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卡 - 升級篇 - 3C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3-04-13T00:01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VideoCard 看板 #1HQ2YzoH ]

作者: snowanimal (動物先生) 看板: VideoCard
標題: [心得] 顯示卡 - 升級篇
時間: Fri Apr 12 23:31:05 2013

小弟是個硬體愛好者,除了打打嘴砲外,也愛分享一些心得。
以下是觀察顯示卡市場數年以來的一些經驗談,共會分數篇來談談顯示卡。
選擇以升級顯示卡來當作開端的目的是因為這應該最好切入...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會有下列的問題

1. 我有XX預算,該升級哪張卡?
2. XX預算中哪張卡具有最高的CP值?
3. 我從YY卡升級到ZZ卡有這價值嗎?
4. 我升級顯示卡之後就可以穩跑GG遊戲嗎?

這些問題在版面非常非常多,每個鄉民都有自己的一套準則。
大家多推崇先看看置底的那篇湯姆大叔的顯示卡效能等級來挑選顯示卡,
相較之下我更喜歡海量測試的專業媒體Anandtech網站中提供的GPU對比。

http://www.anandtech.com/bench/GPU12/372

功能非常強大,而且十分簡單,可以看單款測試項目,超過五十個GPU的縱向對比,
或者是挑選兩顆GPU進行橫向對比,十分適合用來做為挑選GPU的參考工具。
目前anandtech的GPU測試共分為下列六大項,而這底下又細分將近超過50個細項:

DirectX 9
DirectX 10
DirectX 11
GPU Compute
GPU Tesslellation
Power-Temperature-Noise

基本上當要挑選顯示卡的時候,效能等級跟FPS我比較喜歡看後者。
雖然看3DMark的分數我大概也能知道甚麼顯示卡跑分能力,但遊戲的FPS更直觀許多。
重點是3DMark的分數並不能夠直接換算FPS,因此這個工具的價值就是在此!
若是要升級顯示卡,就先挑自己的GPU,另外一個就是挑選想買的產品。

舉個例子,像是現在我使用了GTX570。看到了某屋福利品應該要買哪張卡才有FU?
可以挑選的卡應該有 GTX660Ti / GTX670 / GTX680 / HD7870 / HD7950 / HD7970。
這時候使用挑選的工具,選GTX570,接著開始挑選各張卡來看看長條圖。
看成長的幅度大概就有個準,像是GTX570升級到GTX660Ti長條圖沒有增進太多,
但換成670或680就大幅提升不少,而AMD的話則是要HD7950以上才有明顯提升。
如果要更為專精點,那就挑自己常玩的遊戲的Direct X版本去看這FPS成長幅度。

鄉民此時又會問:Anandtech的測試平台跟我又不一樣,是要比個雕?

您說的對!事實上大家的平台都不一樣,甚至連遊戲的解析度也不同,那是要怎麼比?
但各位要了解一點,就算是平台不太相同,但就"升級"而言,顯示卡勉強算是單一變因。
看看Anandtech的測試數據就能當作升級顯示卡的參考,而非真理。
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去翻各大顯卡測試網站的歷來測試,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techpowerup / guru3D / tomshardware / overclockernet...)

另外,若是沒時間可以看看在台灣各論壇上的測試文章。
因為前面已經先行篩選過,因此要挑選的升級目標大概只剩下1~2個,
這樣子比較過後,再回到前面談到的四個問題:

1. 我有XX預算,該升級哪張卡?
2. XX預算中哪張卡具有最高的CP值?
3. 我從YY卡升級到ZZ卡有這價值嗎?
4. 我升級顯示卡之後就可以穩跑GG遊戲嗎?

其實答案都會自己跑出來了,至少要挑哪一張應該都有個準。
再次強調一點CP值在每個人的心中並不等價,因此在升級產品時我會建議"一次到位"。

通常會升級顯示卡不外乎是顯示卡壞了、遊戲不順暢、或者是有閒錢了。
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花的錢每一分都在刀口,可是升級這件事情有時候不是這麼單純。

像是我的螢幕從19吋變成24吋,解析度從1280*1024升級到1920*1080、
或者是遊戲的特效希望可以從低變成高,甚至還有多螢幕輸出需求。
需求不同,選擇自然不同;因此要升級顯示卡就是要升級到自己滿意的等級;
因此不建議使用一階一階換上去的方式來換電腦硬體,因為硬體生命周期太短。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玩遊戲的FPS跟特效通常都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才有感,
因為從30FPS提升到40FPS很多人看不出來,但是變成穩定60FPS就真的是天差地遠;
像是星海二的特效從低變成超高根本就是兩款不同的遊戲。
倘若顯示卡提升的幅度不高,那不如把錢省下來或者是換成提升其他硬體。

未完 - 待續

--
Tags: 3C

All Comments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3-04-13T13:15
閱 ~ 我路人我路過 Over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3-04-14T14:48
顯示卡等級爽度大於一切 ~ Over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3-04-17T04:16
心得是寫爽的 :D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3-04-20T10:08
對大家很受用 ~ Over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3-04-24T00:35
攻頂~~~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3-04-27T13:58
蟲心比較需要多一點記憶體 ...

Crucial M500 240GB 測試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3-04-12T23:26
http://chinese.vr-zone.com/?p=59359 -- 這次 M500 在容量部分有四種選擇之外,在規格方面也有所差異。一般除了 2.5 吋裝置 外,還會有 mSATA,而這次 CRUCIAL M500 還新增了 M.2 規格在內。 與 M4 相同,採用的是 Marvell 所生產的控 ...

itx 15K左右影像處理 體積越小越好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3-04-12T23:16
預定購買處: 光華原價屋吧 已買/未買/已付訂金(元): 未買 預算/用途: 文書,久久玩一次遊戲(頂多玩到戰地風雲1942XD), 最吃資源大概是照片修圖 CPU (中央處理器):Core I3-3220 $3600 MB (主機板):msi B75IA-W33 $2990 RAM ( ...

意外發現不錯的品牌機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3-04-12T22:43
※ 引述《roys606 (奶茶迷)》之銘言: : http://goo.gl/DGxHY : 處理器:Intel Core i5-3470四核(3.2 GHz) : 主機板:Intel B75 : 記憶體:8GB DDR3 : 硬碟 :1TB SATA : ...

新 USB 3.0 標準,實現10Gbps及100w供電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3-04-12T22:39
[link] http://www.xfastest.com/thread-104841-1-1.html 在 USB 3.0 發布 4 年多仍未完全普及的時候 第二代 USB 3.0 標準已經被正式公佈了 第二代標準最大的亮點在於翻倍的 10 Gbps 頻寬以及高達 100W 的供電能力 不出意 ...

Scythe 推出 Mugen 4 散熱器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3-04-12T22:28
[link] http://www.xfastest.com/thread-104828-1-1.html Scythe 推出了第四代的 Mugen 散熱器 構造上與前一代一樣, 採用 TMAPS 架構設計 能夠有效增加鋁鰭的空氣流動及散熱效果 擁有 6 隻 6mm 銅質熱導管 搭載一顆 Fal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