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R9s在台熱賣!淺談OPPO手機崛起的 - 手機討論

By Vanessa
at 2017-04-06T18:57
at 2017-04-06T18:57
Table of Contents
OPPO成功的原因有幾個步驟 這篇文章都整理出來了 其實很簡單
第一步 全面抄襲iphone 然後賣得比iphone便宜
滿足使用者想要用iphone又買不起的心情
第二步 把應該回饋給消費者的東西 回饋給通路人員和請大牌明星行銷
給消費者低規手機高規價格 反正消費者也不懂 通路人員拿得多就賣得好
第三步 不計成本投放大量廣告來讓消費者有印象
手機界唯一一台camera phone 拍照無人能敵 你敢嘴?
OPPO能夠成功絕對不是偶然 其他廠商要多學學
[觀點]R9s在台熱賣!淺談OPPO手機崛起的關鍵因素
早在 2012 年 OPPO 手機還沒進入台灣市場時,我就開始觀察這個品牌至今,由於經常往
返中國、關注中國手機品牌發展也讓我對於 OPPO 有更多的認識。今年 OPPO 進入台灣即
將屆滿三年,以一個不打價格戰、曾是台灣人陌生的手機品牌來說,算是繳出相當不錯的
成績單。根據市調機構最新統計,OPPO 在今年 2 月台灣手機市場已晉升銷售量前五大、
銷售額前四大的品牌,分別取得 9.8% 與 7.7% 市佔率,銷售額市佔與排名第三的 Sony
不到 1% 的差距,主力產品 R9s 更是成為台灣前三款熱銷手機。
「OPPO 目標是成為台灣消費者最喜愛的前三大手機品牌。」2016 年 4 月 OPPO 台灣總經
理何濤安在 R9 發表時曾這樣說過,回顧當時,該品牌在台灣才正進入蛻變的階段,2 月
發表 F1 平價手機,同時打入三大電信通路,3 月擠進台灣前十款熱銷手機,品牌不論銷
售量、銷售額皆躍升台灣前六大,之後歷經節目、演唱會冠名贊助,還有密集的廣告行銷
與通路宣傳,逐漸打開消費者對其的印象。12 月 R9s 在台上市, 還找來知名女歌手田馥
甄(Hebe)代言,拍攝電視廣告,推出聯名限量款手機,舉辦粉絲見面會,讓品牌知名度
登上高峰。2016 年在台灣賣了超過 34 萬部手機,僅次於三星、蘋果、華碩、HTC 與 Son
y。
提到 OPPO 的崛起,就必須談到通路經營,在中國三、四線城市幾乎是 OPPO 與 vivo 的
天下,到處都能看到他們的掛招店,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東南亞。當小米崛起,傳統或新
興品牌一窩蜂訴求互聯網手機、線上銷售時,這些專注於實體通路經營的品牌低調擴大其
在線下通路的影響力。不打價格戰的 OPPO 將其品牌溢價所帶來的利潤,回饋給經銷通路
,同時擁有不錯的控價能力,OPPO 與省級經銷商的關係比起其它品牌更緊密,他們不只代
理一個省,可能同時也代理著一個國家或區域,雙方共同到海外拓展市場,不是只在原有
的池子裡生存,在這其它品牌看不到。
2014 年 OPPO 剛進入台灣就以「通路經營」做為首要發展項目,一開始便設立北(內湖)
、中(台中)、南(高雄)辦事處,深入全台招募不少通路銷售人員。隔年 5 月進駐台北
三創園區,設立全台第一個專賣店,預計今年 4 月底會達到 41 個專賣店,不只遍佈台灣
本島,就連金門、澎湖都能看 OPPO 的據點,在高雄、台北也有客戶服務中心,是少數深
耕台灣的中國手機品牌。展望 2017 年,何濤安表示,台灣通路數目標要「翻倍」達到 50
個,北、中、南都都有設服務中心的打算。另外,在電信通路方面,OPPO 以「鴨子划水」
的姿態,不只與電信三雄合作,如今 R9s 已經悄悄賣進台灣五大電信商。
除了通路佈局相當積極外,產品定位清楚,型號簡單,OPPO 以一個系列多種款式,讓消費
者清楚分辨主要差異在螢幕尺寸。此外,手機訴求「自拍」與「閃充」,而這兩大功能的
優劣,比起其它硬體規格的推疊,消費者更能直接有感受,除了 OPPO 很早就切中用戶需
求外,加上行銷置入得宜,透過短時間密集的溝通「充電 5 分鐘、通話 2 小時」、「Cam
era Phone」等琅琅上口的廣告詞,讓 OPPO 手機與快充、自拍劃上等號。
OPPO 在中國有一套慣用的行銷模式,靠著節目、活動冠名贊助,加深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印
象,替主力產品尋找代言人,幫品牌與產品增加話題,廣告宣傳向來主打唯美、清新風,
只講重點而不是溝通一堆特色。從現在看 OPPO,許多人認為品牌行銷很成功,事實上它剛
來台灣也歷經水土不服,外界最初的印象是砸大錢做廣告,由於廣告檔期極短,加上投放
不夠精準,無法累積消費者對於新品牌的印象,甚至還出現找來的代言人在台灣曝光度與
能見度不高,以致於無法替品牌或產品加分。所幸後來調整策略,除了強化網路行銷,品
牌操作在地化,產品找到賣點也是其中的原因。
產品方面,OPPO 早期設計偏向 Sony,近期則是有著不少 iPhone 的影子,但在功能特色
上,OPPO 仍有自己獨有的技術,且不斷在研發中,率先推出 VOOC 閃充就是最好的例子。
與多數品牌不同的是,OPPO 絕大多數的產品採取自研自產,工廠組裝數量在全球僅次於三
星、鴻海與和碩,因此供應鏈管理自然不會像一些新興品牌經常有生產不順的問題,在產
品的生產與組裝,自然能保有一定的品質。
通路、行銷與產品是構成 OPPO 在台灣迅速成長的關鍵因素,但 OPPO 手機在台灣若要再
更上一層樓,仍有不少挑戰,包括產品線不夠多元,缺乏能夠技術展示的旗艦手機加持,
將近一整年的產品同質性太高,長期恐怕會讓消費者對產品無感,以及系統版本更新速度
慢、海外使用傳出會有鎖機問題等。OPPO 現階段要挑戰的是品牌力的提升,提高品牌力才
能撐起產品售價。另外,若要擴大用戶數量,勢必要思考如何穩固既有用戶,並且籠絡新
的消費族群,除了產品技術要能領先外,行銷活動要持續吸引消費者目光,而產品售後服
務更是關鍵。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相對成熟,消費者購買產品看價格也看品牌,品牌除了知名度外,代表
產品售後的服務力也是重點,近期 OPPO 配合台北三創設立客戶服務中心同步推出手機健
檢活動,比較可惜的是僅針對台北三創、高雄林森服務中心,若能擴及全台專賣店,除了
可以強化用戶服務外,亦可吸引用戶到店體驗新品,加深用戶對產品新的印象,或許這是
對於一個來到台灣還不到三年的品牌,最好的服務機會。
新聞:手機王 https://www.sogi.com.tw/articles/oppo_r9s/6249068
--
第一步 全面抄襲iphone 然後賣得比iphone便宜
滿足使用者想要用iphone又買不起的心情
第二步 把應該回饋給消費者的東西 回饋給通路人員和請大牌明星行銷
給消費者低規手機高規價格 反正消費者也不懂 通路人員拿得多就賣得好
第三步 不計成本投放大量廣告來讓消費者有印象
手機界唯一一台camera phone 拍照無人能敵 你敢嘴?
OPPO能夠成功絕對不是偶然 其他廠商要多學學
[觀點]R9s在台熱賣!淺談OPPO手機崛起的關鍵因素
早在 2012 年 OPPO 手機還沒進入台灣市場時,我就開始觀察這個品牌至今,由於經常往
返中國、關注中國手機品牌發展也讓我對於 OPPO 有更多的認識。今年 OPPO 進入台灣即
將屆滿三年,以一個不打價格戰、曾是台灣人陌生的手機品牌來說,算是繳出相當不錯的
成績單。根據市調機構最新統計,OPPO 在今年 2 月台灣手機市場已晉升銷售量前五大、
銷售額前四大的品牌,分別取得 9.8% 與 7.7% 市佔率,銷售額市佔與排名第三的 Sony
不到 1% 的差距,主力產品 R9s 更是成為台灣前三款熱銷手機。
「OPPO 目標是成為台灣消費者最喜愛的前三大手機品牌。」2016 年 4 月 OPPO 台灣總經
理何濤安在 R9 發表時曾這樣說過,回顧當時,該品牌在台灣才正進入蛻變的階段,2 月
發表 F1 平價手機,同時打入三大電信通路,3 月擠進台灣前十款熱銷手機,品牌不論銷
售量、銷售額皆躍升台灣前六大,之後歷經節目、演唱會冠名贊助,還有密集的廣告行銷
與通路宣傳,逐漸打開消費者對其的印象。12 月 R9s 在台上市, 還找來知名女歌手田馥
甄(Hebe)代言,拍攝電視廣告,推出聯名限量款手機,舉辦粉絲見面會,讓品牌知名度
登上高峰。2016 年在台灣賣了超過 34 萬部手機,僅次於三星、蘋果、華碩、HTC 與 Son
y。
提到 OPPO 的崛起,就必須談到通路經營,在中國三、四線城市幾乎是 OPPO 與 vivo 的
天下,到處都能看到他們的掛招店,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東南亞。當小米崛起,傳統或新
興品牌一窩蜂訴求互聯網手機、線上銷售時,這些專注於實體通路經營的品牌低調擴大其
在線下通路的影響力。不打價格戰的 OPPO 將其品牌溢價所帶來的利潤,回饋給經銷通路
,同時擁有不錯的控價能力,OPPO 與省級經銷商的關係比起其它品牌更緊密,他們不只代
理一個省,可能同時也代理著一個國家或區域,雙方共同到海外拓展市場,不是只在原有
的池子裡生存,在這其它品牌看不到。
2014 年 OPPO 剛進入台灣就以「通路經營」做為首要發展項目,一開始便設立北(內湖)
、中(台中)、南(高雄)辦事處,深入全台招募不少通路銷售人員。隔年 5 月進駐台北
三創園區,設立全台第一個專賣店,預計今年 4 月底會達到 41 個專賣店,不只遍佈台灣
本島,就連金門、澎湖都能看 OPPO 的據點,在高雄、台北也有客戶服務中心,是少數深
耕台灣的中國手機品牌。展望 2017 年,何濤安表示,台灣通路數目標要「翻倍」達到 50
個,北、中、南都都有設服務中心的打算。另外,在電信通路方面,OPPO 以「鴨子划水」
的姿態,不只與電信三雄合作,如今 R9s 已經悄悄賣進台灣五大電信商。
除了通路佈局相當積極外,產品定位清楚,型號簡單,OPPO 以一個系列多種款式,讓消費
者清楚分辨主要差異在螢幕尺寸。此外,手機訴求「自拍」與「閃充」,而這兩大功能的
優劣,比起其它硬體規格的推疊,消費者更能直接有感受,除了 OPPO 很早就切中用戶需
求外,加上行銷置入得宜,透過短時間密集的溝通「充電 5 分鐘、通話 2 小時」、「Cam
era Phone」等琅琅上口的廣告詞,讓 OPPO 手機與快充、自拍劃上等號。
OPPO 在中國有一套慣用的行銷模式,靠著節目、活動冠名贊助,加深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印
象,替主力產品尋找代言人,幫品牌與產品增加話題,廣告宣傳向來主打唯美、清新風,
只講重點而不是溝通一堆特色。從現在看 OPPO,許多人認為品牌行銷很成功,事實上它剛
來台灣也歷經水土不服,外界最初的印象是砸大錢做廣告,由於廣告檔期極短,加上投放
不夠精準,無法累積消費者對於新品牌的印象,甚至還出現找來的代言人在台灣曝光度與
能見度不高,以致於無法替品牌或產品加分。所幸後來調整策略,除了強化網路行銷,品
牌操作在地化,產品找到賣點也是其中的原因。
產品方面,OPPO 早期設計偏向 Sony,近期則是有著不少 iPhone 的影子,但在功能特色
上,OPPO 仍有自己獨有的技術,且不斷在研發中,率先推出 VOOC 閃充就是最好的例子。
與多數品牌不同的是,OPPO 絕大多數的產品採取自研自產,工廠組裝數量在全球僅次於三
星、鴻海與和碩,因此供應鏈管理自然不會像一些新興品牌經常有生產不順的問題,在產
品的生產與組裝,自然能保有一定的品質。
通路、行銷與產品是構成 OPPO 在台灣迅速成長的關鍵因素,但 OPPO 手機在台灣若要再
更上一層樓,仍有不少挑戰,包括產品線不夠多元,缺乏能夠技術展示的旗艦手機加持,
將近一整年的產品同質性太高,長期恐怕會讓消費者對產品無感,以及系統版本更新速度
慢、海外使用傳出會有鎖機問題等。OPPO 現階段要挑戰的是品牌力的提升,提高品牌力才
能撐起產品售價。另外,若要擴大用戶數量,勢必要思考如何穩固既有用戶,並且籠絡新
的消費族群,除了產品技術要能領先外,行銷活動要持續吸引消費者目光,而產品售後服
務更是關鍵。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相對成熟,消費者購買產品看價格也看品牌,品牌除了知名度外,代表
產品售後的服務力也是重點,近期 OPPO 配合台北三創設立客戶服務中心同步推出手機健
檢活動,比較可惜的是僅針對台北三創、高雄林森服務中心,若能擴及全台專賣店,除了
可以強化用戶服務外,亦可吸引用戶到店體驗新品,加深用戶對產品新的印象,或許這是
對於一個來到台灣還不到三年的品牌,最好的服務機會。
新聞:手機王 https://www.sogi.com.tw/articles/oppo_r9s/6249068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Olive
at 2017-04-08T11:21
at 2017-04-08T11:21

By Connor
at 2017-04-10T03:44
at 2017-04-10T03:44

By Suhail Hany
at 2017-04-11T20:08
at 2017-04-11T20:08

By Agnes
at 2017-04-13T12:32
at 2017-04-13T12:32

By George
at 2017-04-15T04:56
at 2017-04-15T04:56

By Madame
at 2017-04-16T21:19
at 2017-04-16T21:19

By Caroline
at 2017-04-18T13:43
at 2017-04-18T13:43

By Una
at 2017-04-20T06:07
at 2017-04-20T06:07

By Bethany
at 2017-04-21T22:31
at 2017-04-21T22:31

By Kelly
at 2017-04-23T14:54
at 2017-04-23T14:54

By Mason
at 2017-04-25T07:18
at 2017-04-25T07:18

By William
at 2017-04-26T23:42
at 2017-04-26T23:42

By Daniel
at 2017-04-28T16:05
at 2017-04-28T16:05

By Zanna
at 2017-04-30T08:29
at 2017-04-30T08:29

By Erin
at 2017-05-02T00:53
at 2017-05-02T00:53

By George
at 2017-05-03T17:17
at 2017-05-03T17:17

By Margaret
at 2017-05-05T09:40
at 2017-05-05T09:40

By Hardy
at 2017-05-07T02:04
at 2017-05-07T02:04

By Anthony
at 2017-05-08T18:28
at 2017-05-08T18:28

By Ida
at 2017-05-10T10:52
at 2017-05-10T10:52

By Dorothy
at 2017-05-12T03:15
at 2017-05-12T03:15

By Thomas
at 2017-05-13T19:39
at 2017-05-13T19:39

By Megan
at 2017-05-15T12:03
at 2017-05-15T12:03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5-17T04:27
at 2017-05-17T04:27

By Jacky
at 2017-05-18T20:50
at 2017-05-18T20:50

By Connor
at 2017-05-20T13:14
at 2017-05-20T13:14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05-22T05:38
at 2017-05-22T05:38

By Agatha
at 2017-05-23T22:01
at 2017-05-23T22:01

By Puput
at 2017-05-25T14:25
at 2017-05-25T14:25

By Hardy
at 2017-05-27T06:49
at 2017-05-27T06:49

By Genevieve
at 2017-05-28T23:13
at 2017-05-28T23:13

By Rosalind
at 2017-05-30T15:36
at 2017-05-30T15:36

By Liam
at 2017-06-01T08:00
at 2017-06-01T08:00

By Hedwig
at 2017-06-03T00:24
at 2017-06-03T00:24

By Vanessa
at 2017-06-04T16:48
at 2017-06-04T16:48

By Leila
at 2017-06-06T09:11
at 2017-06-06T09:11

By Isla
at 2017-06-08T01:35
at 2017-06-08T01:3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6-09T17:59
at 2017-06-09T17:59

By Lauren
at 2017-06-11T10:23
at 2017-06-11T10:23

By Sierra Rose
at 2017-06-13T02:46
at 2017-06-13T02:46

By Odelette
at 2017-06-14T19:10
at 2017-06-14T19:10

By Carol
at 2017-06-16T11:34
at 2017-06-16T11:34

By Donna
at 2017-06-18T03:57
at 2017-06-18T03:57

By Oliver
at 2017-06-19T20:21
at 2017-06-19T20:21

By Lucy
at 2017-06-21T12:45
at 2017-06-21T12:45

By Susan
at 2017-06-23T05:09
at 2017-06-23T05:09

By Cara
at 2017-06-24T21:32
at 2017-06-24T21:32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6-26T13:56
at 2017-06-26T13:56

By Jacky
at 2017-06-28T06:20
at 2017-06-28T06:20

By Hardy
at 2017-06-29T22:44
at 2017-06-29T22:44

By Poppy
at 2017-07-01T15:07
at 2017-07-01T15:0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07-03T07:31
at 2017-07-03T07:31

By Eartha
at 2017-07-04T23:55
at 2017-07-04T23:55

By Mason
at 2017-07-06T16:19
at 2017-07-06T16:19

By Isabella
at 2017-07-08T08:42
at 2017-07-08T08:42

By Thomas
at 2017-07-10T01:06
at 2017-07-10T01:06

By Dinah
at 2017-07-11T17:30
at 2017-07-11T17:30

By Dorothy
at 2017-07-13T09:53
at 2017-07-13T09:53

By Valerie
at 2017-07-15T02:17
at 2017-07-15T02:17

By Barb Cronin
at 2017-07-16T18:41
at 2017-07-16T18:41

By Edith
at 2017-07-18T11:05
at 2017-07-18T11:05
Related Posts
三星遭控侵權 中國法院判賠華為 3.5億台

By Megan
at 2017-04-06T18:41
at 2017-04-06T18:41
中學生適合方案?

By Dinah
at 2017-04-06T18:21
at 2017-04-06T18:21
Nubia Z17 Mini搭載653+雙鏡頭上市

By Noah
at 2017-04-06T18:09
at 2017-04-06T18:09
ZF2的尾插壞了(過保)

By Genevieve
at 2017-04-06T18:02
at 2017-04-06T18:02
正面挑戰 Zenfone 3 地位?OPPO A57 在台

By Dora
at 2017-04-06T17:52
at 2017-04-06T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