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8.0使用心得 - 手機討論

By Suhail Hany
at 2013-05-14T01:36
at 2013-05-14T01:36
Table of Contents
在滑順跟硬體間的整合度,Android平板目前仍然是完敗。
借這篇談談現在Android平板幾個比較顯著的特色
1.影音
這跟「天朝-安卓」的奇妙結合很有關係,
例如○○直播、或者是qxod這種沒有極限的軟體出現後,
Android平板原本是廉價的ipad代用品,現在可以代替90%以上的電視功能。
2.UI
像這篇談到iOS7可能的Android化
http://www.ifanr.com/290300
當然專利戰還沒打完,很多功能仍是你抄我我抄你。
但Android的「開放」讓他本身像一個UI實驗機,
模仿iOS跟WM的app所在多有,連Ubuntu還沒量產都已經有人做出類似的操作模式。
流行是一種奇妙的行為,群眾的智慧也可能會牽引時代的變化。
原本Android早期ADW之類的產品設定複雜,
ICS之後Apex跟Nova二分天下讓第三方Launcher單純許多。
近期又有奇妙的變化,Buzz Launcher跟Lightning Launcher呈現有趣的對比,
前者透過模組化讓客製變得容易,也讓設計師的作品能夠收益,不再是孤芳自賞。
後者的賣點則是令人咋舌的自由度,陸續出現創意無限的新式操作介面。
不過iOS的偉大在於90%以上的人覺得行動裝置的app就是該通通疊在桌上。
3.浮動工具
三星的多重視窗實驗我覺得並不成功(是說三星真的很多肥胖又不實用的功能),
反而是近期出現的幾個floating app輕巧而便利,讓人耳目一新。
平板單一視窗閱讀的專注度確實比PC高很多,代價就是切換麻煩,
ipad切得再怎麼快都還是要刷回去上一個畫面,
相較之下,Tiny Apps或AntTek Dict這樣的軟體可以直接在同一個畫面做有效的輔助,
對所有應用提供計算機、筆記本、字典之類的支援功能。
4.自動化
從簡單的時間控制如Phone schedule,
到不用GPS也能定位來切換模式如llama,
甚至到Tasker這種什麼都管什麼都能改的變態產品,
高度自動化讓人有「智慧」的實感。
5.手勢操作
目前GMD Gesture Control仍要root才能實現,
但手勢操作確實有價值,也是接下來的關注焦點之一。
配合七吋平板的大小,進行單手操作,已經很接近實體書本的感受。
靠邊緣的手勢設定,跟Sidebar搭配起來很流暢。
我的設定是上段Page top&bottom、中段Page up&down,下段長按代替Home鍵。
中間上下來回代替backspace,這樣可以省下很多按三神器的麻煩。
--
借這篇談談現在Android平板幾個比較顯著的特色
1.影音
這跟「天朝-安卓」的奇妙結合很有關係,
例如○○直播、或者是qxod這種沒有極限的軟體出現後,
Android平板原本是廉價的ipad代用品,現在可以代替90%以上的電視功能。
2.UI
像這篇談到iOS7可能的Android化
http://www.ifanr.com/290300
當然專利戰還沒打完,很多功能仍是你抄我我抄你。
但Android的「開放」讓他本身像一個UI實驗機,
模仿iOS跟WM的app所在多有,連Ubuntu還沒量產都已經有人做出類似的操作模式。
流行是一種奇妙的行為,群眾的智慧也可能會牽引時代的變化。
原本Android早期ADW之類的產品設定複雜,
ICS之後Apex跟Nova二分天下讓第三方Launcher單純許多。
近期又有奇妙的變化,Buzz Launcher跟Lightning Launcher呈現有趣的對比,
前者透過模組化讓客製變得容易,也讓設計師的作品能夠收益,不再是孤芳自賞。
後者的賣點則是令人咋舌的自由度,陸續出現創意無限的新式操作介面。
不過iOS的偉大在於90%以上的人覺得行動裝置的app就是該通通疊在桌上。
3.浮動工具
三星的多重視窗實驗我覺得並不成功(是說三星真的很多肥胖又不實用的功能),
反而是近期出現的幾個floating app輕巧而便利,讓人耳目一新。
平板單一視窗閱讀的專注度確實比PC高很多,代價就是切換麻煩,
ipad切得再怎麼快都還是要刷回去上一個畫面,
相較之下,Tiny Apps或AntTek Dict這樣的軟體可以直接在同一個畫面做有效的輔助,
對所有應用提供計算機、筆記本、字典之類的支援功能。
4.自動化
從簡單的時間控制如Phone schedule,
到不用GPS也能定位來切換模式如llama,
甚至到Tasker這種什麼都管什麼都能改的變態產品,
高度自動化讓人有「智慧」的實感。
5.手勢操作
目前GMD Gesture Control仍要root才能實現,
但手勢操作確實有價值,也是接下來的關注焦點之一。
配合七吋平板的大小,進行單手操作,已經很接近實體書本的感受。
靠邊緣的手勢設定,跟Sidebar搭配起來很流暢。
我的設定是上段Page top&bottom、中段Page up&down,下段長按代替Home鍵。
中間上下來回代替backspace,這樣可以省下很多按三神器的麻煩。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Rachel
at 2013-05-14T04:04
at 2013-05-14T04:04

By Blanche
at 2013-05-14T06:33
at 2013-05-14T06:33

By Isabella
at 2013-05-14T09:01
at 2013-05-14T09:01

By Gilbert
at 2013-05-14T11:30
at 2013-05-14T11:30

By Anonymous
at 2013-05-14T13:58
at 2013-05-14T13:58

By Jacky
at 2013-05-14T16:27
at 2013-05-14T16:27

By Eden
at 2013-05-14T18:56
at 2013-05-14T18:5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3-05-14T21:24
at 2013-05-14T21:24
Related Posts
HTC NEW ONE 入手一天使用心得

By Queena
at 2013-05-11T20:23
at 2013-05-11T20:23
各家機皇夜拍盲測結果雜感

By Carol
at 2013-05-10T17:08
at 2013-05-10T17:08
ASUS PFI入手兩週心得

By Ursula
at 2013-05-10T11:08
at 2013-05-10T11:08
S4和蝴蝶機差異

By Donna
at 2013-05-08T11:21
at 2013-05-08T11:21
小米2S體驗心得

By Xanthe
at 2013-05-06T19:20
at 2013-05-06T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