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李SLP-P1 配角電源線 - 音響

By Quanna
at 2019-02-05T21:04
at 2019-02-05T21:04
Table of Contents
超李線SLP是我和小李一起設計製作的一些電源線。
自從使用Sony藍光機,又幫DAC換電供以後,
需要很多條,可以直接壓接在這些交換式電供的電源線。
我自己一直有很多製作這些供電線的想法,
但因為平常沒時間,所以大部分的線,
我委託小李線材幫忙製作,我自己只做最後實測。
其中的一條,先稱作SLP-P1,代表超李(SLP)電供專用(P)一代(1),
並非性能最強,但是因為便宜,容易製作,所以有私下分享給一些版友,
後來就有人一直問,所以乾脆介紹。
(有板友來信,故補充說明:
這邊說的便宜,指的是跟發燒級電源線相比。
因為SLP聲音超過好幾條我試過的萬元以上廠線。
這不是拿來跟小黑線比較的東西。跟小黑線比當然很貴。
)
.......................................................
先聲明:這不是普通家用那種無腦直插的電源線。
任何使用這條線和這做法的人,必須自行注意施工製作與使用上的安全,
必需自已有一定的電工常識,並對實作與使用上的安全性自行負責。
另外,這不是業配文。
因為這個超李線有夠便宜,要說為了這麼廉價的東西寫業配文,
根本是對人格的羞辱。
我本身也只是小李的客戶之一,沒什麼其他關係。
這條線,用在Sony電供,和給Daitron讓DAC供電,
都電掉很多貴好幾倍的廠線。
如果使用者,都買SLP,而不去買昂貴的場線,對商家來說,
可能反而是虧錢吧。
.......................................................
接下來是講做法,給想自己DIY的人參考。
首先要去買 三條 矽膠管,內5外7mm。露天有賣。
然後準備3條,OCC銅16 AWG的電線,請注意電線外皮絕緣電壓。
這三條矽膠管,並在一起,按照一定角度旋繞,
三管之間靠外側,會出現三個凹槽,把三條電線壓在這三個凹槽上面,
然後用那種長得有點像保鮮膜的透明封條纏上去,讓矽膠管和電線不會散開。
然後套上隔離網,然後電線兩端去皮,公頭端壓接上音響級公頭,母頭端去皮,直接壓接電供即可。
自己做不難,比較省事的方法是直接找小李買電線,和直接請小李做。
有些店,會要求最低購買量。
不過為了製作這個超李電線,小李已經進了一大捲上百米的的OCC銅電線,
所以已經沒有最低購買數量了。
..........................................................
再來講聲音....
SLP原先是要設計給sony s1500用的,後來用在DAC上也還不錯。
聲音的自然度極好,是最大的優點。
其他部分的表現,就是很中庸(注意:是中庸,不是平庸)。
音染非常少,頻段的分布也很均勻。
如果硬要說有什麼缺點的話,大概就是,聲音能量感弱了點。
也沒有什麼璀璨的高頻或澎拜的低頻。
那你可能會說,那跟小黑線有什麼差別?
就是SLP的質感相當的好,毫無粗糙感,而且整體的透明度很夠。
SLP大抵上,就是很低的存在感。
....................................................
一條線,存在感低,但是透明度好,質感好,
那就是把聲音上可以發揮的空間,留給別人,自己當配角。
搭配上,可以考慮,自己最喜歡的線,搭配最重要的器材,
當主角,譬如說自己最好的電源線接上DAC。然後其他上SLP,當配角。
又,SLP很便宜,是很好的配角。
所以SLP的特色是什麼?
就是,很好的質感,很好的透明度,很低的存在感,
然後,很低的價格。
專長,是當一個好的配角。
超李線的另一個特質,柔軟~
兩聲道系統弄到最後,常常會很多電源線,很難走線。
發燒線常常又粗又硬,自己就佔掉機器後面很大的空間。
超李線相當軟,容易走線,使得它可以跟那些又粗又硬的發燒線一起使用。
這也是SLP適合擔任配角的一個特點。
--
Tags:
音響
All Comments

By Jake
at 2019-02-06T16:51
at 2019-02-06T16:51

By Ina
at 2019-02-07T12:39
at 2019-02-07T12:39

By Victoria
at 2019-02-08T08:26
at 2019-02-08T08:26

By Zanna
at 2019-02-09T04:13
at 2019-02-09T04:13

By Emma
at 2019-02-10T00:00
at 2019-02-10T00:00

By Andy
at 2019-02-10T19:47
at 2019-02-10T19:47

By Mason
at 2019-02-11T15:35
at 2019-02-11T15:35

By Zanna
at 2019-02-12T11:22
at 2019-02-12T11:22

By Damian
at 2019-02-13T07:09
at 2019-02-13T07:09

By Rebecca
at 2019-02-14T02:56
at 2019-02-14T02:56

By Yuri
at 2019-02-14T22:43
at 2019-02-14T22:43

By Poppy
at 2019-02-15T18:31
at 2019-02-15T18:31

By Heather
at 2019-02-16T14:18
at 2019-02-16T14:18

By Hazel
at 2019-02-17T10:05
at 2019-02-17T10:05

By Hazel
at 2019-02-18T05:52
at 2019-02-18T05:52

By William
at 2019-02-19T01:39
at 2019-02-19T01:39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2-19T21:27
at 2019-02-19T21:27

By Rosalind
at 2019-02-20T17:14
at 2019-02-20T17:14

By Rae
at 2019-02-21T13:01
at 2019-02-21T13:01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2-22T08:48
at 2019-02-22T08:48

By Gary
at 2019-02-23T04:35
at 2019-02-23T04:35

By Dora
at 2019-02-24T00:23
at 2019-02-24T00:23

By Damian
at 2019-02-24T20:10
at 2019-02-24T20:10

By Dora
at 2019-02-25T15:57
at 2019-02-25T15:57

By Jessica
at 2019-02-26T11:44
at 2019-02-26T11:44

By Barb Cronin
at 2019-02-27T07:31
at 2019-02-27T07:31

By Emily
at 2019-02-28T03:19
at 2019-02-28T03:19

By Dinah
at 2019-02-28T23:06
at 2019-02-28T23:06

By Aaliyah
at 2019-03-01T18:53
at 2019-03-01T18:53

By Valerie
at 2019-03-02T14:40
at 2019-03-02T14:40

By Rae
at 2019-03-03T10:27
at 2019-03-03T10:27

By Kristin
at 2019-03-04T06:15
at 2019-03-04T06:15

By Freda
at 2019-03-05T02:02
at 2019-03-05T02:02

By Kristin
at 2019-03-05T21:49
at 2019-03-05T21:49

By Edith
at 2019-03-06T17:36
at 2019-03-06T17:36

By Dora
at 2019-03-07T13:23
at 2019-03-07T13:23

By Edith
at 2019-03-08T09:11
at 2019-03-08T09:11

By Xanthe
at 2019-03-09T04:58
at 2019-03-09T04:58

By Hazel
at 2019-03-10T00:45
at 2019-03-10T00:45
Related Posts
單獨買左右聲道..求建議

By Oscar
at 2019-02-04T14:46
at 2019-02-04T14:46
小型客廳推薦音響

By Andy
at 2019-02-03T22:56
at 2019-02-03T22:56
10k左右新手初入坑,求前輩指教!

By Jake
at 2019-02-02T23:15
at 2019-02-02T23:15
家裡舊音響價值

By Poppy
at 2019-01-30T22:08
at 2019-01-30T22:08
請問yamaha落地推薦,內有選手

By Liam
at 2019-01-29T17:54
at 2019-01-29T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