦處理器持續下滑的情況下,曾經叱剎業界的英特爾該如何尋找到一個重大的利基市場,以拓展下一個階段的發展,相信會是當前英特爾面對營收上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04/28/intel-2017-q1/
--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Bethany
at 2017-04-29T17:15
at 2017-04-29T17:15
By Yedda
at 2017-05-04T03:52
at 2017-05-04T03:52
By Faithe
at 2017-05-08T10:44
at 2017-05-08T10:44
By Lily
at 2017-05-12T21:03
at 2017-05-12T21:03
By Jake
at 2017-05-17T09:52
at 2017-05-17T09:52
By Joseph
at 2017-05-22T03:59
at 2017-05-22T03:59
By Steve
at 2017-05-24T05:56
at 2017-05-24T05:56
By George
at 2017-05-25T22:18
at 2017-05-25T22:18
By George
at 2017-05-29T01:13
at 2017-05-29T01:13
By Franklin
at 2017-06-01T21:22
at 2017-06-01T21:22
By Eden
at 2017-06-03T00:23
at 2017-06-03T00:23
By Thomas
at 2017-06-06T04:21
at 2017-06-06T04:21
By Regina
at 2017-06-08T14:46
at 2017-06-08T14:46
By Bennie
at 2017-06-11T12:00
at 2017-06-11T12:00
By Jacky
at 2017-06-14T03:34
at 2017-06-14T03:34
By Susan
at 2017-06-16T11:32
at 2017-06-16T11:32
By Puput
at 2017-06-19T00:28
at 2017-06-19T00:28
By Margaret
at 2017-06-22T18:00
at 2017-06-22T18:00
By Gilbert
at 2017-06-25T21:24
at 2017-06-25T21:24
By Connor
at 2017-06-27T05:24
at 2017-06-27T05:24
By Leila
at 2017-06-28T01:59
at 2017-06-28T01:59
By Una
at 2017-06-30T13:15
at 2017-06-30T13:15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7-03T23:21
at 2017-07-03T23:21
By Doris
at 2017-07-04T21:07
at 2017-07-04T21:07
By Mary
at 2017-07-06T17:17
at 2017-07-06T17:17
By Elma
at 2017-07-10T23:36
at 2017-07-10T23:36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7-12T22:04
at 2017-07-12T22:04
By Hamiltion
at 2017-07-15T13:01
at 2017-07-15T13:01
By Iris
at 2017-07-17T22:57
at 2017-07-17T22:57
By Tracy
at 2017-07-21T11:14
at 2017-07-21T11:14
By Edith
at 2017-07-23T06:38
at 2017-07-23T06:38
By Quanna
at 2017-07-25T00:07
at 2017-07-25T00:07
By Vanessa
at 2017-07-26T14:48
at 2017-07-26T14:48
By Franklin
at 2017-07-31T12:00
at 2017-07-31T12:00
By Daph Bay
at 2017-08-01T16:48
at 2017-08-01T16:48
Related Posts
你可能是顯卡驅動的受害者,AMD被爆捆綁
By William
at 2017-04-28T22:15
at 2017-04-28T22:15
10k文書影音機
By Agnes
at 2017-04-28T21:43
at 2017-04-28T21:43
藍芽接收器 建議
By Jake
at 2017-04-28T21:15
at 2017-04-28T21:15
1155主機板壞掉要買新的
By Olive
at 2017-04-28T19:40
at 2017-04-28T19:40
12K 更新電腦
By Kristin
at 2017-04-28T19:22
at 2017-04-28T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