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知識女王之路~CPU篇 - 電腦

By Irma
at 2006-03-03T22:45
at 2006-03-03T22:45
Table of Contents
以下是有點超過計算機概論的東西
可以跳過直接end
不過有些部分我也不確定是不是對的XD
有興趣的就幫我指正一下吧
※ 引述《lightwings (L)》之銘言:
: ※ 引述《vyser ((我是男生啊..@_@"))》之銘言:
: : CPU規格:
: : L1 L2 Cache 快取記憶體:
: : 加速記憶體或磁碟存取的裝置(在HD上也會用到)
: : 在CPU上有分Level 1(L1) \ Level 2(L2) 等等..
: : 運作原理嘛~呃..其實可以想成是麥X勞的"得來速" XD
: : 先把你要的東西都先準備好,等需要時就可以立即取出來
: : *基本上是愈大愈好~2M>1M>512K>256K>128K...
: 相同CPU架構下比才有意義
不
即使是同CPU架構
還要考慮到分支預測的問題
這個是整體架構上的問題
之所以會有越大越好的說法
在Intel上純粹是因為P4的管線太深
造成非得拉大L2來取得平衡
是不是大就好這點一直很有爭議
不然直接上8M就好了XD (當然成本也是個問題啦)
像是不考慮成本的P4 EE一樣沒有把L2往上拉
: : FSB(Front Side Bus)前端匯流排:
: : 在INTEL架構的CPU才會用到,傳輸技術的一種
: AMD也會用到....= =
FSB是現在的CPU都會用到XD
簡單來說
早期稱為外頻
就是實際上的頻率震盪
但是後來採用了DDR/QDR等技術
才會發展出FSB的說法
: : 是指CPU間跟"北橋晶片(註1)"的傳輸速度
: 未來的趨勢將是沒有南北橋之分
: 而是整合成單一晶片
: 像是nVidia和SIS都已經這樣做了
這個幾百年前就有了XD
早些年揚智都是這樣
後來就從3rd市場淡出(我好久沒看過了XD)
: : *數字愈大表示傳輸愈快~FSB1066>FSB800>FSB533...
: : HT(Hyper-Transport):
: : 在AMD架構下的CPU專用,跟FSB一樣是傳輸技術的一種
: : 主要的目的在於加大資料傳輸的頻寬
: : DUAL-Core 雙核心:
: : 在一顆CPU上放入二個CPU的架構元件,以發揮1+1大於2的效果
: 1+1絕對不會 > 2
: 即使是雙CPU也是 1+1 < 2
: 記得目前最高的技術是64顆CPU效能 = 63顆的
其實這部份也有點爭議
論總體效能絕對是1+1<2
但是在dual core的情況
兩顆CPU的內部頻寬遠比透過外部頻寬的兩顆CPU來的快
問題反而是卡在共用的快取上
又或者說
多半是卡在CPU以外的部份
: : HT(Hyper-Threading)超執行緒:
: : INTEL的CPU技術之一
: : 是以一顆CPU模擬成二顆CPU的技術,大多只在單核心的CPU上才有
: : 但也有既是雙核心又有HT技術的CPU
: 超執行緒是將沒有利用到的單元加以利用的技術....
: 主因是Intel的線程過長,常會造成浪費...
: : 選購建議:
: : 目前兩家的CPU都有分低階跟高階產品,
: : 選購上只要先抓個預算跟用途,就可以知道自己大概要什麼樣的CPU就夠了
: : 基本的文書上網用途的話~
: : AMD的Sempron或是INTEL的Celeron(通常會推廌AMD)
: : 需要玩重度3D的線上遊戲
: : AMD Athlon64
: : 有多媒體\美工\轉檔需求
: : INTEL Pentium4
: 這個要看跑什麼軟體和什麼類型
: http://www.anandtech.com/cpuchipsets/showdoc.aspx?i=2456&p=4
: Anandtech的測試可不是Intel全勝....
選購阿
其實...
我覺得一般用途的來個便當盒準系統就很好了orz
--
可以跳過直接end
不過有些部分我也不確定是不是對的XD
有興趣的就幫我指正一下吧
※ 引述《lightwings (L)》之銘言:
: ※ 引述《vyser ((我是男生啊..@_@"))》之銘言:
: : CPU規格:
: : L1 L2 Cache 快取記憶體:
: : 加速記憶體或磁碟存取的裝置(在HD上也會用到)
: : 在CPU上有分Level 1(L1) \ Level 2(L2) 等等..
: : 運作原理嘛~呃..其實可以想成是麥X勞的"得來速" XD
: : 先把你要的東西都先準備好,等需要時就可以立即取出來
: : *基本上是愈大愈好~2M>1M>512K>256K>128K...
: 相同CPU架構下比才有意義
不
即使是同CPU架構
還要考慮到分支預測的問題
這個是整體架構上的問題
之所以會有越大越好的說法
在Intel上純粹是因為P4的管線太深
造成非得拉大L2來取得平衡
是不是大就好這點一直很有爭議
不然直接上8M就好了XD (當然成本也是個問題啦)
像是不考慮成本的P4 EE一樣沒有把L2往上拉
: : FSB(Front Side Bus)前端匯流排:
: : 在INTEL架構的CPU才會用到,傳輸技術的一種
: AMD也會用到....= =
FSB是現在的CPU都會用到XD
簡單來說
早期稱為外頻
就是實際上的頻率震盪
但是後來採用了DDR/QDR等技術
才會發展出FSB的說法
: : 是指CPU間跟"北橋晶片(註1)"的傳輸速度
: 未來的趨勢將是沒有南北橋之分
: 而是整合成單一晶片
: 像是nVidia和SIS都已經這樣做了
這個幾百年前就有了XD
早些年揚智都是這樣
後來就從3rd市場淡出(我好久沒看過了XD)
: : *數字愈大表示傳輸愈快~FSB1066>FSB800>FSB533...
: : HT(Hyper-Transport):
: : 在AMD架構下的CPU專用,跟FSB一樣是傳輸技術的一種
: : 主要的目的在於加大資料傳輸的頻寬
: : DUAL-Core 雙核心:
: : 在一顆CPU上放入二個CPU的架構元件,以發揮1+1大於2的效果
: 1+1絕對不會 > 2
: 即使是雙CPU也是 1+1 < 2
: 記得目前最高的技術是64顆CPU效能 = 63顆的
其實這部份也有點爭議
論總體效能絕對是1+1<2
但是在dual core的情況
兩顆CPU的內部頻寬遠比透過外部頻寬的兩顆CPU來的快
問題反而是卡在共用的快取上
又或者說
多半是卡在CPU以外的部份
: : HT(Hyper-Threading)超執行緒:
: : INTEL的CPU技術之一
: : 是以一顆CPU模擬成二顆CPU的技術,大多只在單核心的CPU上才有
: : 但也有既是雙核心又有HT技術的CPU
: 超執行緒是將沒有利用到的單元加以利用的技術....
: 主因是Intel的線程過長,常會造成浪費...
: : 選購建議:
: : 目前兩家的CPU都有分低階跟高階產品,
: : 選購上只要先抓個預算跟用途,就可以知道自己大概要什麼樣的CPU就夠了
: : 基本的文書上網用途的話~
: : AMD的Sempron或是INTEL的Celeron(通常會推廌AMD)
: : 需要玩重度3D的線上遊戲
: : AMD Athlon64
: : 有多媒體\美工\轉檔需求
: : INTEL Pentium4
: 這個要看跑什麼軟體和什麼類型
: http://www.anandtech.com/cpuchipsets/showdoc.aspx?i=2456&p=4
: Anandtech的測試可不是Intel全勝....
選購阿
其實...
我覺得一般用途的來個便當盒準系統就很好了orz
--
Tags:
電腦
All Comments

By Ophelia
at 2006-03-05T00:03
at 2006-03-05T00:03

By Kama
at 2006-03-08T10:22
at 2006-03-08T10:22

By Lauren
at 2006-03-12T18:12
at 2006-03-12T18:12

By Rosalind
at 2006-03-15T22:53
at 2006-03-15T22:53

By Thomas
at 2006-03-17T13:12
at 2006-03-17T13:12

By Odelette
at 2006-03-20T22:29
at 2006-03-20T22:29
Related Posts
邁向知識女王之路~CPU篇

By Tracy
at 2006-03-03T09:56
at 2006-03-03T09:56
邁向知識女王之路~CPU篇

By Kelly
at 2006-03-03T08:58
at 2006-03-03T08:58
KB905474 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 …

By Tom
at 2006-03-03T06:22
at 2006-03-03T06:22
邁向知識女王之路~CPU篇

By Daph Bay
at 2006-03-03T03:27
at 2006-03-03T03:27
KB905474 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 …

By Hedy
at 2006-03-03T00:21
at 2006-03-03T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