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3-9350KF 搭配利民AS120 冷門淘寶貨分享 - 3C
By Poppy
at 2020-02-04T17:35
at 2020-02-04T17:35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網誌版本
http://boookit.blogspot.com/2020/01/intel-i3-9350kf-thermal-as120-review.html
--
https://i.imgur.com/xHi7kTp.jpg
https://i.imgur.com/3vZ4zeD.jpg
https://i.imgur.com/Db5JWhe.jpg
─ 買風扇送散熱器? ─
今天要分享的1111敗家主角是Intel第九代,代號Coffee Lake的core I3處理器,
型號是i3-9350KF,LGA1151腳位,K代表Unlocked,可超頻並且不附送風扇,
包裝盒才會這小而且十分簡陋,F則是不帶顯示晶片,這也是從九代開始降低成本,
並反應到售價的一大策略,這顆CPU起初因為定價過高,又要搭配Z系列的主機板,
所以評價很差,在雙11降價之後,搭配台灣購買微星Z390M MORTAR,
還有送Steam平台上的魔物獵人Base加Iceborne擴充套裝序號,就變得超值許多。
4核心的設計,基本時脈是4.0GHz,預設Turbo Boost可以到4.6GHz(無用),
快取維持在8 MB,與i3-8350K一樣,本來以為拿掉內顯會有進步,
不過比起i3-9100則是有2 MB的提昇,不是單純的把體質好的9100拿出來賣,
產地是越南製造,目前Intel CPU台灣代理商聯強與捷元並沒有進這一款,
天貓英特爾官方旗艦店雙11售價是人民幣899,搭配支付優惠後,
實附款為新台幣3631,還可以搭信用卡優惠,價位還算親民。
一個小小的紙tray內,就孤單的CPU本體,以及幾張單薄的裝機說明書,
還有有限保固說明書,結束!!
雖然九代Coffee Lake把沿用多年矽脂散熱膏(網路上戲稱為阻熱膏),
換回金屬焊錫solder TIM作為Die和金屬外殼間的導熱介質,不過看Tom's的評測,
只有9th i5以上有導入STIM,i3還是維持polymer TIM,當初也因為這個原因,
有考慮要加預算買i5-9600kf,在雙11這顆的加折價卷好像是人民幣1349。
由於這顆CPU沒有附帶散熱器,也順手在天貓買了利民於2019年新上市的散熱模組,
代號為刺靈的TL-AS120,目前還有延伸出:雙風扇版本TL-AS120 PLUS,
跟單風扇帶燈的TL-AS120 RGB,由於一顆TL-C12 PWM的售價就要RMB 79.9,
基本上大家都會買雙風扇版本TL-AS120 PLUS,在雙11 PLUS的售價是RMB 152.9,
不到兩顆TL-C12 PWM的售價,也是中國玩家戲稱買風扇送散熱器的由來。
外盒有繪製一些主打的特色,其中簡易的組裝方式,還有低風扇噪音,
對比Intel原廠的鳳梨扇,實在是有感太多,也才花台幣671元,蠻值得的。
取出方形的配件盒之後,模組本體跟兩個風扇都被泡綿牢牢夾住。
在天貓販售初期,有人反應包裝不良,收到的鰭片有撞傷、凹痕,所以拆封的時候,
有特別注意包裝的完整性,並快速目檢一次鰭片是否完整無傷。
四根Φ6mm,U型純銅鍍鎳的heat pipe,搭配46片AL Fin,官方建議值為180W MAX,
雖然不是拿來超頻的高規用料,卻是一般用戶取代原廠散熱器的好選擇。
配件包的內容物,主要支援Intel 115x跟AMD AM4,雙平台鎖附支架不用加錢買,
另外附贈一小罐TF7散熱膏。
TL-C12 PWM的質感很好,轉速1500 RPM MAX,可以提供66 CFM風量,
線材有包覆設計,配件包內也有提供2轉1的線材,平價卻不廉價。
壓力來源只靠兩顆彈簧"螺母",一字型壓力棒的設計,雖然均壓效果沒有矩形鎖附好,
不過因為組裝簡易,且跨平台容易通用,可以說是目前的主流。
Heat-Pipe Direct Touch的設計有效降低成品,及整體產品高度,
如果Thermal Grease可以預先塗好,組裝就更輕鬆了。
純散熱模組上機照一張,不含風扇的長寬分別是120mm及73mm,
高度為154mm,目視起來並不算巨大。
上機殼後,掛單風扇照一張,M-ATX的板子也不需要移DIMM,
一般CM ATX機箱的寬度也恰恰好,不用顧慮太多,打算先上一顆風扇,
看看超5.0G後的噪音如何,在考慮要不要掛第二顆風扇。
搭配Micron LT DDR4-3200開XMP,直接參考網路上參數1.36V跑5.0G,
無腦超沒有調整,CPU-Z V1.90.1中單核的分數是600,四核的分數是2292。
在CPU-Z內建的壓力測試下,CPU核心溫度大概在68度,風扇轉速在1200 RPM跳動,
整體來說蠻安靜的,讀取時硬碟的答答聲是目前系統中,最容易發現的聲音,
所以到現在我還沒有把第二顆TL-C12掛上去,這次升級最主要是想加快LR中筆刷的反應,
還有套用Template的預覽速度,之前跑1200-1600萬像素的Raw檔速度還勉強能接受,
這兩年動則2000萬像數以上,LR鈍鈍的反應實在很討厭,加上個人的使用習慣,
一次的轉檔量不會太多約200張左右,評估起來,高時脈應該比多核心對我有幫助,
才選了這個升級方案,也剛好來玩玩看Intel K系列,不然目前入門到中階的平台,
還是特價中的AMD 3500X比較有優勢,今天就分享到這邊,謝謝大家收看摟!!
--
http://boookit.blogspot.com/
Boookit, Now!!
Good Things Found With The World.
--
http://boookit.blogspot.com/2020/01/intel-i3-9350kf-thermal-as120-review.html
--
https://i.imgur.com/xHi7kTp.jpg
https://i.imgur.com/3vZ4zeD.jpg
https://i.imgur.com/Db5JWhe.jpg
─ 買風扇送散熱器? ─
今天要分享的1111敗家主角是Intel第九代,代號Coffee Lake的core I3處理器,
型號是i3-9350KF,LGA1151腳位,K代表Unlocked,可超頻並且不附送風扇,
包裝盒才會這小而且十分簡陋,F則是不帶顯示晶片,這也是從九代開始降低成本,
並反應到售價的一大策略,這顆CPU起初因為定價過高,又要搭配Z系列的主機板,
所以評價很差,在雙11降價之後,搭配台灣購買微星Z390M MORTAR,
還有送Steam平台上的魔物獵人Base加Iceborne擴充套裝序號,就變得超值許多。
4核心的設計,基本時脈是4.0GHz,預設Turbo Boost可以到4.6GHz(無用),
快取維持在8 MB,與i3-8350K一樣,本來以為拿掉內顯會有進步,
不過比起i3-9100則是有2 MB的提昇,不是單純的把體質好的9100拿出來賣,
產地是越南製造,目前Intel CPU台灣代理商聯強與捷元並沒有進這一款,
天貓英特爾官方旗艦店雙11售價是人民幣899,搭配支付優惠後,
實附款為新台幣3631,還可以搭信用卡優惠,價位還算親民。
一個小小的紙tray內,就孤單的CPU本體,以及幾張單薄的裝機說明書,
還有有限保固說明書,結束!!
雖然九代Coffee Lake把沿用多年矽脂散熱膏(網路上戲稱為阻熱膏),
換回金屬焊錫solder TIM作為Die和金屬外殼間的導熱介質,不過看Tom's的評測,
只有9th i5以上有導入STIM,i3還是維持polymer TIM,當初也因為這個原因,
有考慮要加預算買i5-9600kf,在雙11這顆的加折價卷好像是人民幣1349。
由於這顆CPU沒有附帶散熱器,也順手在天貓買了利民於2019年新上市的散熱模組,
代號為刺靈的TL-AS120,目前還有延伸出:雙風扇版本TL-AS120 PLUS,
跟單風扇帶燈的TL-AS120 RGB,由於一顆TL-C12 PWM的售價就要RMB 79.9,
基本上大家都會買雙風扇版本TL-AS120 PLUS,在雙11 PLUS的售價是RMB 152.9,
不到兩顆TL-C12 PWM的售價,也是中國玩家戲稱買風扇送散熱器的由來。
外盒有繪製一些主打的特色,其中簡易的組裝方式,還有低風扇噪音,
對比Intel原廠的鳳梨扇,實在是有感太多,也才花台幣671元,蠻值得的。
取出方形的配件盒之後,模組本體跟兩個風扇都被泡綿牢牢夾住。
在天貓販售初期,有人反應包裝不良,收到的鰭片有撞傷、凹痕,所以拆封的時候,
有特別注意包裝的完整性,並快速目檢一次鰭片是否完整無傷。
四根Φ6mm,U型純銅鍍鎳的heat pipe,搭配46片AL Fin,官方建議值為180W MAX,
雖然不是拿來超頻的高規用料,卻是一般用戶取代原廠散熱器的好選擇。
配件包的內容物,主要支援Intel 115x跟AMD AM4,雙平台鎖附支架不用加錢買,
另外附贈一小罐TF7散熱膏。
TL-C12 PWM的質感很好,轉速1500 RPM MAX,可以提供66 CFM風量,
線材有包覆設計,配件包內也有提供2轉1的線材,平價卻不廉價。
壓力來源只靠兩顆彈簧"螺母",一字型壓力棒的設計,雖然均壓效果沒有矩形鎖附好,
不過因為組裝簡易,且跨平台容易通用,可以說是目前的主流。
Heat-Pipe Direct Touch的設計有效降低成品,及整體產品高度,
如果Thermal Grease可以預先塗好,組裝就更輕鬆了。
純散熱模組上機照一張,不含風扇的長寬分別是120mm及73mm,
高度為154mm,目視起來並不算巨大。
上機殼後,掛單風扇照一張,M-ATX的板子也不需要移DIMM,
一般CM ATX機箱的寬度也恰恰好,不用顧慮太多,打算先上一顆風扇,
看看超5.0G後的噪音如何,在考慮要不要掛第二顆風扇。
搭配Micron LT DDR4-3200開XMP,直接參考網路上參數1.36V跑5.0G,
無腦超沒有調整,CPU-Z V1.90.1中單核的分數是600,四核的分數是2292。
在CPU-Z內建的壓力測試下,CPU核心溫度大概在68度,風扇轉速在1200 RPM跳動,
整體來說蠻安靜的,讀取時硬碟的答答聲是目前系統中,最容易發現的聲音,
所以到現在我還沒有把第二顆TL-C12掛上去,這次升級最主要是想加快LR中筆刷的反應,
還有套用Template的預覽速度,之前跑1200-1600萬像素的Raw檔速度還勉強能接受,
這兩年動則2000萬像數以上,LR鈍鈍的反應實在很討厭,加上個人的使用習慣,
一次的轉檔量不會太多約200張左右,評估起來,高時脈應該比多核心對我有幫助,
才選了這個升級方案,也剛好來玩玩看Intel K系列,不然目前入門到中階的平台,
還是特價中的AMD 3500X比較有優勢,今天就分享到這邊,謝謝大家收看摟!!
--
http://boookit.blogspot.com/
Boookit, Now!!
Good Things Found With The World.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Ivy
at 2020-02-06T17:09
at 2020-02-06T17:09
By Kyle
at 2020-02-07T02:02
at 2020-02-07T02:02
By Eden
at 2020-02-11T14:26
at 2020-02-11T14:26
By Queena
at 2020-02-16T09:47
at 2020-02-16T09:47
By Queena
at 2020-02-20T00:11
at 2020-02-20T00:11
By Caitlin
at 2020-02-20T17:39
at 2020-02-20T17:39
By Dinah
at 2020-02-24T14:52
at 2020-02-24T14:52
By Eden
at 2020-02-27T09:13
at 2020-02-27T09:13
By Agatha
at 2020-02-27T22:03
at 2020-02-27T22:03
By Bethany
at 2020-02-28T10:01
at 2020-02-28T10:01
By Irma
at 2020-02-28T13:59
at 2020-02-28T13:59
By Quintina
at 2020-02-29T23:11
at 2020-02-29T23:11
By Steve
at 2020-03-01T18:44
at 2020-03-01T18:44
By Robert
at 2020-03-05T07:23
at 2020-03-05T07:23
By Faithe
at 2020-03-09T20:36
at 2020-03-09T20:36
By Olive
at 2020-03-12T07:21
at 2020-03-12T07:21
By James
at 2020-03-15T17:37
at 2020-03-15T17:37
By Mason
at 2020-03-20T09:08
at 2020-03-20T09:08
By Heather
at 2020-03-21T13:43
at 2020-03-21T13:43
By Odelette
at 2020-03-22T16:56
at 2020-03-22T16:56
By Zora
at 2020-03-26T01:14
at 2020-03-26T01:14
By Poppy
at 2020-03-30T02:46
at 2020-03-30T02:46
By Ula
at 2020-04-01T19:02
at 2020-04-01T19:02
By Hazel
at 2020-04-06T06:58
at 2020-04-06T06:58
By Vanessa
at 2020-04-10T22:46
at 2020-04-10T22:46
By Robert
at 2020-04-15T12:51
at 2020-04-15T12:51
By Lucy
at 2020-04-16T12:47
at 2020-04-16T12:47
By Hazel
at 2020-04-19T21:10
at 2020-04-19T21:10
By Ivy
at 2020-04-24T21:02
at 2020-04-24T21:02
By Megan
at 2020-04-28T16:42
at 2020-04-28T16:42
By Erin
at 2020-04-28T19:03
at 2020-04-28T19:03
Related Posts
45K 含OS 雜食機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2-04T16:17
at 2020-02-04T16:17
怎麼找華碩的客服啊?
By Catherine
at 2020-02-04T15:29
at 2020-02-04T15:29
Radeon Adrenalin 2020 Edition 20.2.1
By Valerie
at 2020-02-04T14:36
at 2020-02-04T14:36
Rx574我要升級驅動嗎
By Daph Bay
at 2020-02-04T14:01
at 2020-02-04T14:01
見識到傳說中的金金計較了
By Carol
at 2020-02-04T13:54
at 2020-02-04T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