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副總裁:G+得益于Wave及Buzz的失敗教訓 - Google

By Sierra Rose
at 2011-08-11T19:54
at 2011-08-11T19:54
Table of Contents
http://goo.gl/YpoG2
谷歌副總裁:G+得益于Wave及Buzz的失敗教訓
北京時間8月6日消息,來自國外媒體的報道,近日谷歌兩位高級副總裁布拉德利 霍洛
維茨(Bradley Horowitz)和維克 岡多特拉(Vic Gundotra)接受了美國《水星報》(
mercurynews)專訪談及Google+,兩位副總裁坦言Google+的成功離不開研發人員從Wave
、Buzz和Orkut中所吸取的教訓才能獲得成功,並表示Google+的漫漫長路才剛剛開始……
以下是本次採訪內容翻譯:
《水星報》:在Google+推出以前,硅谷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谷歌無法在社交領域取得
成功,那麼現在你們是否有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
霍洛維茨:我一向不鼓勵因為眼前的一點成績而好大喜功。我始終認為,我們谷歌人
應該有自己的一把標尺,該標準不會因別人的看法而動搖,不要因別人說你不行就鬱鬱寡
歡,也不要因別人說你是天才,而忘乎所以。
《水星報》:你們是如何構想出Google+這個設計理念的?
霍洛維茨:老實說,這是我們在吸取以前類似教訓的基礎上設計出這款產品的。你也
知道,我們曾經擁有Wave,但它未贏得用戶的首肯。我們推出過Buzz,但因為隱私問題而
逐漸消亡。我們推出過Orkut,這款產品取得了巨大成功,只可惜Orkut僅在遙遠的海外市
場取得如此佳績。因此,我們在設計Google+過程中,充分吸取了過去的經驗教訓,挖掘
這些係統的優點,並從這些係統中獲取重要價值。與此同時,我們對社交市場進行過深入
研究,希望搞清楚用戶最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我們設計Google+的
指導原則。即不端坐在象牙塔中空想偉大創意,而是主動從象牙塔中走出來,與用戶交流
,傾聽他們的意見及建議。結果是,我們發現“分享”二字才是社交網站的真諦所在。現
在社交網絡的問題並不在于用戶沒有分享的渠道,而是用戶的分享渠道實在太多,但他們
卻沒能很好的整合在一起。
《水星報》:目前,有關Google+的一種批評聲音認為,該網絡中的男性用戶太多,
女性用戶則明顯不足。
岡多特拉:我們每天都在努力使Google+朝著更正確方向前進。許多女性用戶在公開
發布帖子的意願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如果用戶訪問某個女性用戶的主頁,你會
發現上面幾乎沒有什麼活動。但如果你進入她們的一個圈子,你就會發現裏面的內容其實
非常豐富。事實也表明,當人們決定分享的時候,他們似乎更願意在自己的小圈子裏分享
。這也就意味著,Google+上許多令人激動的點點滴滴都是暗物質,是無形的。
我們在Google+服務中充分考慮到了Facebook和Twitter兩者之間的差異。所以,用戶
既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圈子內容,也可以擁有願意公開分享的內容。有時,作為一個局外
人我們很可能會錯誤地認為“女性用戶又沒有對此發表任何評論。”但這可能只是一廂情
願的想法,他們可能在私人圈子早已和其他用戶吵翻了天,你只是不知道而已。所以,我
們對這款產品的未來以及我們看到的用途激動不已。我們認為我們能夠滿足不同品味和不
同敏感度的人群的各種需要。我們甚至可以打造出一種理想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用戶既能
完美融入羅伯特 斯科布爾斯(Robert Scobles)的世界,也能讓那些只想與父母分享照片
的女性用戶感到滿意。
《水星報》:Google+的盈利模式究竟是什麼樣的?+1按鈕的具體功能又怎麼樣?
岡多特拉:對于Google+,我們研究出了一個相當宏偉的路線圖,所以我們才把這款
產品稱之為Google+項目。現在,我們只能一點一點的向大家揭露我們的想法,而隨著大
眾手中掌握的資料越多,相信大家對于我們Google+的產品也就會更有信心。
霍洛維茨:隨著“+1”按鈕的推出,用戶現在已經可以在出版商網站和谷歌搜索中看
到這項服務。當然,這一按鈕的功能目前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目前可以肯定的是“+1”
按鈕對于用戶、出版商及科技生態係統都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谷歌副總裁:G+得益于Wave及Buzz的失敗教訓
北京時間8月6日消息,來自國外媒體的報道,近日谷歌兩位高級副總裁布拉德利 霍洛
維茨(Bradley Horowitz)和維克 岡多特拉(Vic Gundotra)接受了美國《水星報》(
mercurynews)專訪談及Google+,兩位副總裁坦言Google+的成功離不開研發人員從Wave
、Buzz和Orkut中所吸取的教訓才能獲得成功,並表示Google+的漫漫長路才剛剛開始……
以下是本次採訪內容翻譯:
《水星報》:在Google+推出以前,硅谷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谷歌無法在社交領域取得
成功,那麼現在你們是否有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
霍洛維茨:我一向不鼓勵因為眼前的一點成績而好大喜功。我始終認為,我們谷歌人
應該有自己的一把標尺,該標準不會因別人的看法而動搖,不要因別人說你不行就鬱鬱寡
歡,也不要因別人說你是天才,而忘乎所以。
《水星報》:你們是如何構想出Google+這個設計理念的?
霍洛維茨:老實說,這是我們在吸取以前類似教訓的基礎上設計出這款產品的。你也
知道,我們曾經擁有Wave,但它未贏得用戶的首肯。我們推出過Buzz,但因為隱私問題而
逐漸消亡。我們推出過Orkut,這款產品取得了巨大成功,只可惜Orkut僅在遙遠的海外市
場取得如此佳績。因此,我們在設計Google+過程中,充分吸取了過去的經驗教訓,挖掘
這些係統的優點,並從這些係統中獲取重要價值。與此同時,我們對社交市場進行過深入
研究,希望搞清楚用戶最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我們設計Google+的
指導原則。即不端坐在象牙塔中空想偉大創意,而是主動從象牙塔中走出來,與用戶交流
,傾聽他們的意見及建議。結果是,我們發現“分享”二字才是社交網站的真諦所在。現
在社交網絡的問題並不在于用戶沒有分享的渠道,而是用戶的分享渠道實在太多,但他們
卻沒能很好的整合在一起。
《水星報》:目前,有關Google+的一種批評聲音認為,該網絡中的男性用戶太多,
女性用戶則明顯不足。
岡多特拉:我們每天都在努力使Google+朝著更正確方向前進。許多女性用戶在公開
發布帖子的意願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如果用戶訪問某個女性用戶的主頁,你會
發現上面幾乎沒有什麼活動。但如果你進入她們的一個圈子,你就會發現裏面的內容其實
非常豐富。事實也表明,當人們決定分享的時候,他們似乎更願意在自己的小圈子裏分享
。這也就意味著,Google+上許多令人激動的點點滴滴都是暗物質,是無形的。
我們在Google+服務中充分考慮到了Facebook和Twitter兩者之間的差異。所以,用戶
既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圈子內容,也可以擁有願意公開分享的內容。有時,作為一個局外
人我們很可能會錯誤地認為“女性用戶又沒有對此發表任何評論。”但這可能只是一廂情
願的想法,他們可能在私人圈子早已和其他用戶吵翻了天,你只是不知道而已。所以,我
們對這款產品的未來以及我們看到的用途激動不已。我們認為我們能夠滿足不同品味和不
同敏感度的人群的各種需要。我們甚至可以打造出一種理想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用戶既能
完美融入羅伯特 斯科布爾斯(Robert Scobles)的世界,也能讓那些只想與父母分享照片
的女性用戶感到滿意。
《水星報》:Google+的盈利模式究竟是什麼樣的?+1按鈕的具體功能又怎麼樣?
岡多特拉:對于Google+,我們研究出了一個相當宏偉的路線圖,所以我們才把這款
產品稱之為Google+項目。現在,我們只能一點一點的向大家揭露我們的想法,而隨著大
眾手中掌握的資料越多,相信大家對于我們Google+的產品也就會更有信心。
霍洛維茨:隨著“+1”按鈕的推出,用戶現在已經可以在出版商網站和谷歌搜索中看
到這項服務。當然,這一按鈕的功能目前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目前可以肯定的是“+1”
按鈕對于用戶、出版商及科技生態係統都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Tags:
Google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google chrome頁面問題

By Jake
at 2011-08-11T18:22
at 2011-08-11T18:22
Google+ 陌生人可以隨意留言?

By Lily
at 2011-08-11T12:43
at 2011-08-11T12:43
G+似乎要採行實名制了

By Donna
at 2011-08-11T10:54
at 2011-08-11T10:54
那種亂加人的,大家都怎麼處理?

By Wallis
at 2011-08-11T10:49
at 2011-08-11T10:49
gmail 的 contacts

By Lily
at 2011-08-11T10:17
at 2011-08-11T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