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雙螢幕的疑問(已解決) - 3C

By Connor
at 2012-08-05T22:10
at 2012-08-05T22:10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吃光光
本篇要討論的是多螢幕輸出的幾個解決方案
本人對這個研究不是很深 還請各位大大為我補充
--
首先第一點 你是要組新電腦還是舊電腦升級?
以下先討論舊電腦升級的情況 組新電腦請PageDown往下
另外舊電腦升級多螢幕者若有打遊戲需求請直接參考組新電腦部分
--
Intel AMD
┌──┴─────┐ | nVidia晶片組我不曉得 需強者補充
775 1155&1156(i3,5,7)| AMD晶片組 690G以上 除760G外可一數位一類比
│ │ | 輸出 如果有雙數位or雙類比or三輸出請洽
│ 是否有獨顯? | 組新電腦部分
│ ┌──┴─┐ |
│ 是 否 |
┌─┴──┐ │ │ --------------------------俺是分隔線--------
│建議加新├──┘ 需使用兩個(含)以上D-sub(VGA)接頭
│顯卡* ├──┐ ┌──┴──┐
│已有顯卡│ │ 是 否
│或無顯卡│ ├─┘ │
│皆請參考│ │ 雙or三螢幕?
│組新電腦│ │ ┌──┴──┐
│部分 │ │ 三 雙
└────┘ │ │ │
└────┘ 不管一數位(DVI/HDMI)一類比(D-sub)
或是雙數位 請直接接上內顯
*:使用i3、i5一代(i3-5x0、i5-6x0)CPU的使用者 根據#1CXOLXdY (VideoCard)
的說明表示獨顯與內顯無法同時輸出 但推文指出部分主機板可以
因此請參考主機板說明書
使用775腳位者 如果你的晶片組為G41、G43、G45應可以雙螢幕輸出
前提是主機板上要有兩組以上接頭 且只能輸出一數位一類比
唯 若要同時使用獨顯與內顯 根據這篇
http://m.gigabyte.tw/support/faq-page.aspx?fid=1525
G41晶片組將無法使用數位介面輸出
--
新組電腦部分
如不考慮遊戲效能 請選擇Intel SandyBridge(以下簡稱SNB)以後的平台
且主機板有兩個以上顯示接頭 不論H61、H67、B75、H77都可雙螢幕輸出
唯雙類比(兩個D-sub)仍然不能單純使用內顯輸出
如果有雙類比or三螢幕以上需求可以加裝顯卡 SNB內顯可以與獨顯同時輸出
而AMD部分限制較為嚴格 不管以往880G etc.或是APU 均只能一數位一類比輸出
故較不推薦AMD平台使用內顯多螢幕
PS.筆者正在使用880G作雙螢幕24" HDMI + 22" D-sub
另外AMD是可以內+獨顯同時使用的 筆者實測過880G搭配GTS450可以雙類比輸出
而顯卡部分目前市面上顯卡幾乎都支援雙螢幕
已知ATi(AMD) Radeon HD 3450以後 nVidia 7300GT以後均支援雙螢幕
其餘顯卡需強者補充
需要雙類比輸出的同學注意了
AMD 6系列及以後顯卡 除6750與6770這兩款為5系列顯卡重新命名外
均不支援雙類比輸出 如果有此顯卡又想雙類比請善用內顯
而內顯又因種種原因不能用的話..請考慮買新的吧
雖然還有其他解決方案但我都不建議
一種是買一張一樣的顯卡買CF 一種是若顯卡有DisplayPort 可以買主動轉換器
CF花錢又浪費電 DP轉換器要另外買 大約千元上下
而使用nVidia的同學比較好一點 通常都可以雙類比輸出
但雖然核心支援 卻不一定有洞給你督
請認明這種接頭
┌────────────┐
│●●●●●●●● □|□│
|●●●●●●●● ─┼─│ DVI-I
│●●●●●●●● □|□│
└────────────┘
此種接頭可能可以支援轉換D-sub 一個幾十塊~幾百塊不等
實際情況請google看看可不可以 筆者實測過9800GT與GTS450可以雙類比輸出
┌────────────┐
│●●●●●●●● │
|●●●●●●●● ─ │ DVI-D
│●●●●●●●● │
└────────────┘
此種接頭一定不能轉換D-sub 請小心
另外HDMI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轉換D-sub的
至於一個要好幾千的HDMI-VGA轉換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使用三螢幕的同學注意了
請認明AMD(ATi) 五系列以上且支援Eyefinity的顯卡
但其中一個螢幕需為DisplayPort接頭 其餘兩者可以任意組合 包括雙類比
但目前支援DP的螢幕實在是非常少(且貴) 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
經AMD認證的Eyefinity DP轉換器 通常產品有標示Eyefinity就是有支援
藍寶有出一系列FLEX顯卡 內建主動DP轉換
可以同時三螢幕輸出又不受限於DisplayPort
另外HD5870可以支援六螢幕Eyefinity輸出 但需至少4個DP
那如果我不想用AMD 或不想用DisplayPort呢?
nVidia過去的產品要達成三螢幕以上輸出需藉由SLI技術達成(多卡並聯)
但現在新一代Kepler晶片標榜可以四輸出
而且並沒有限定一定要使用DisplayPort 但..
跟據我剛剛觀察技嘉的一張GT640發現 它給的接頭為HDMI + 2xDVI-D + D-sub
故它無法支援兩個類比螢幕...
至於核心是否有限制只有一個類比介面我還不確定 有請強者補充
--
其實最便宜的多螢幕解應該是Intel內顯+獨顯
如果採用GT640 可以內+獨=六輸出 至多兩個D-sub(保守估計)
採用AMD Eyefinity 可以最高八輸出 但支援六輸出的顯卡很難找(二手有機會)
如果採用藍寶FLEX 或普通Eyefinity+轉換器 可以五輸出 一樣至多兩個D-sub
想使用三個D-sub的請選擇nVidia有支援雙D-sub顯卡再加上內顯一個D-sub
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nVidia 6系列顯卡均使用Kepler核心
GT640以上版本才是使用Kepler核心 而GT640也有部分產品並不是Kepler核心
通常OEM產品有機會為上一代Fermi核心 零售產品為Kepler核心
因此買來路不明或品牌電腦搭配的GT640請當作樂透看待
--
--
本篇要討論的是多螢幕輸出的幾個解決方案
本人對這個研究不是很深 還請各位大大為我補充
--
首先第一點 你是要組新電腦還是舊電腦升級?
以下先討論舊電腦升級的情況 組新電腦請PageDown往下
另外舊電腦升級多螢幕者若有打遊戲需求請直接參考組新電腦部分
--
Intel AMD
┌──┴─────┐ | nVidia晶片組我不曉得 需強者補充
775 1155&1156(i3,5,7)| AMD晶片組 690G以上 除760G外可一數位一類比
│ │ | 輸出 如果有雙數位or雙類比or三輸出請洽
│ 是否有獨顯? | 組新電腦部分
│ ┌──┴─┐ |
│ 是 否 |
┌─┴──┐ │ │ --------------------------俺是分隔線--------
│建議加新├──┘ 需使用兩個(含)以上D-sub(VGA)接頭
│顯卡* ├──┐ ┌──┴──┐
│已有顯卡│ │ 是 否
│或無顯卡│ ├─┘ │
│皆請參考│ │ 雙or三螢幕?
│組新電腦│ │ ┌──┴──┐
│部分 │ │ 三 雙
└────┘ │ │ │
└────┘ 不管一數位(DVI/HDMI)一類比(D-sub)
或是雙數位 請直接接上內顯
*:使用i3、i5一代(i3-5x0、i5-6x0)CPU的使用者 根據#1CXOLXdY (VideoCard)
的說明表示獨顯與內顯無法同時輸出 但推文指出部分主機板可以
因此請參考主機板說明書
使用775腳位者 如果你的晶片組為G41、G43、G45應可以雙螢幕輸出
前提是主機板上要有兩組以上接頭 且只能輸出一數位一類比
唯 若要同時使用獨顯與內顯 根據這篇
http://m.gigabyte.tw/support/faq-page.aspx?fid=1525
G41晶片組將無法使用數位介面輸出
--
新組電腦部分
如不考慮遊戲效能 請選擇Intel SandyBridge(以下簡稱SNB)以後的平台
且主機板有兩個以上顯示接頭 不論H61、H67、B75、H77都可雙螢幕輸出
唯雙類比(兩個D-sub)仍然不能單純使用內顯輸出
如果有雙類比or三螢幕以上需求可以加裝顯卡 SNB內顯可以與獨顯同時輸出
而AMD部分限制較為嚴格 不管以往880G etc.或是APU 均只能一數位一類比輸出
故較不推薦AMD平台使用內顯多螢幕
PS.筆者正在使用880G作雙螢幕24" HDMI + 22" D-sub
另外AMD是可以內+獨顯同時使用的 筆者實測過880G搭配GTS450可以雙類比輸出
而顯卡部分目前市面上顯卡幾乎都支援雙螢幕
已知ATi(AMD) Radeon HD 3450以後 nVidia 7300GT以後均支援雙螢幕
其餘顯卡需強者補充
需要雙類比輸出的同學注意了
AMD 6系列及以後顯卡 除6750與6770這兩款為5系列顯卡重新命名外
均不支援雙類比輸出 如果有此顯卡又想雙類比請善用內顯
而內顯又因種種原因不能用的話..請考慮買新的吧
雖然還有其他解決方案但我都不建議
一種是買一張一樣的顯卡買CF 一種是若顯卡有DisplayPort 可以買主動轉換器
CF花錢又浪費電 DP轉換器要另外買 大約千元上下
而使用nVidia的同學比較好一點 通常都可以雙類比輸出
但雖然核心支援 卻不一定有洞給你督
請認明這種接頭
┌────────────┐
│●●●●●●●● □|□│
|●●●●●●●● ─┼─│ DVI-I
│●●●●●●●● □|□│
└────────────┘
此種接頭可能可以支援轉換D-sub 一個幾十塊~幾百塊不等
實際情況請google看看可不可以 筆者實測過9800GT與GTS450可以雙類比輸出
┌────────────┐
│●●●●●●●● │
|●●●●●●●● ─ │ DVI-D
│●●●●●●●● │
└────────────┘
此種接頭一定不能轉換D-sub 請小心
另外HDMI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轉換D-sub的
至於一個要好幾千的HDMI-VGA轉換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使用三螢幕的同學注意了
請認明AMD(ATi) 五系列以上且支援Eyefinity的顯卡
但其中一個螢幕需為DisplayPort接頭 其餘兩者可以任意組合 包括雙類比
但目前支援DP的螢幕實在是非常少(且貴) 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
經AMD認證的Eyefinity DP轉換器 通常產品有標示Eyefinity就是有支援
藍寶有出一系列FLEX顯卡 內建主動DP轉換
可以同時三螢幕輸出又不受限於DisplayPort
另外HD5870可以支援六螢幕Eyefinity輸出 但需至少4個DP
那如果我不想用AMD 或不想用DisplayPort呢?
nVidia過去的產品要達成三螢幕以上輸出需藉由SLI技術達成(多卡並聯)
但現在新一代Kepler晶片標榜可以四輸出
而且並沒有限定一定要使用DisplayPort 但..
跟據我剛剛觀察技嘉的一張GT640發現 它給的接頭為HDMI + 2xDVI-D + D-sub
故它無法支援兩個類比螢幕...
至於核心是否有限制只有一個類比介面我還不確定 有請強者補充
--
其實最便宜的多螢幕解應該是Intel內顯+獨顯
如果採用GT640 可以內+獨=六輸出 至多兩個D-sub(保守估計)
採用AMD Eyefinity 可以最高八輸出 但支援六輸出的顯卡很難找(二手有機會)
如果採用藍寶FLEX 或普通Eyefinity+轉換器 可以五輸出 一樣至多兩個D-sub
想使用三個D-sub的請選擇nVidia有支援雙D-sub顯卡再加上內顯一個D-sub
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nVidia 6系列顯卡均使用Kepler核心
GT640以上版本才是使用Kepler核心 而GT640也有部分產品並不是Kepler核心
通常OEM產品有機會為上一代Fermi核心 零售產品為Kepler核心
因此買來路不明或品牌電腦搭配的GT640請當作樂透看待
--
推 jumbotest:反正操妳妹應該只是基本作 她開心就好 01/21 15:40
→ jumbotest: 操01/21 15:40
→ jumbotest:我沒有罵髒話01/21 15:44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Sierra Rose
at 2012-08-09T22:33
at 2012-08-09T22:33

By Bethany
at 2012-08-12T16:48
at 2012-08-12T16:48

By Jake
at 2012-08-16T14:30
at 2012-08-16T14:30

By Jacob
at 2012-08-20T02:38
at 2012-08-20T02:38

By Bennie
at 2012-08-20T04:09
at 2012-08-20T04:09

By Emma
at 2012-08-22T01:41
at 2012-08-22T01:41

By Kelly
at 2012-08-23T22:59
at 2012-08-23T22:59

By Michael
at 2012-08-26T22:45
at 2012-08-26T22:45

By Lauren
at 2012-08-27T09:45
at 2012-08-27T09:45

By Kama
at 2012-08-30T15:20
at 2012-08-30T15:20

By Tom
at 2012-09-01T02:54
at 2012-09-01T02:54

By George
at 2012-09-02T11:46
at 2012-09-02T11:46

By Odelette
at 2012-09-05T21:40
at 2012-09-05T21:40

By Charlie
at 2012-09-06T12:00
at 2012-09-06T12:00

By Sarah
at 2012-09-07T00:24
at 2012-09-07T00:24

By Dorothy
at 2012-09-07T18:46
at 2012-09-07T18:46

By Ula
at 2012-09-09T04:25
at 2012-09-09T04:25

By Caroline
at 2012-09-12T17:14
at 2012-09-12T17:14

By Harry
at 2012-09-16T09:15
at 2012-09-16T09:15

By Anthony
at 2012-09-18T05:45
at 2012-09-18T05:4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9-20T15:04
at 2012-09-20T15:0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2-09-23T07:02
at 2012-09-23T07:02

By Connor
at 2012-09-27T10:33
at 2012-09-27T10:33

By Sarah
at 2012-09-30T18:27
at 2012-09-30T18:27

By Agatha
at 2012-10-05T09:54
at 2012-10-05T09:54

By Damian
at 2012-10-09T06:25
at 2012-10-09T06:25

By Daniel
at 2012-10-12T14:40
at 2012-10-12T14:40

By Ingrid
at 2012-10-17T05:12
at 2012-10-17T05:12

By Ingrid
at 2012-10-19T16:29
at 2012-10-19T16:29

By Emily
at 2012-10-22T13:22
at 2012-10-22T13:22

By Zenobia
at 2012-10-25T20:58
at 2012-10-25T20:58

By Zenobia
at 2012-10-29T09:24
at 2012-10-29T09:24

By Elizabeth
at 2012-10-29T12:23
at 2012-10-29T12:23

By Gary
at 2012-11-02T22:10
at 2012-11-02T22:10

By Donna
at 2012-11-03T04:46
at 2012-11-03T04:46

By Edwina
at 2012-11-04T14:00
at 2012-11-04T14:00

By Steve
at 2012-11-06T17:05
at 2012-11-06T17:05

By Isabella
at 2012-11-07T08:43
at 2012-11-07T08:43

By Regina
at 2012-11-08T15:49
at 2012-11-08T15:49

By Cara
at 2012-11-13T10:22
at 2012-11-13T10:22

By Eartha
at 2012-11-17T10:16
at 2012-11-17T10:16

By Steve
at 2012-11-20T08:19
at 2012-11-20T08:19

By Vanessa
at 2012-11-21T20:01
at 2012-11-21T20:01

By Carol
at 2012-11-24T23:22
at 2012-11-24T23:22

By John
at 2012-11-26T05:31
at 2012-11-26T05:31

By Kelly
at 2012-11-28T14:35
at 2012-11-28T14:35

By Noah
at 2012-12-03T05:36
at 2012-12-03T05:36

By Robert
at 2012-12-04T11:23
at 2012-12-04T11:23

By Franklin
at 2012-12-09T06:58
at 2012-12-09T06:58

By Robert
at 2012-12-13T20:53
at 2012-12-13T20:53

By Aaliyah
at 2012-12-17T02:26
at 2012-12-17T02:26

By Harry
at 2012-12-20T15:11
at 2012-12-20T15:11

By Oliver
at 2012-12-23T20:11
at 2012-12-23T20:11

By Queena
at 2012-12-28T18:17
at 2012-12-28T18:17

By Poppy
at 2012-12-30T23:33
at 2012-12-30T23:33

By Belly
at 2013-01-01T03:28
at 2013-01-01T03:28

By Hardy
at 2013-01-03T06:08
at 2013-01-03T06:08

By Necoo
at 2013-01-07T09:39
at 2013-01-07T09:39

By Hedda
at 2013-01-11T13:21
at 2013-01-11T13:21

By Rachel
at 2013-01-13T06:08
at 2013-01-13T06:08

By Ivy
at 2013-01-15T04:26
at 2013-01-15T04:26

By William
at 2013-01-15T05:42
at 2013-01-15T05:42

By Victoria
at 2013-01-17T14:18
at 2013-01-17T14:18

By Donna
at 2013-01-20T18:14
at 2013-01-20T18:14

By Zora
at 2013-01-23T11:43
at 2013-01-23T11:43

By Rachel
at 2013-01-26T23:26
at 2013-01-26T23:26

By Blanche
at 2013-01-27T14:30
at 2013-01-27T14:30

By Daniel
at 2013-01-28T05:42
at 2013-01-28T05:42

By Oscar
at 2013-01-30T20:01
at 2013-01-30T20:01
Related Posts
上網偶爾玩遊戲15k

By Candice
at 2012-08-05T21:40
at 2012-08-05T21:40
15k內文書影音機

By Donna
at 2012-08-05T21:19
at 2012-08-05T21:19
12K 輕遊戲文書機

By Andy
at 2012-08-05T21:18
at 2012-08-05T21:18
簡單上網家用機

By Sierra Rose
at 2012-08-05T20:11
at 2012-08-05T20:11
品牌文書機的選擇

By Caitlin
at 2012-08-05T19:52
at 2012-08-05T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