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先入手 Source/Amp/Speaker ? - 音響
By Harry
at 2011-01-10T12:50
at 2011-01-10T12:5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qekwtbuanr (小白)》之銘言:
: 恕刪原本文章的內容
看到你寫出這樣的文章 老實講 : 我很開心 真的非常開心
難得遇到一個耳朵出色的年輕人 可是重要的建議聽不進去 實在很難過也很失
望 m 兄那對 B&W 703 可說是一時之選 不僅體質非常健康 (因為很愛惜) 又
Run 的特好 推薦你買可是你卻覺得 Harbeth M30 聲音比較好 甚至一開始建議
你不要買擴大機 先去跟老闆談談就好 可是你卻衝動就 Go ... (當然不可否認
該位老闆談判技巧很猛)
我知道你耳朵跟一般人辨別力不同 所以希望找到更合適的搭配 我完全可以理
解 是故 我雖然很無奈 但我覺得適時放手很重要 有些事熱切的耳提面命 著實
毫無效果 讓你出去跌跌撞撞也不錯 因為你天生有對好耳朵 不教也會成長
我 的確就如你文中所言 我向來不會直接了當的告訴人家這器材怎樣 除非是我
知道這位朋友已有一定器材聆聽經驗 "而且" 是跟我聽感接近的人 大家私下聊
天或站內信 都很開心
然而 很多人(包含一開始的你) 老是把 系統 發出的聲音當做是 器材特性 甚
至很天真的以為 只要器材特性怎樣 搭起來就一定會怎樣怎樣 沒錯 ! 音響器
材的確是 "有跡可尋" 不管是從理論面 或是 實聽面 來看 但絕對沒有未試過
就 "一定怎樣" 的道理 可是怎麼教 怎麼說 就是講不聽的人 大有人在 所以多
講無益 最後就不想管了 故事就是這麼簡單 ...
但是 看到你一整篇心得 已經很接近對器材應有的態度 我想 B 兄跟 M30 那位
持有者的板兄 絕對教了你很多很多 記得要抱持感謝的心繼續努力 也預祝你找
到你理想的聲音
以下是個人自白 :
帶新手常遇到一個問題 首先 會遇到的 就是 "他到底信你多少" 每每推薦一些
好東西 老是就被冠上 業代 或是 有抽成 這種心痛讓我很難過 不過因為到處
家訪店訪好玩 也沖淡了一些不快感
再來 就是耳朵不夠靈敏 這種的 我通常就不會有多少耐心跟辦法帶 我每講一
個聆聽重點 或是 AB T 以後的特性改變 就用狐疑的表情看著我 如果連聲音的
變化都聽不出來 第一步就打住了 當然 聽感與迫力等要素 很少人不會分辨 但
是無法聽出比較細微的東西 實在 也沒辦法幫上多少忙
能過這兩關 會遇到的才是主要的問題 好了 可以分出差異 那何為聲音元素 何
為聲音好壞 何為聲音 "喜好"
聲音品質 音色特性 都可以被歸類 但是喜不喜歡跟原來的聲音好不好 是應確
實分開的 因為喜好非常主觀且個人 所以只要沒有親自見面一起聽過幾次的人
我根本無法從字面上的描述知道 對象實際的喜好 我曾收過這樣的內容 (來自
不同板友) :
"我對低頻沒有啥要求"
"有質的低頻就好"
"希望不要太刺激的高頻"
"希望人聲可以有感情點"
甚至還有問說
"那個器材比較好 ?"
好了 我撇開最後的單刀直入問法不談 很多說低頻沒啥要求的 他居然想聽到
20~4X Hz 那種可以拍胸擊褲管低頻 很顯然 他的低頻認知跟我有差異
"這定音鼓為何沒啥魄力 ?"
我想請問 :
交響樂現場聽的定音鼓是怎樣的聲音 跟用現在重播系統出來的震天巨響 還有
久到不行的殘響 是差多少 有多少人知道 ? 更不要提對其他樂器或唱歌技巧的
誤植觀念 我總不能老是用錯誤的觀念告訴人評價吧 ...
現在的年輕一輩朋友 比例較少的人常聽真正的古典類 大多追求刺激與魄力 對
一套的系統評價 往往一個低音不足就帶過 這樣是要怎教人聽系統 ? (請注意
僅是以聽 "系統" 而言)
"這高頻好悶 延伸真差"
我能說 其實該位網兄聽到的所謂的 高頻 頂多 5Khz 好嗎 ? 這種話是多少人
聽的進去 ? 我可以說 在某些頻段有突起或內縮 但是延伸怎樣跟個人 耳朵 有
很大關係 有的人耳朵好 長保年輕 甚至可以聽到 20K(含以上) 但一般人到 30
歲 往往已經掉到 1xK 了
可是 那些一般人所謂刺激的高頻 其實都只是中高頻而已 (在劉先生的音響二
十要則甚至被歸在 "中" 頻) 高頻是泛音的集合所在 影響的是 活生感/空間感
等等 但就算有人能聽到 他也不見得能分別 "是好還是壞"
像雅瑟這種到 20K 都平直的高音單體 重播各 "階" 泛音 是 "衰減不明顯的"
所以不只 緊噪感 大 聽感又 非常刺激 ! 那為啥賣這麼好 ? 因為 很多人就是
"特愛" 這種高頻 他們家的前級更是完整具這種特性
迪歐呢 ? 低頻駐波強的恐佈 能量特強的單體 空間整治就是特別麻煩 但是我
這段時間經驗下來 我發現很多人就特愛這種誇張的駐波累積 覺得實在很有魄
力 低音很爽 非常 "超值"
這就跟 ATH 老是被耳機板的一些板友 嫌她們低頻不足夠 是一樣的道理 聽感
絕對是 主觀意見 這點是必需被 正視 的 也不該彼此評判 喜歡就是喜歡 也是
很簡單的道理 人家喜歡沒低頻又怎樣 人家愛女毒又怎樣 ? 不行嗎 ?
以前的 hardware 板 本來還有許多關於架構與技術的討論 後來流於 PC Shop-
ping 與 Debug 也是有點難過 不過離開就沒差了 反之看到現在音響板越來越
多心得討論 不管是爭執或是立場 我都覺得是件開心的事情 我也寫的很清楚了
我還是跟以前一樣 我唯一不二的推薦 就是 請各位寄信給我的板友諸德 ->
"實聽了再說"
--
: 恕刪原本文章的內容
看到你寫出這樣的文章 老實講 : 我很開心 真的非常開心
難得遇到一個耳朵出色的年輕人 可是重要的建議聽不進去 實在很難過也很失
望 m 兄那對 B&W 703 可說是一時之選 不僅體質非常健康 (因為很愛惜) 又
Run 的特好 推薦你買可是你卻覺得 Harbeth M30 聲音比較好 甚至一開始建議
你不要買擴大機 先去跟老闆談談就好 可是你卻衝動就 Go ... (當然不可否認
該位老闆談判技巧很猛)
我知道你耳朵跟一般人辨別力不同 所以希望找到更合適的搭配 我完全可以理
解 是故 我雖然很無奈 但我覺得適時放手很重要 有些事熱切的耳提面命 著實
毫無效果 讓你出去跌跌撞撞也不錯 因為你天生有對好耳朵 不教也會成長
我 的確就如你文中所言 我向來不會直接了當的告訴人家這器材怎樣 除非是我
知道這位朋友已有一定器材聆聽經驗 "而且" 是跟我聽感接近的人 大家私下聊
天或站內信 都很開心
然而 很多人(包含一開始的你) 老是把 系統 發出的聲音當做是 器材特性 甚
至很天真的以為 只要器材特性怎樣 搭起來就一定會怎樣怎樣 沒錯 ! 音響器
材的確是 "有跡可尋" 不管是從理論面 或是 實聽面 來看 但絕對沒有未試過
就 "一定怎樣" 的道理 可是怎麼教 怎麼說 就是講不聽的人 大有人在 所以多
講無益 最後就不想管了 故事就是這麼簡單 ...
但是 看到你一整篇心得 已經很接近對器材應有的態度 我想 B 兄跟 M30 那位
持有者的板兄 絕對教了你很多很多 記得要抱持感謝的心繼續努力 也預祝你找
到你理想的聲音
以下是個人自白 :
帶新手常遇到一個問題 首先 會遇到的 就是 "他到底信你多少" 每每推薦一些
好東西 老是就被冠上 業代 或是 有抽成 這種心痛讓我很難過 不過因為到處
家訪店訪好玩 也沖淡了一些不快感
再來 就是耳朵不夠靈敏 這種的 我通常就不會有多少耐心跟辦法帶 我每講一
個聆聽重點 或是 AB T 以後的特性改變 就用狐疑的表情看著我 如果連聲音的
變化都聽不出來 第一步就打住了 當然 聽感與迫力等要素 很少人不會分辨 但
是無法聽出比較細微的東西 實在 也沒辦法幫上多少忙
能過這兩關 會遇到的才是主要的問題 好了 可以分出差異 那何為聲音元素 何
為聲音好壞 何為聲音 "喜好"
聲音品質 音色特性 都可以被歸類 但是喜不喜歡跟原來的聲音好不好 是應確
實分開的 因為喜好非常主觀且個人 所以只要沒有親自見面一起聽過幾次的人
我根本無法從字面上的描述知道 對象實際的喜好 我曾收過這樣的內容 (來自
不同板友) :
"我對低頻沒有啥要求"
"有質的低頻就好"
"希望不要太刺激的高頻"
"希望人聲可以有感情點"
甚至還有問說
"那個器材比較好 ?"
好了 我撇開最後的單刀直入問法不談 很多說低頻沒啥要求的 他居然想聽到
20~4X Hz 那種可以拍胸擊褲管低頻 很顯然 他的低頻認知跟我有差異
"這定音鼓為何沒啥魄力 ?"
我想請問 :
交響樂現場聽的定音鼓是怎樣的聲音 跟用現在重播系統出來的震天巨響 還有
久到不行的殘響 是差多少 有多少人知道 ? 更不要提對其他樂器或唱歌技巧的
誤植觀念 我總不能老是用錯誤的觀念告訴人評價吧 ...
現在的年輕一輩朋友 比例較少的人常聽真正的古典類 大多追求刺激與魄力 對
一套的系統評價 往往一個低音不足就帶過 這樣是要怎教人聽系統 ? (請注意
僅是以聽 "系統" 而言)
"這高頻好悶 延伸真差"
我能說 其實該位網兄聽到的所謂的 高頻 頂多 5Khz 好嗎 ? 這種話是多少人
聽的進去 ? 我可以說 在某些頻段有突起或內縮 但是延伸怎樣跟個人 耳朵 有
很大關係 有的人耳朵好 長保年輕 甚至可以聽到 20K(含以上) 但一般人到 30
歲 往往已經掉到 1xK 了
可是 那些一般人所謂刺激的高頻 其實都只是中高頻而已 (在劉先生的音響二
十要則甚至被歸在 "中" 頻) 高頻是泛音的集合所在 影響的是 活生感/空間感
等等 但就算有人能聽到 他也不見得能分別 "是好還是壞"
像雅瑟這種到 20K 都平直的高音單體 重播各 "階" 泛音 是 "衰減不明顯的"
所以不只 緊噪感 大 聽感又 非常刺激 ! 那為啥賣這麼好 ? 因為 很多人就是
"特愛" 這種高頻 他們家的前級更是完整具這種特性
迪歐呢 ? 低頻駐波強的恐佈 能量特強的單體 空間整治就是特別麻煩 但是我
這段時間經驗下來 我發現很多人就特愛這種誇張的駐波累積 覺得實在很有魄
力 低音很爽 非常 "超值"
這就跟 ATH 老是被耳機板的一些板友 嫌她們低頻不足夠 是一樣的道理 聽感
絕對是 主觀意見 這點是必需被 正視 的 也不該彼此評判 喜歡就是喜歡 也是
很簡單的道理 人家喜歡沒低頻又怎樣 人家愛女毒又怎樣 ? 不行嗎 ?
以前的 hardware 板 本來還有許多關於架構與技術的討論 後來流於 PC Shop-
ping 與 Debug 也是有點難過 不過離開就沒差了 反之看到現在音響板越來越
多心得討論 不管是爭執或是立場 我都覺得是件開心的事情 我也寫的很清楚了
我還是跟以前一樣 我唯一不二的推薦 就是 請各位寄信給我的板友諸德 ->
"實聽了再說"
--
Tags:
音響
All Comments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1-12T03:50
at 2011-01-12T03:50
By Mary
at 2011-01-13T18:49
at 2011-01-13T18:49
By Edwina
at 2011-01-15T09:49
at 2011-01-15T09:49
By Sierra Rose
at 2011-01-17T00:48
at 2011-01-17T00:48
By Victoria
at 2011-01-18T15:47
at 2011-01-18T15:47
By Hedy
at 2011-01-20T06:47
at 2011-01-20T06:47
By Elizabeth
at 2011-01-21T21:46
at 2011-01-21T21:46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1-23T12:46
at 2011-01-23T12:46
By Ingrid
at 2011-01-25T03:45
at 2011-01-25T03:45
By Olive
at 2011-01-26T18:44
at 2011-01-26T18:44
By Sierra Rose
at 2011-01-28T09:44
at 2011-01-28T09:44
By Daniel
at 2011-01-30T00:43
at 2011-01-30T00:43
By Michael
at 2011-01-31T15:43
at 2011-01-31T15:43
By Belly
at 2011-02-02T06:42
at 2011-02-02T06:42
By Sierra Rose
at 2011-02-03T21:41
at 2011-02-03T21:41
By Irma
at 2011-02-05T12:41
at 2011-02-05T12:41
Related Posts
該先入手 Source/Amp/Speaker ?
By Anonymous
at 2011-01-09T21:58
at 2011-01-09T21:58
該先入手 Source/Amp/Speaker ?
By Joseph
at 2011-01-09T05:00
at 2011-01-09T05:00
請推薦四千到五千的電腦用音響
By Dorothy
at 2011-01-09T01:04
at 2011-01-09T01:04
該先入手 Source/Amp/Speaker ?
By Queena
at 2011-01-09T00:10
at 2011-01-09T00:10
監聽喇叭燒壞了
By Sandy
at 2011-01-08T18:24
at 2011-01-08T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