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CP值電源線配置(機器端) - 音響

By Bethany
at 2019-03-11T02:09
at 2019-03-11T02:09
Table of Contents
Ptt上的這幾篇文章,是我這幾年玩音響的一點心得。
聽音樂是我平時唯一的興趣,所以我相當重視。
我也希望更多人可以跟我一樣,用便宜的價錢,
和更低的成本來享受聽音樂的樂趣。
所以野人獻曝一些我自己的發現。
這些是分享給小資族的文章,不是寫給擁有無限礦的燒友看的,
也不是什麼「不妥協的聲音」,都是「妥協的聲音」。
我相信大部分人的音響就像人生一樣,處處妥協。
這些也不是為追求完美的讀者寫的。
......
我分享的這些東西,都是我自己系統上在用的,CP值都非常高,
遠遠超過大部分大廠產品,但是都要費一些心思去處理。
我用分享的心情跟大家講這些事情,請大家也一定要注意施工和使用上的安全。
任何製作,使用這些方案的人,應該要有基本的電工知識,
並且自行負上所有製作與使用上的安全責任。
......
前陣子有分享,電源線的「矯正」原則。
我自己是按照矯正原則,調配出目前我最滿意的專線和總線的搭配法。
機器端的電源線,會矯正遠端的聲音,需要更費心處理。
今天要分享的是,機器端電源線的部署。
......
首先講一個概念....
音響器材千百種,排列組合後千變萬化,每個人空間不同,注重的聽感不同,
最能夠系統找到最適合的電源線的人,其實就是系統的主人,不是別人。
我講得是我怎麼找到我喜歡的電源線的歷程。
如果你並不富有,但是你也喜歡音樂,你可以跟我一起走一次。
......
電源線,是什麼東西組成的?
導體,填充物,批覆,隔離網,公母頭。
正確的導體是最重要的,重要性遠超過其他。
所以要先講怎麼找導體。
看過其粗無比的大蟒蛇電源線吧?喜歡嗎?就算喜歡?真的需要嗎?
超李一代的16 AWG線,幾乎可以承載10安培電流,可是你有吃10安培電流的機器嗎?
如果你DIY過hifi級的電源線,通常最貴的部分是裡面的銅線,尤其是OCC以上的銅。
我們可以先從節省金屬做起。
去光華商場,或是去網路上訂購一般用途的電線,你可以買20-22 AWG線,
普通銅質的就可以了。他們非常便宜,可能買個一百米,都只有發燒電源線的零頭。
然後標一組醫療級的電源頭下來。
回家先拿這些銅線DIY一條電源線,你可以先實驗水線和火線就好,
請務必注意絕緣,插上機器,開始聽。
這些線做成的電源線一定不好聽,但是你不要管這些。
你要注意聽的是,聲音能量感是否足夠,音場是否開闊,整個樂曲播放能不能大開大闔,
如果覺得不夠,就拔下來,再加一條銅線上去,一直加,加到夠。
你要先「完全忘記」什麼是聲音的質感,高頻夠不夠美,是不是綿密,
這些你都要強迫自己在這幾個小時中忘記。
幾個小時的測試過去後,你算一下,你加了幾條銅線進去。
算一下,加總起來多少截面積。Ok,這就是你每一台機器需要的截面。
現在你知道你需要的線就是這麼粗了,你可以再加粗個2 AWG當作緩衝。
大部分人的擴大機和轉盤會在12 AWG以下,大部分的訊源會在14 AWG以下 ,
不過最終的結果當然是系統得主人才知道。
現在你知道你要的導體量了,再來要決定,要怎麼分配這個截面。
玩音響的人普遍知道,單蕊線普遍有乾淨利落的聲底,尾音收斂,聲音凝聚。
多蕊線聲音綿密,殘響比較豐富。一般來說,要有好的音樂表現力,多蕊是比較好的。
但是多蕊線有個問題,就是容易有不正常殘響,造成音色的污染和不正確,
而且透明度一般不如單蕊線。
其實有兩種做法,可以有單蕊線乾淨利落的聲音,又有多蕊線豐富的音色表現力,
但同時卻避免多蕊線的不正常殘響和不良的透明度。
一種做法是,拿鐵氟龍把每一根細的銅線包覆起來,在合併繳繞變成多蕊。
另外一種做法,是使用鐵氟龍管當內心,多根銅線以環形走在鐵氟龍管的表面,
降低彼此接觸面積。
這兩種做法做出來的多蕊線,有接近單蕊線的清徹明淨,但又有綿密具延伸感的高頻,
和相對正確不扭曲的音色。
......
如果你的系統等級不高,或是你有一些器材不是那麼關鍵,你可以直接用單蕊線,
譬如說SLP超李一代放在上面,然後最關鍵的器材使用NESIG。
如果你連NESIG的錢都不想花,或是你想要找到NESIG和超李線之間一個可以發揮的空間,
那麼你可以這樣做。
你可以試著使用22 AWG的線,開始併線。如你剛剛的測試,你應該知道要併幾根線,
譬如說,你剛剛測的是需要14AWG,那麼你需要6根22的線。
6根用手工不好併,也可以併成3+3。
請記得剛剛講的,我們希望聲音表現力好,所以我們要用多蕊線。
但是我不要多蕊線的缺點,我們要保留下單蕊線的優點,
所以你的22 AWG線,要加上鐵氟龍管
(或是他本來就有鐵氟龍套皮,你千萬不要去掉他。)
你剛剛測試的時候,電線可能是有點散散的。
真正要做線的時候,我建議要按照固定角度繞起來,最終併成水,地,火各一股,
然後個別用PVC 包起來,用熱縮套是一個方便的做法。
水線,火線做好以後,我自己會把水線和火線各自用PVC包起來,
然後火線放進一根矽膠管,水線走在矽膠管外面,用膠帶固定上去,在加上隔離網。
不管你怎麼做,絕緣,和施工安全,一定是最重要的,請自行注意。
音樂裡面,最主要的音色,和最細微的音色,線材裡面不一樣的部分負責的比例不一樣。
你可以這樣想,主音色,主要受到線材的結構影響,微音色,會到線材的材質影響。
俗諺說:不要見樹不見林。
這個道理,用在電源線矯正原則,也用在機器電源線設計原則。
樹,可以說是微音色的。林,可以說是主音色。
線材先顧好結構,在管材質,就不會見樹不見林。
所以不要在還沒有決定正確的結構之前,就去買了很貴的材料,那會適得其反。
......
如果你真的很喜歡特殊材質造成的音色,那你可以再去用那些加了貴金屬的線材。
不過我自己是只用純銅和純銀。
如果不論音色的獨特性,其實單就音樂的傳真力和表現力,
純銅和純銀,並不會輸給鍍銀或昂貴的合金金屬。
我自己偏愛鐵氟龍外皮的萬隆的OCC銅裸線,UP-OCC SOCT,
因為他質感很好,而且價格也合理。
像是22 AWG一公尺只要台幣一百多元,但做出來的線質感相當優異。
萬隆的OCC銀,當然質感更是優異,但是就相當昂貴,比銅高出一個數量級了,
我自己是沒有打算大量採用。
......
僅次於結構,材質,的是公母頭。
公頭電源頭基本上,歐規頭聲音遠遠遠勝過美規。
如果狀況允許,音響系統的電源配置一定要改成歐規Schuko系統,
電壓維持115V沒關係,聲音的進步一樣是三級跳。
如果有能力,自己也能注意到安全性,把機器拆開,電源線直接壓接到機器內的變壓器上
面,聲音也是好過使用任何母頭。
我自己使用的Furutech FP-209(R)鍍銠壓接端子的性能相當好。
如果一定要使用母頭,我自己是偏好萬隆的UPOCC材質的母頭,鍍銠。
公頭的部分,萬隆UPOCC公頭質感相當相當優異,而且比外國貨便宜許多。
......
金屬隔離網
金屬隔離網,就電源線來說其實不一定要用。
想要用也可以,網路上買也很便宜。
真的要用的話,便宜的Belden金屬隔離網應該就很夠用了。
......
地線製作
地線和水火線製作是分開來講的。
不曉得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電源線的標準接地,給系統帶來的改善,
常常不如設計良好的接地盒。
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
這表示電源線裡的地線你可以不必花那麼多在上面,
發燒線材的水,地,火,結構常常都一樣。
如果你自己做,你可以把這些地線錢拿來做專門給地盒的接地線。
你可以拿一條比較普通的OFC銅線去當一般的地線,有正確安全地接地就好,
然後多用一條短的,可以用更好的,譬如說OCC銅甚至是銀,接到接地盒。
......
你現在可以開始做屬於你自己的電源線了。
做完以後,你算一算,你應該會發現,做出這些電源線並不貴,
可能遠比你想像中的省錢多了。
好好的聆聽一下,你應該會發現他相當的不賴。
這樣做出來的電源線可能沒有什麼悅耳或討喜的染色,
不過就中性度,透明度和聲音的質感來說,絕對是水準以上。
如果你覺得自己做很麻煩,但是看了我分享的經驗有共鳴,
你可以去找專門製作線材的人,譬如說小李,來實現這些概念。
付出一定的工資給他們,專門做線的職人們做出來的成品,
通常很美觀而且有相當品質。
而NESIG本身,就是這些觀念的應用。
--
Tags:
音響
All Comments

By Rae
at 2019-03-11T18:18
at 2019-03-11T18:18

By Mia
at 2019-03-12T10:27
at 2019-03-12T10:27

By Andrew
at 2019-03-13T02:36
at 2019-03-13T02:36

By Susan
at 2019-03-13T18:45
at 2019-03-13T18:45

By Xanthe
at 2019-03-14T10:54
at 2019-03-14T10:54

By Callum
at 2019-03-15T03:03
at 2019-03-15T03:03

By Valerie
at 2019-03-15T19:12
at 2019-03-15T19:12

By Andrew
at 2019-03-16T11:20
at 2019-03-16T11:20

By Yuri
at 2019-03-17T03:29
at 2019-03-17T03:29

By Cara
at 2019-03-17T19:38
at 2019-03-17T19:38

By Eartha
at 2019-03-18T11:47
at 2019-03-18T11:47

By Andy
at 2019-03-19T03:56
at 2019-03-19T03:56

By Rachel
at 2019-03-19T20:05
at 2019-03-19T20:05

By Ina
at 2019-03-20T12:14
at 2019-03-20T12:14

By Blanche
at 2019-03-21T04:23
at 2019-03-21T04:23

By Regina
at 2019-03-21T20:32
at 2019-03-21T20:32

By Catherine
at 2019-03-22T12:41
at 2019-03-22T12:41

By Aaliyah
at 2019-03-23T04:50
at 2019-03-23T04:50

By Daph Bay
at 2019-03-23T20:59
at 2019-03-23T20:59

By David
at 2019-03-24T13:08
at 2019-03-24T13:08

By Valerie
at 2019-03-25T05:17
at 2019-03-25T05:17

By Freda
at 2019-03-25T21:26
at 2019-03-25T21:26

By Noah
at 2019-03-26T13:35
at 2019-03-26T13:35

By Tracy
at 2019-03-27T05:44
at 2019-03-27T05:44

By Joseph
at 2019-03-27T21:53
at 2019-03-27T21:53

By Anthony
at 2019-03-28T14:02
at 2019-03-28T14:02

By Tracy
at 2019-03-29T06:11
at 2019-03-29T06:11

By Hardy
at 2019-03-29T22:20
at 2019-03-29T22:20

By Anthony
at 2019-03-30T14:29
at 2019-03-30T14:29

By Lucy
at 2019-03-31T06:38
at 2019-03-31T06:38

By Doris
at 2019-03-31T22:47
at 2019-03-31T22:47

By Hedwig
at 2019-04-01T14:56
at 2019-04-01T14:56

By Agatha
at 2019-04-02T07:05
at 2019-04-02T07:05

By Valerie
at 2019-04-02T23:14
at 2019-04-02T23:14

By Hedwig
at 2019-04-03T15:23
at 2019-04-03T15:23

By Frederica
at 2019-04-04T07:32
at 2019-04-04T07:32

By Hamiltion
at 2019-04-04T23:41
at 2019-04-04T23:41
Related Posts
被動喇叭升級 預算20k上下 求建議

By Gary
at 2019-03-10T01:15
at 2019-03-10T01:15
關於DIKE DSO300

By Erin
at 2019-03-09T23:12
at 2019-03-09T23:12
s2000mkii harman/Larson Aura Studio 2

By Andrew
at 2019-03-08T14:21
at 2019-03-08T14:21
s2000mkii harman/Larson Aura Studio 2

By Connor
at 2019-03-08T13:02
at 2019-03-08T13:02
單體配置請教

By Frederica
at 2019-03-08T00:33
at 2019-03-08T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