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NAS/SAN/iSCSI?別再鬧了! - Linux

By Susan
at 2008-06-24T05:18
at 2008-06-24T05:18
Table of Contents
作者:Zxm 來源:存儲時代 發佈時間:2006.04.14
讀者們是否還記得?過去三、四年間鬧得最凶的存儲技術議題,莫過於“NAS與SAN”之爭,企業主到底該選擇哪種網路型存儲?
這項爭議歷經一段時日的專家解說及呼籲,才赫然發現、厘清兩者根本毫無衝突與違背,NAS是檔案層級的網路分享傳輸,並服務前端(多指PC);SAN則是更底層的區塊層級分享傳輸,且服務後端(多指Server),且SAN設備只要加裝NAS Gateway(閘道)便可將部份的存儲空間轉換成NAS來運用。
不久之後,企業存儲界又開始了另一項爭議,即是iSCSI與SAN,兩者同樣是區塊層級的網路型存儲,但iSCSI只需使用低廉的Gigabit Ethernet(簡稱:GbE)布建即可實現,不需要如SAN般使用昂貴的Fibre Channel(簡稱:FC)布建,因此許多人都希望看這場好戲,期待低廉的iSCSI能在市場上給予SAN擠壓,甚或重創。
不過,這場好戲似乎未如願上演,由於SAN與iSCSI的差別僅是在附接網路的不同,近年來的新款SAN存儲設備也都能支援iSCSI,只要額外添購、安裝選用套件即可,套件裝設完成後,SAN存儲設備就可抽撥部份存儲資源來“虛擬、充當”iSCSI設備,提供與iSCSI設備一樣的存儲分享服務。
不僅SAN可以冒充iSCSI,就連NAS設備也可以,許多新出廠的NAS設備也是將iSCSI列為選用功能,啟用功能後就能將部份存儲空間用來虛擬成iSCSI。
因此,獨立標榜iSCSI功效的存儲設備並沒有存在多久,很快就埋沒在原有的SAN、NAS產品中。
說明到此,各位可以整理一下思緒:SAN可以透過NAS Gateway而兼充NAS,SAN也可兼充iSCSI,而NAS也可兼充iSCSI,無論就技術理論或實際已出貨的產品設備,都已經達到三合一的境界,即是一部網路型存儲系統既是SAN,也是NAS,也是iSCSI,到了這個階段,還有什麼可以爭議、區別的呢?
同樣的,多數的分析觀察家都認為DAS這種直接(Direct Attached)性存儲設備必將因網接(Network Attached)性存儲設備(SAN/NAS/iSCSI)的出現而大幅式微。關於此預測筆者認為只對了一半,確實,單純、獨立、僅具DAS功效的存儲設備將逐漸消失,但並不表示DAS此種直接用法也將因此而消失。
從技術本質上而言,DAS不僅可用SCSI介面與電腦連接,事實上也可以用FC介面與電腦連接,兩端點直接對接的FC稱為FC-AL(Arbitrated Loop),截至目前為止SAN存儲設備機內的光纖硬碟也是采行FC-AL接法,FC-AL接法即屬直接連接,亦屬DAS的一種,DAS並未限定非使用SCSI介面不可。
至於常言的SAN,則是透過FC Hub/Switch/Director進行連接,此種接法稱為FC-Fabric或FC-Switch,與FC-AL接法有別。
因此,縱然今日網接型存儲設備當道,但此類設備也會提供直接性的接法,特別是中小企業以下的市場更是需要,理由是小用量的存儲需求並沒有非使用網接型的必要,即便使用了也難見顯著效益,待企業用量規模增長後再從直接改成網接,所以網接與直接也無絕對區別,反而是融合為一併適時使用,未來的存儲設備必是能彈性選擇直接或網接,甚至是同時並行兼用。
最後,我們必須說,由於存儲技術及市場的快速成長,使大眾無法一眼即獲得完整、真確的認知,因而產生片面、片段性的誤解及爭議,且實際上是無交集或無必要的爭議,而有的爭議更是在爭議尚未有定論前,又因為存儲技術的新提升而解決了爭議,或許這就是資訊技術與商務管理間的必然Gap吧!
注:嚴格來說,FC-AL是一種環串式連接(Loop是回路之意),但就兩裝置間而言如同直接對接。
--
Tags:
Linux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CentOS 5.2 released

By Todd Johnson
at 2008-06-24T02:30
at 2008-06-24T02:30
新手入門前發問

By Olivia
at 2008-06-24T01:14
at 2008-06-24T01:14
請問有沒有指令可以定義出特殊組合鍵

By Franklin
at 2008-06-24T00:27
at 2008-06-24T00:27
根據測試,OpenOffice.org 正持續變慢

By Sierra Rose
at 2008-06-23T22:23
at 2008-06-23T22:23
是否可以 Ubuntu 8.04 免光碟安裝?

By Genevieve
at 2008-06-23T16:59
at 2008-06-23T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