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power E-SATA使用方式? - 儲存設備

By Susan
at 2011-02-23T14:41
at 2011-02-23T14:41
Table of Contents
您說的不太對唷,原始的Power e-sata或者就是所謂的combo usb e-sata
就是usb2.0+e-sata這樣的設計而已,讓你一個孔可以插usb也可以插sata
主要是做給筆電節省孔位用的,而後來因為usb5v這個特性剛好可以用來
供應2.5"的硬碟,於是有了Power e-sata這樣的稱呼,並開始有了power e-sata的
的一些隨身碟或者外接盒傳輸線等設計
usb提供的電壓還是5v並沒有升到12v(升到12接上usb裝置就掰了)
而腳位上的設計仍是sata 7pin + usb2.0 4pin共 11pin
但後來有廠商感於這樣的power e-sata設計有點弱,只能供2.5"裝置使用
於是推出了加強版的Power e-sata 也就是帶12v的power e-sata
可參考01的這篇開箱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1&t=1764342&p=1
其中第五張圖就可以看到加強版本Power e-sata玄機藏在插頭外的兩邊
正式多靠那兩個接腳來實現12v的電源傳輸的
但這樣的做法其實是略有疑慮的,畢竟直接把12v裸露在接頭外側
(插頭外側設計多是接地包覆,要是不小心買到一條剛好外面全是接地殼的
power e-sata傳輸線,插上去你的電腦就短路了)
不過所幸,目前我看過市面上的power e-sata的兩端就算沒有加強版的12v
也都是做塑膠接頭,沒看過全金屬接地殼包覆的
而這樣的power e-sata則可以簡易透過一條power e-sata 就可以驅動3.5"硬碟 光碟
等需要12v的裝置,真正實現e-sata的功能(光有信號不給電 用處實在不大除了接nas)
以上提供參考,另外提供產品情報就是,如果你對這種裝置有興趣,市面上有一種
單純轉接主機板內建sata port及usb port轉為power e-sat,無任何控制晶片
不需插入pci插槽or pci-e插槽(但需占用一個背板),上面僅有幾顆ic
做sata信號的by pass 避免因為sata線總長超過規範而造成信號loss
因無控制晶片,價格頗便宜約落在400~500附近即可買到(含卡及power e-sata傳輸線)
適合常常需要外接硬碟做救援等好人專用XD
※ 引述《flypenguin (企鵝)》之銘言:
: usb的供電為5v,power esata的供電為12v。
: 只是一般NB為了節省空間,會把POWER E-SATA跟usb做在一起。
: 但那個孔會特別提升電壓到12v,而不是usb規範的5v。
: 所以你才有從usb供電給esata的錯覺,實際上根本是另外給他一條電源...
: 就算把usb跟esata孔做在一起,也要看他有沒有提供12v電壓。
: 沒12v就是單純的usb + esata,而不是usb + power esta。
: 目前桌機好像沒看到有幾張MB有做power esata的 @@
: 都另外加卡拉4PIN電源過去比較多。
--
就是usb2.0+e-sata這樣的設計而已,讓你一個孔可以插usb也可以插sata
主要是做給筆電節省孔位用的,而後來因為usb5v這個特性剛好可以用來
供應2.5"的硬碟,於是有了Power e-sata這樣的稱呼,並開始有了power e-sata的
的一些隨身碟或者外接盒傳輸線等設計
usb提供的電壓還是5v並沒有升到12v(升到12接上usb裝置就掰了)
而腳位上的設計仍是sata 7pin + usb2.0 4pin共 11pin
但後來有廠商感於這樣的power e-sata設計有點弱,只能供2.5"裝置使用
於是推出了加強版的Power e-sata 也就是帶12v的power e-sata
可參考01的這篇開箱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1&t=1764342&p=1
其中第五張圖就可以看到加強版本Power e-sata玄機藏在插頭外的兩邊
正式多靠那兩個接腳來實現12v的電源傳輸的
但這樣的做法其實是略有疑慮的,畢竟直接把12v裸露在接頭外側
(插頭外側設計多是接地包覆,要是不小心買到一條剛好外面全是接地殼的
power e-sata傳輸線,插上去你的電腦就短路了)
不過所幸,目前我看過市面上的power e-sata的兩端就算沒有加強版的12v
也都是做塑膠接頭,沒看過全金屬接地殼包覆的
而這樣的power e-sata則可以簡易透過一條power e-sata 就可以驅動3.5"硬碟 光碟
等需要12v的裝置,真正實現e-sata的功能(光有信號不給電 用處實在不大除了接nas)
以上提供參考,另外提供產品情報就是,如果你對這種裝置有興趣,市面上有一種
單純轉接主機板內建sata port及usb port轉為power e-sat,無任何控制晶片
不需插入pci插槽or pci-e插槽(但需占用一個背板),上面僅有幾顆ic
做sata信號的by pass 避免因為sata線總長超過規範而造成信號loss
因無控制晶片,價格頗便宜約落在400~500附近即可買到(含卡及power e-sata傳輸線)
適合常常需要外接硬碟做救援等好人專用XD
※ 引述《flypenguin (企鵝)》之銘言:
: usb的供電為5v,power esata的供電為12v。
: 只是一般NB為了節省空間,會把POWER E-SATA跟usb做在一起。
: 但那個孔會特別提升電壓到12v,而不是usb規範的5v。
: 所以你才有從usb供電給esata的錯覺,實際上根本是另外給他一條電源...
: 就算把usb跟esata孔做在一起,也要看他有沒有提供12v電壓。
: 沒12v就是單純的usb + esata,而不是usb + power esta。
: 目前桌機好像沒看到有幾張MB有做power esata的 @@
: 都另外加卡拉4PIN電源過去比較多。
--
Tags:
儲存設備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11-02-25T11:17
at 2011-02-25T11:17

By Zenobia
at 2011-03-01T14:30
at 2011-03-01T14:30
Related Posts
TOSHIBA SDHC 16GB CLASS10:傳說中最穩定的白卡

By Ethan
at 2011-02-23T14:33
at 2011-02-23T14:33
預算約4K的SSD選擇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2-23T12:10
at 2011-02-23T12:10
16G隨身碟挑選

By Edwina
at 2011-02-23T11:47
at 2011-02-23T11:47
Intel 510 Series SATA3 250G SSD也出來了

By Aaliyah
at 2011-02-23T10:22
at 2011-02-23T10:22
關於power E-SATA使用方式?

By Valerie
at 2011-02-23T03:20
at 2011-02-23T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