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書-Google說了算? - Google

By Queena
at 2011-05-03T13:40
at 2011-05-03T13:40
Table of Contents
書封面 http://b99.in/5ge60
[轉錄]
Google說了算?
我們不僅將Google是為救星
更允許它決定甚麼是重要的 甚麼是真實的
於是,我們看到的廣告畫面,接收到的網路資訊,
甚至是社會資源的使的使用、通通由Google直接或間接決定!
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考量Google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以及Google的行動將如何撼動我們的世界
【自序】
別讓Google操控我們的世界
Google似乎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它還宣稱自己是樂善好施的。所以,我
們對該公司幾乎是奉為神明般的敬畏和尊重也就不令人訝異了。但是,當我們邀請Google
並透過Google這個鏡片看這個世界時,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這本書描述的是
此種信仰的本質及正在成長的叛離,並且建議一些方式讓我們可以與Google相處得更好。
我們可能視Google為救星,但是,它卻像凱撒(Caesar)般的統治著我們的世界。網路的
神話導致我們假設網路世界是個瘋狂的、無法管理的,進而未加管理的領域。這真的是錯
得離譜!不久前網路世界還存在著權力真空,但是,我們卻請Google填滿它。在不知所措
之下,我們現在允許Google決定在網路上以及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相關
的,以及什麼是真實的。我們信任Google的作為全是為了我們的最佳利益,因此我們已經
交出了對價值、方法與程序的控制權,而這些是讓我們的資訊生態系統有意義的事物。
這本書主張我們應該主動且故意的影響,甚至於規範搜尋引擎,進而對網路如何傳送知識
負起責任。我們建立的線上生態系統,不論有多出色,都必須能夠長期造福整個世界,而
非滿足某個強大公司的短期利益。
然而,質疑Google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們對它的信賴並非易事。對大多數人
而言,Google做了很多好事,加上一點點的直接傷害。從個人電腦的初期開始,我就認為
自己是所有數位與連網相關之事的箇中翹楚。過去三十年來,我目睹了科技變革中偉大的
轉換性、民主化的潛力。在一九九○年代─那些關於全球繁榮、蓬勃發展的自由與相對和
平的令人興奮的日子─我目睹了在數位網路之中,存在著解決我們身為一種生物所面臨的
部分問題的方法。當時,我很認真的看待這個觀念,就是世界已經超越了冷戰的僵局,並
且在競爭的自由市場、基本人權及自由民主上,達成了粗略的共識─即便在這個世界的大
部分地區,前往那些目標的道路依舊漫長又崎嶇。我假設數位化將在富裕的經濟體中創造
商業上的均等機會,並邀請新的競爭力進入過去一直擁有高進入門檻的市場。我想像著一
旦我們克服了資訊不足與分配不均這個有千年之久的問題之後,教育與批判性思考就會快
速的散佈。
但是,在這個世紀之初,我的心情惡化了,而且我的熱情減退了。我目睹自己對開放又自
由的網際網路的偉大期望,遭到安全性不足(以詐騙、垃圾郵件、電腦病毒及惡意軟體的
型態)及一家企業企圖封鎖文化與科技等二種壓力的同時腐化。我目睹對開放、透明、責
任性及民主的抵抗,遠比我所想像的還要強大,這些抵抗並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以為光明
的力量在許久前就已經戰勝的地區─包括我自己的地區。我擔憂網際網路遍及全球所產生
的環境正將我們拉往相反的方向─朝向既是無政府狀態又少數獨裁─並且消耗掉各種機構
和環境,這些原本可以培養更明智與共和的美德,像是審慎的辯論、批判性思想與相互尊
重。我注意到那些提倡所有事物數位化與連網的人,他們是如何重新回到科技如何在社會
中運作的過度簡化與執迷不悟的觀點。我對其他人企圖將科技描述成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
感到厭煩,他們認為年輕人已經精通這股力量,而老年人必須遵守這股力量,不然就會在
企圖抵抗時逐漸消失。我對「Google只需運用工程的原理,就能夠或者將會解決某些最大
且最複雜的人類問題」這個觀念有種知識份子的過敏反應。
所以,我找到一種方法,用以探討我對我們的全球資訊生態系統改變的覺悟與贊同。我想
要擁抱並擁護像是自由、創造力與民主等價值與目標,並同時批評我認為有害或危險的趨
勢與軌跡,像是對科技與市場基本教派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按編,金融市
場機制可自我平衡,而放任市場參與者追求自身利益。】的盲目信賴。而Google則是所有
這些趨勢的例證。
由於書籍的流通比那些大型富裕的網際網路公司來得慢,因此,我並未企圖記錄或分析
那些公司的近期舉動。反而,我試著分辨數年來應該維持不變的廣泛且重大的主題與類型
。在我寫完這些文字的日子到各位開始閱讀的日子之間,如果Google已經戲劇性的改變路
線的話,我先向各位道歉。追蹤Google從來就不是我的目標,反而,我要追求的是說明
Google為什麼以及如何追蹤我們。
可以理解地,之前關於Google的書籍都集中在公司的崛起與勝利。那些書籍透露了讓
Google成為世界上最普及且最重要機構的獨特故事、文化與原則。那些書籍揭發了該公司
的內部運作、大膽的技術、創造營收的出色方法、創辦人的特殊願景、營運長的才能,以
及其所採用讓網際網路變得有意義的手段的革命性本質。我無法寫一本關於該公司的傳記
或者網路搜尋技術的探討,因為已經存在許多此類計畫的傑出範例。我也無法寫一本關於
如何能夠複製或學習Google的成功的入門書,因為另一本最近出版的書已經達到了那個作
用。這本書也並非主張「進入」那些經營該公司的遠見者的內心,因為其他關係更密切的
作家們已經做到了。
這本書並非是關於Google,而是關於我們如何使用Google。這本書說明我們如何擁抱
Google以及邀請Google進入各式各樣的人類活動。這本書檢視對Google的抗拒與關心,這
些抗拒與關心隨著Google的觸角遍及全球而逐漸增長。這本書探討Google與數億使用者之
間的
關係,並考量了Google的行動與政策的道德後果。
這本書是關於我們─我們如何使用Google、我們對Google的期望是什麼,以及我們給
Google些什麼─遠多過只是關於Google。我希望各位以後接近那個有著親切的搜尋框與高
明的標誌的螢幕,並輸入自己所要找的事物名稱時,會更清楚的知道將發生些什麼事。使
用Google在網路上搜尋事物,無異於承認自己對神秘力量的渴望。但我希望降低對該公司
、其服務,以及對一般的網路的誇大,並且轉移大眾談話的基調,從盲目信賴及崇拜新事
物,轉成冷靜的關切我們自己所邀請並釋放的扭曲改變。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我們日後面
對人類知識的未來時,是帶著智慧與戒慎恐懼,而非帶著無知又昏頭的敬畏。
--
Tags:
Google
All Comments

By Oliver
at 2011-05-05T00:05
at 2011-05-05T00:05

By John
at 2011-05-06T01:46
at 2011-05-06T01:46

By Xanthe
at 2011-05-07T08:36
at 2011-05-07T08:36

By Jessica
at 2011-05-08T02:42
at 2011-05-08T02:42

By Thomas
at 2011-05-12T19:37
at 2011-05-12T19:37

By Susan
at 2011-05-14T22:55
at 2011-05-14T22:55

By Mia
at 2011-05-19T01:28
at 2011-05-19T01:28

By Lydia
at 2011-05-22T06:05
at 2011-05-22T06:05

By Ina
at 2011-05-24T03:04
at 2011-05-24T03:04

By Joe
at 2011-05-28T07:45
at 2011-05-28T07:45

By Kelly
at 2011-05-30T19:17
at 2011-05-30T19:17

By Jessica
at 2011-05-31T22:23
at 2011-05-31T22:23

By Brianna
at 2011-06-02T20:02
at 2011-06-02T20:02

By William
at 2011-06-03T17:53
at 2011-06-03T17:53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6-04T14:19
at 2011-06-04T14:19

By Enid
at 2011-06-07T08:16
at 2011-06-07T08:16

By Andy
at 2011-06-10T02:30
at 2011-06-10T02:30

By Olivia
at 2011-06-12T04:58
at 2011-06-12T04:58

By Edith
at 2011-06-14T05:26
at 2011-06-14T05:26

By Charlie
at 2011-06-16T12:13
at 2011-06-16T12:13

By Olive
at 2011-06-19T19:21
at 2011-06-19T19:21

By Madame
at 2011-06-23T17:58
at 2011-06-23T17:58

By Hedwig
at 2011-06-26T14:13
at 2011-06-26T14:13

By Liam
at 2011-06-29T18:12
at 2011-06-29T18:12

By Aaliyah
at 2011-07-02T19:25
at 2011-07-02T19:25

By Barb Cronin
at 2011-07-06T19:38
at 2011-07-06T19:38
Related Posts
Chrome11的Bug?

By Isla
at 2011-05-03T06:37
at 2011-05-03T06:37
Chrome的圖案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5-03T06:08
at 2011-05-03T06:08
Google文件現在可以直接上載整個資料夾了

By Ethan
at 2011-05-02T23:26
at 2011-05-02T23:26
Acer ZGB和Seaboard是兩台未來的Chrome OS裝置

By Caroline
at 2011-05-02T20:45
at 2011-05-02T20:45
如何將Google通訊錄裡的聯絡人地址一次匯入到Google地圖?

By Victoria
at 2011-05-02T16:40
at 2011-05-02T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