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Google聯手抗武漢肺炎 手機主動警示 - 手機討論

By Eden
at 2020-04-11T10:28
at 2020-04-11T10:28
Table of Contents
蘋果Google聯手抗武漢肺炎 手機主動警示用戶曾接觸患者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0日專電)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促成蘋果與Google罕見合
作。這對矽谷死對頭今天宣布將共同開發軟體,以手機警示用戶曾接觸2019冠狀病毒感
染者,雖有助防疫,但可能引起隱私爭議。
蘋果公司(Apple)與Google分別開發行動作業系統iOS與Android,擁有數十億用戶。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多國政府苦思疫情降溫後如
何重啟經濟之際,兩大科技巨擘聯手開發的接觸者追蹤技術有如天降甘霖。
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與Google開發的接觸者追蹤套件將導入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
運用現有藍牙技術追蹤不同手機間的距離。假設所有用戶都啟用套件,一旦有人病毒檢
驗呈陽性反應,其他用戶的手機將搜尋過去14天定位資料,判斷是否有密切且長時間接
觸感染者的風險。
兩家公司釋出的文件草稿顯示,存有感染風險的用戶手機將推播警示訊息,例如「警告
:你最近曾密切接觸2019冠狀病毒檢驗呈陽性反應的人士,點選以得知詳情」。
蘋果與Google在聲明表示,5月將釋出應用程式介面(API),讓使用各衛生主管機關應
用程式的Android與iOS裝置能夠互通,這些官方程式之後將供用戶下載。未來幾個月,
兩家公司將把這項功能推廣到更多基於藍牙的接觸者追蹤平台。
在此之前,新加坡已運用類似手法追蹤接觸者。在武漢肺炎疫苗與有效療法尚未問世的
情況下,許多專家認為,必須先有這種技術才能解除居家隔離等防疫措施,逐步恢復以
往生活方式,同時防止疫情再度爆發。
報導指出,這項技術雖解決跨平台整合難題,但在美國產生效果仍須克服兩大障礙:用
戶必須自願在程式內輸入個人醫療資料,衛生主管機關也須讓病毒檢驗更加普及。
Android與iOS裝置用戶啟用套件前,也勢必要權衡防疫是否值得冒定位等敏感資料可能
外流的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白宮記者會坦言,這類技術確實存有隱私疑慮,「這非常有趣,但
很多人擔心個人自由層面。我們會好好檢視一番」。
蘋果與Google在聲明強調,用戶隱私與安全是設計核心。兩家公司罕見在軟體推出前釋
出部分程式碼,供研究人員分析。程式碼顯示,只要用戶選擇刪除程式,所有個資也一
併刪除,而且沒有和兩家公司的廣告業務產生連結。
聲明寫道:「蘋果與Google深信,史上未曾有如此重要的時刻,我們必須合作解決這世
上最緊迫的問題之一。我們希望與開發者、政府與公衛機構密切合作,發揮科技力量,
協助各國減緩2019冠狀病毒疾病蔓延,加速恢復日常生活。」(編輯:陳永昌)
1090411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110020.aspx
心得:
這並不是什麼太先進技術的感覺,感覺會頗吃電就是了
只是最大的問題還是如文中提到的隱私疑慮
這些資料除了追蹤確診接觸者以外還會不會其他用途,而擁有資料的團隊會保存多久?
--
Sent from Google Chrome on Windows 10 Pro.
--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0日專電)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促成蘋果與Google罕見合
作。這對矽谷死對頭今天宣布將共同開發軟體,以手機警示用戶曾接觸2019冠狀病毒感
染者,雖有助防疫,但可能引起隱私爭議。
蘋果公司(Apple)與Google分別開發行動作業系統iOS與Android,擁有數十億用戶。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多國政府苦思疫情降溫後如
何重啟經濟之際,兩大科技巨擘聯手開發的接觸者追蹤技術有如天降甘霖。
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與Google開發的接觸者追蹤套件將導入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
運用現有藍牙技術追蹤不同手機間的距離。假設所有用戶都啟用套件,一旦有人病毒檢
驗呈陽性反應,其他用戶的手機將搜尋過去14天定位資料,判斷是否有密切且長時間接
觸感染者的風險。
兩家公司釋出的文件草稿顯示,存有感染風險的用戶手機將推播警示訊息,例如「警告
:你最近曾密切接觸2019冠狀病毒檢驗呈陽性反應的人士,點選以得知詳情」。
蘋果與Google在聲明表示,5月將釋出應用程式介面(API),讓使用各衛生主管機關應
用程式的Android與iOS裝置能夠互通,這些官方程式之後將供用戶下載。未來幾個月,
兩家公司將把這項功能推廣到更多基於藍牙的接觸者追蹤平台。
在此之前,新加坡已運用類似手法追蹤接觸者。在武漢肺炎疫苗與有效療法尚未問世的
情況下,許多專家認為,必須先有這種技術才能解除居家隔離等防疫措施,逐步恢復以
往生活方式,同時防止疫情再度爆發。
報導指出,這項技術雖解決跨平台整合難題,但在美國產生效果仍須克服兩大障礙:用
戶必須自願在程式內輸入個人醫療資料,衛生主管機關也須讓病毒檢驗更加普及。
Android與iOS裝置用戶啟用套件前,也勢必要權衡防疫是否值得冒定位等敏感資料可能
外流的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白宮記者會坦言,這類技術確實存有隱私疑慮,「這非常有趣,但
很多人擔心個人自由層面。我們會好好檢視一番」。
蘋果與Google在聲明強調,用戶隱私與安全是設計核心。兩家公司罕見在軟體推出前釋
出部分程式碼,供研究人員分析。程式碼顯示,只要用戶選擇刪除程式,所有個資也一
併刪除,而且沒有和兩家公司的廣告業務產生連結。
聲明寫道:「蘋果與Google深信,史上未曾有如此重要的時刻,我們必須合作解決這世
上最緊迫的問題之一。我們希望與開發者、政府與公衛機構密切合作,發揮科技力量,
協助各國減緩2019冠狀病毒疾病蔓延,加速恢復日常生活。」(編輯:陳永昌)
1090411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110020.aspx
心得:
這並不是什麼太先進技術的感覺,感覺會頗吃電就是了
只是最大的問題還是如文中提到的隱私疑慮
這些資料除了追蹤確診接觸者以外還會不會其他用途,而擁有資料的團隊會保存多久?
--
Sent from Google Chrome on Windows 10 Pro.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4-12T12:55
at 2020-04-12T12:55

By Leila
at 2020-04-13T15:22
at 2020-04-13T15:22

By Olivia
at 2020-04-14T17:49
at 2020-04-14T17:49

By Callum
at 2020-04-15T20:16
at 2020-04-15T20:16

By Tracy
at 2020-04-16T22:43
at 2020-04-16T22:43

By Liam
at 2020-04-18T01:10
at 2020-04-18T01:10

By Adele
at 2020-04-19T03:38
at 2020-04-19T03:38

By Anthony
at 2020-04-20T06:05
at 2020-04-20T06:05

By Enid
at 2020-04-21T08:32
at 2020-04-21T08:32

By Barb Cronin
at 2020-04-22T10:59
at 2020-04-22T10:59

By Barb Cronin
at 2020-04-23T13:26
at 2020-04-23T13:26

By Yedda
at 2020-04-24T15:53
at 2020-04-24T15:53

By Ivy
at 2020-04-25T18:20
at 2020-04-25T18:20

By Faithe
at 2020-04-26T20:47
at 2020-04-26T20:47

By Susan
at 2020-04-27T23:14
at 2020-04-27T23:14
Related Posts
研究:iOS用戶安裝了350萬次騙錢軟體

By Aaliyah
at 2020-04-11T09:33
at 2020-04-11T09:33
ZenFone 6 鏡頭玻璃更換

By Jack
at 2020-04-11T00:12
at 2020-04-11T00:12
Tab S6推送Android 10

By Wallis
at 2020-04-10T23:54
at 2020-04-10T23:54
用Google相簿編輯影片卻無法儲存?

By Cara
at 2020-04-10T23:27
at 2020-04-10T23:27
Android 11 無縫系統更新,Google 將強

By Catherine
at 2020-04-10T23:14
at 2020-04-10T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