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類比訊源的擴大選擇 (含隨便亂講) - 喇叭
By Quanna
at 2010-05-26T15:40
at 2010-05-26T15:40
Table of Contents
剛跟 j 兄討論到耳機 (偏偏這領域我是完全型白癡 <跪>)
其中提到電腦訊源的音效卡 如果要接音響的場合 往往直入後級 比進綜擴或是前後級
來的好些 (老實說 我對於音響形容辭也是頗有微詞 但 嗯 還是用玄學討論 吧 Orz)
問題主要在於 "音染" 就像大家說的 創巨的音效卡聲底偏硬 (這是比方) Onkyo 的比
較暖聲 ... etc (想當然耳 每張音效卡聲底 都不一樣) 因為設計與用料不同 所以各
家的狀況都不一樣 雖然我個人還是反對靚料出靚聲的理論 不過很多貴的音效卡真的
用料比較好 (爆) 當然這跟消費者爽度的環境限制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 audio 特用電
容是不是貴料 ?) 其實 用料價格不是問題 不過也不在本篇討論範圍
既然用電腦當訊源 電源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電腦內雜訊多 電壓還可能不穩 還有
硬體先天限制 (像是 PCI-E Clock / Bus Devide 等等) 聲音的變因超多的 所以同
張音效卡 插入不同電腦 甚至同一台電腦放到不同地方使用 都可能發生音偏
本文就只講 類比輸出 部份
經過 IC 解碼到類比電路再經過 OP 放大 中間的聲音 其實已經被 "調音" 過了 音
響跟其他東西不太一樣 還原度高雖然是追求的境界 但是卻不見得是唯一 不然玩管
機的都很糟 因為他們聽的都是 "失真" (不限只有偶次諧波) 最明顯的例子 可能在
音樂室聽人拉新購的小提琴 聲音很 "硬" 甚至擦弦會有點 "伊伊歪歪" 可是經過錄
音再放出後 整個聲音就差很多 可是聲音變 "暖" 了 音感變 "連續" 了 這樣是好
還是壞呢 ?
衛道人士會說 : 我的原音被污染了
扣除掉爭議部份 基本上要 100% 還原 "原始音源" 可說是不太可能 發聲的型式不同
(喇叭/耳機 長的就是跟 樂器/嘴巴 不一樣) (又 一派理論 認為 "全音域單體單音路"
一定距離外 最能還原原始音源 這是有道理的 但嚴格上也只能說最接近 距離更遠的
話 多音路一樣可視為點音源) 我們去聽交響樂不會坐在指揮台 更不會坐在如小提琴
第一部首席的位置 像我沒錢 我都坐的遠遠的(爆) 所以整個表演聽起來就是 "整體"
像台灣自家的國家音樂廳的音反射真的很嚴重 座位不好聽起來更是淒慘無比 聲音糊
的很 ... (社教館相對較好)
可是音響我們常聽到 超解析 口唇音 音甜 底聲厚 阿里不達 光是錄音的位置就不同
(你的耳朵不可能靠在蔡琴嘴邊聽 你聽演唱會當然也是坐的遠遠的) 嗯 其實我們追求
的 往往是比現場聆聽更高的境介 (無誤 !!!)
問題來了
一個系統音染一次 兩個音染 以下類推 聲音特性變來變去 所以調音 是個學問 先不
管 DIY 層級的料件調音 電源 / 訊源 / ... / 喇叭(耳機) 選擇上就變得非常複雜
電源可以調音 ? 不然人家為何出 穩壓座 或是叫你換 電源線 或是 保險絲 真的就
是有差 但是我們凡人 如果不是很有空很有錢 大概也只能換較少的東西
用到電腦當訊源 ?
考量到 預算/便利性 也許電腦訊源是最方便的 然而 聲音自然不可能最好 不過多方
妥協下如果要這麼做 當然也是無可奈何 有預算的人 會選擇用數位輸出至電腦外 把
影響聲音的變因再降低 (雖然說數位儲存只有零與壹 但是位階訊偏 <如 Jitter> 還
是會影響傳輸最高正確性 這是 CDP 最嚴重的問題) 反之 直接讓音效卡類比輸出 甚
至電腦數位訊號線 (如光纖 / USB) 拉出來 再經過 DAC 轉成類比 最後只要變成類
比時 都得面臨機器的癖性
如果是個以高度還原為訴求的 DAC 一般狀況下 你會聽到非常乾冷的聲音 (許多原因
在於數位取樣的先天限制 是 interval 而非 continuous 完全還原 就是聽來怪怪不
正常 所以許多電容類元件 可以 "緩和" 這種聽起來 "不知為何怪怪" 的問題 當然
如果耳朵更高級的人 他們會選擇 LP (我想這跟電腦訊源的議題應該已經差太遠了)
所以 個人建議 (只是建議 聽過才是真理) 如果類比訊源輸出的音色特性 :
高度還原而耳朵也非常重視高解析 選擇訊源 直入晶體後級/單端放大耳擴(或直接聽)
<上面這句尚待討論 感謝 neo 兄 tainan 兄 指正>
有特殊音染而且聽不習慣 選擇有個性的 綜(耳)晶擴/前後級 來調音
聲音偏乾瘦或感覺不夠水 而耳朵又愛韻味 選擇小品 管耳擴/管前級/管綜擴
一般說來 管機的速度比不上晶體機 但非絕對 速度快大動態的管機也是在所多有
無論如何 音效卡的選擇 可以優先用解析度高的產品去聽 但細節太多不見得就好 耳
朵能接受的資訊量有限 尤其是長期聆聽 舒服自然很重要 過大的音壓或是過強調某
些頻段 都容易讓耳朵疲勞 雙高波形是基本爽度 但是不見得適合所有人 我相信沒多
少人愛聽 "正監聽" 系統 (這幾年流行 鑑聽 一詞 我實在不知道真正用意何在 簡而
言之 我猜應該算聽爽用詞 :p)
當然 大量的類比雜訊是會嚴重影響聆聽樂趣的 這點是必須放在最優先著重的部份
--
修改原因 : 修正錯別字 / 保留直入後級的結論
--
SOB Pack 已於日前 Release 出 gcc 4.x 版, 歡迎還活在 Maple 2.36 SOB Version
回憶中的朋友們一起來討論下列相關 :
1. maple 2.36 2. SOB 3. Atlantis Version
telnet to bbs.bsd.com.tw Boardname : ATSVersion
--
其中提到電腦訊源的音效卡 如果要接音響的場合 往往直入後級 比進綜擴或是前後級
來的好些 (老實說 我對於音響形容辭也是頗有微詞 但 嗯 還是用玄學討論 吧 Orz)
問題主要在於 "音染" 就像大家說的 創巨的音效卡聲底偏硬 (這是比方) Onkyo 的比
較暖聲 ... etc (想當然耳 每張音效卡聲底 都不一樣) 因為設計與用料不同 所以各
家的狀況都不一樣 雖然我個人還是反對靚料出靚聲的理論 不過很多貴的音效卡真的
用料比較好 (爆) 當然這跟消費者爽度的環境限制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 audio 特用電
容是不是貴料 ?) 其實 用料價格不是問題 不過也不在本篇討論範圍
既然用電腦當訊源 電源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電腦內雜訊多 電壓還可能不穩 還有
硬體先天限制 (像是 PCI-E Clock / Bus Devide 等等) 聲音的變因超多的 所以同
張音效卡 插入不同電腦 甚至同一台電腦放到不同地方使用 都可能發生音偏
本文就只講 類比輸出 部份
經過 IC 解碼到類比電路再經過 OP 放大 中間的聲音 其實已經被 "調音" 過了 音
響跟其他東西不太一樣 還原度高雖然是追求的境界 但是卻不見得是唯一 不然玩管
機的都很糟 因為他們聽的都是 "失真" (不限只有偶次諧波) 最明顯的例子 可能在
音樂室聽人拉新購的小提琴 聲音很 "硬" 甚至擦弦會有點 "伊伊歪歪" 可是經過錄
音再放出後 整個聲音就差很多 可是聲音變 "暖" 了 音感變 "連續" 了 這樣是好
還是壞呢 ?
衛道人士會說 : 我的原音被污染了
扣除掉爭議部份 基本上要 100% 還原 "原始音源" 可說是不太可能 發聲的型式不同
(喇叭/耳機 長的就是跟 樂器/嘴巴 不一樣) (又 一派理論 認為 "全音域單體單音路"
一定距離外 最能還原原始音源 這是有道理的 但嚴格上也只能說最接近 距離更遠的
話 多音路一樣可視為點音源) 我們去聽交響樂不會坐在指揮台 更不會坐在如小提琴
第一部首席的位置 像我沒錢 我都坐的遠遠的(爆) 所以整個表演聽起來就是 "整體"
像台灣自家的國家音樂廳的音反射真的很嚴重 座位不好聽起來更是淒慘無比 聲音糊
的很 ... (社教館相對較好)
可是音響我們常聽到 超解析 口唇音 音甜 底聲厚 阿里不達 光是錄音的位置就不同
(你的耳朵不可能靠在蔡琴嘴邊聽 你聽演唱會當然也是坐的遠遠的) 嗯 其實我們追求
的 往往是比現場聆聽更高的境介 (無誤 !!!)
問題來了
一個系統音染一次 兩個音染 以下類推 聲音特性變來變去 所以調音 是個學問 先不
管 DIY 層級的料件調音 電源 / 訊源 / ... / 喇叭(耳機) 選擇上就變得非常複雜
電源可以調音 ? 不然人家為何出 穩壓座 或是叫你換 電源線 或是 保險絲 真的就
是有差 但是我們凡人 如果不是很有空很有錢 大概也只能換較少的東西
用到電腦當訊源 ?
考量到 預算/便利性 也許電腦訊源是最方便的 然而 聲音自然不可能最好 不過多方
妥協下如果要這麼做 當然也是無可奈何 有預算的人 會選擇用數位輸出至電腦外 把
影響聲音的變因再降低 (雖然說數位儲存只有零與壹 但是位階訊偏 <如 Jitter> 還
是會影響傳輸最高正確性 這是 CDP 最嚴重的問題) 反之 直接讓音效卡類比輸出 甚
至電腦數位訊號線 (如光纖 / USB) 拉出來 再經過 DAC 轉成類比 最後只要變成類
比時 都得面臨機器的癖性
如果是個以高度還原為訴求的 DAC 一般狀況下 你會聽到非常乾冷的聲音 (許多原因
在於數位取樣的先天限制 是 interval 而非 continuous 完全還原 就是聽來怪怪不
正常 所以許多電容類元件 可以 "緩和" 這種聽起來 "不知為何怪怪" 的問題 當然
如果耳朵更高級的人 他們會選擇 LP (我想這跟電腦訊源的議題應該已經差太遠了)
所以 個人建議 (只是建議 聽過才是真理) 如果類比訊源輸出的音色特性 :
高度還原而耳朵也非常重視高解析 選擇訊源 直入晶體後級/單端放大耳擴(或直接聽)
<上面這句尚待討論 感謝 neo 兄 tainan 兄 指正>
有特殊音染而且聽不習慣 選擇有個性的 綜(耳)晶擴/前後級 來調音
聲音偏乾瘦或感覺不夠水 而耳朵又愛韻味 選擇小品 管耳擴/管前級/管綜擴
一般說來 管機的速度比不上晶體機 但非絕對 速度快大動態的管機也是在所多有
無論如何 音效卡的選擇 可以優先用解析度高的產品去聽 但細節太多不見得就好 耳
朵能接受的資訊量有限 尤其是長期聆聽 舒服自然很重要 過大的音壓或是過強調某
些頻段 都容易讓耳朵疲勞 雙高波形是基本爽度 但是不見得適合所有人 我相信沒多
少人愛聽 "正監聽" 系統 (這幾年流行 鑑聽 一詞 我實在不知道真正用意何在 簡而
言之 我猜應該算聽爽用詞 :p)
當然 大量的類比雜訊是會嚴重影響聆聽樂趣的 這點是必須放在最優先著重的部份
--
修改原因 : 修正錯別字 / 保留直入後級的結論
--
SOB Pack 已於日前 Release 出 gcc 4.x 版, 歡迎還活在 Maple 2.36 SOB Version
回憶中的朋友們一起來討論下列相關 :
1. maple 2.36 2. SOB 3. Atlantis Version
telnet to bbs.bsd.com.tw Boardname : ATSVersion
--
All Comments
By Emily
at 2010-05-30T19:34
at 2010-05-30T19:34
By Mia
at 2010-06-03T23:28
at 2010-06-03T23:28
By Rosalind
at 2010-06-08T03:22
at 2010-06-08T03:22
By Hamiltion
at 2010-06-12T07:16
at 2010-06-12T07:16
By Olga
at 2010-06-16T11:10
at 2010-06-16T11:10
By Liam
at 2010-06-20T15:04
at 2010-06-20T15:04
By Kyle
at 2010-06-24T18:58
at 2010-06-24T18:58
By Jessica
at 2010-06-28T22:52
at 2010-06-28T22:52
By Candice
at 2010-07-03T02:46
at 2010-07-03T02:46
By Freda
at 2010-07-07T06:40
at 2010-07-07T06:40
By Megan
at 2010-07-11T10:34
at 2010-07-11T10:34
By Oliver
at 2010-07-15T14:28
at 2010-07-15T14:28
By Poppy
at 2010-07-19T18:22
at 2010-07-19T18:22
By Connor
at 2010-07-23T22:16
at 2010-07-23T22:16
By Faithe
at 2010-07-28T02:10
at 2010-07-28T02:10
By Catherine
at 2010-08-01T06:03
at 2010-08-01T06:03
By Rosalind
at 2010-08-05T09:57
at 2010-08-05T09:57
By Zanna
at 2010-08-09T13:51
at 2010-08-09T13:51
By Kumar
at 2010-08-13T17:45
at 2010-08-13T17:45
By Kama
at 2010-08-17T21:39
at 2010-08-17T21:39
By Frederica
at 2010-08-22T01:33
at 2010-08-22T01:33
By Necoo
at 2010-08-26T05:27
at 2010-08-26T05:27
By Adele
at 2010-08-30T09:21
at 2010-08-30T09:21
By Robert
at 2010-09-03T13:15
at 2010-09-03T13:15
By Daph Bay
at 2010-09-07T17:09
at 2010-09-07T17:09
By Hazel
at 2010-09-11T21:03
at 2010-09-11T21:03
By Edward Lewis
at 2010-09-16T00:57
at 2010-09-16T00:57
By Puput
at 2010-09-20T04:51
at 2010-09-20T04:51
By Damian
at 2010-09-24T08:45
at 2010-09-24T08:45
Related Posts
請問M2N-E SLI麥克風設置問題
By Donna
at 2010-05-26T13:28
at 2010-05-26T13:28
腳架 角錐
By Leila
at 2010-05-25T14:13
at 2010-05-25T14:13
之前問的電視贈喇叭後續
By Ina
at 2010-05-25T12:36
at 2010-05-25T12:36
請問這種是可以當作卡拉ok跟家庭劇院嗎
By Andrew
at 2010-05-25T11:09
at 2010-05-25T11:09
低音音箱上的開關要每次關嗎???
By Irma
at 2010-05-25T01:00
at 2010-05-25T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