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hiba MD04ACA400 這型號... - 儲存設備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5-07-08T12:01

Table of Contents


yay0909 : Toshiba不久之後就會推出SMR產品了,這是產業趨勢, 07/08 05:59
yay0909 : 基本上每間都一樣,HGST目前用氦氣衝碟盤數,不過之 07/08 05:59
yay0909 : 後還是會加上SMR 07/08 05:59
: 是沒錯,但感覺在那之後沒多久SSD會跟上來
: 另外SMR不是不行,但第一標示要清楚,宣導要正確
: 第二就是可能會像SSD系統HDD資料一樣
: 以後HDD也要分PMR讀寫SMR儲存= =

well...這個問題很深...

SSD的容量會不會跟上來呢?也許會,但會不會取代HDD呢,
至少在未來的十年之內很難,這是目前業界和市場調查機構的評估,不過也很難說,
SSD的平面技術現在也到達瓶頸了,容量上不太去,(好像有4T但是超貴)
未來的方向是3D堆疊,但是挑戰還很多,現在還不好說,
即使容量追上了,價格也至少會是HDD的5~10倍以上,
也就是說將來就算出了6T/8T/10T的SSD你可能也買不下去,
比較有可能先發生的是低容量的SSD流血殺價,被大陸廠商做成白菜,
但是同時間HDD的廠商成本也在不斷下降,要拼價格的話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HDD廠商目前仗著SSD還上不來,毛利很高賺爽爽,
到時候利潤可能會下修一點。

以HDD來說,未來的方向算是滿明朗的,主要就分為三大產品線:
Mobile, Near-line還有High-end

Mobile就是一般的行動硬碟,目前最高的是S社才剛發表的4T/5D 2.5吋15mm的版本,
還有年初T社發表和前一陣子W社的3T/4D行動碟,
這幾顆大概是最後的PMR硬碟,
從明年2016開始,三大陣營都會往SMR走,下一個節點是單碟1T,
會推出1T/1D 7mm, 3T/3D 9.5mm, 4T/4D 15mm等版本,就清一色全是SMR了。

Near-line是所謂的企業級冷儲存還有一般的3.5吋消費級儲存硬碟,
因為速度不是重點,所以是全力衝刺儲存密度,
照目前的roadmap,H社已經推出10T/7D氦氣硬碟,之後其他廠商可能也會跟進氦氣填充,
3.5吋可能會全面從現在的4-5D push到7-8D,到2017左右可能會出現14T/8D的硬碟,
明年開始,這些高容量硬碟也會全面migrate到SMR,
而大概2017-18左右,更先進的技術TDMR(二維讀取)/HAMR(熱磁輔助)會慢慢導入,
不過一開始成本關係,可能是以企業級為主,消費級可能還要再等等。

最後High-end就是高性能的硬碟,這部分主要也會以企業級為主,
目前最高容量還在1.8T/4D左右,但這應該不是鄉民關心的,
一般消費者要速度快可能去買SSD比較快也比較便宜,
當然企業客戶的考量就比較多了,但這邊不多做討論。

最後再講一下SMR,其實廠商也沒有故意不標示PMR或SMR,
只是對一般使用者而言那不是很重要,使用者體驗才是重點,
簡單來說,SMR因為重複寫入會影響相鄰的磁軌而必須全部重寫,
從而導致寫入速度變慢,這個理論不是使用者關心的,
要怎麼從其他方面提升速度,而達到SMR的儲存密度,又可以和PMR的速度才重要,
畢竟SMR一下子可以提升儲存密度2x%,要提升容量一定是往這走的,
至於要怎麼match PMR的速度呢?前面有大大提過了,
現在SMR是把資料分成band一個區塊一個區塊寫,
這樣修改資料的時候不需要整個碟片重寫,而只要寫幾個bands就好,
這部份的優化其實主要靠演算法,也就是硬碟控制器的部分,
如何有效率的規劃讀寫的區塊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效率變好,減少複寫次數對速度提升很有幫助,
但這部分不是我的專業,就不多說。

總之,對終端使用者來講,最直接的使用者體驗就是硬碟快不快,耐不耐用,穩不穩定,
使用哪種技術達到,並不是很重要,
用SMR技術的硬碟可以輕易的大大提升容量,如果多方努力優化之後,
速度和reliability可以達到跟PMR相當,
孰優孰劣是顯而易見的,
以後還會不會有現有的PMR,可能還會有,
但可能在high-end那邊比較多,出了你也不想買,
我個人覺得消費級的硬碟最終應該全部都會走向SMR,
畢竟一般的使用速度需求沒那麼大,真的要快直接用SSD更快,
不過肯定的一點是儲存市場會趨向分工更細緻的方向,
不只SSD和HDD根據不同需求選擇,
不同容量 體積 速度 穩定性的HDD還有混和產品一定會越來越多元,
消費者就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即可。

--

All Comments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5-07-08T17:10
Toshiba不久之後就會推出SMR產品了,這是產業趨勢,
基本上每間都一樣,HGST目前用氦氣衝碟盤數,不過之
後還是會加上SMR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5-07-10T01:20
有點好奇,先不管價位之類的,SSD其實不一定要增加
密度啊XD,出個3.5"的SSD應該暫時還是有人會買單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5-07-14T00:55
然後SMR有想過應該之後要靠演算法跟控制器甚至軟體
但HDD+SMR的最大問題就是因為都要重寫同一區塊,所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5-07-14T12:03
以讀寫損耗率會提高不少,很多PMR不須損耗的部分也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5-07-19T05:12
跟著損耗,跟SSD可循環不同,除非每次都是換區塊寫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5-07-19T09:01
主要不是對SMR要求什麼效能,但損耗率太大對HDD會是
很麻煩的事,光送修拷貝都風險一堆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5-07-23T23:22
價格超重要怎麼能先不看勒,SSD做大跟HDD不一樣的地
方在於成本增加不同,2.5吋跟3.5吋的碟片可能沒有差
很多,但是如果做3.5吋的SSD那成本幾乎是正比往上加
,容量出來了價格可能會突破天際的高啊!而且還會因
為體積增大犧牲掉SSD在行動裝置上面的優勢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5-07-27T21:17
以後需要常常讀寫的用途一定會是SSD或混合硬碟佔優
勢,至於冷儲存和備份用途,SMR不會太吃虧啊,反正
複寫的次數也不多,拷貝如果是連續寫入的話理論上應
該沒什麼差吧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5-07-30T17:37
專業給推,希望 10TB 早日飛入尋常百姓家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5-08-02T02:43
10T要拿來放什麼?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5-08-02T14:10
一顆壞掉買另一顆回來對拷時ww應該要很久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5-08-05T16:55
SMR對於倉庫碟很優阿,像我有7TB的美劇都集中放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5-08-08T14:40
也不燒成光碟了,那種說燒起來看的都是騙笑耶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5-08-12T23:39
以前燒過的DVD跟部分藍光基本上燒完就堆在那邊生灰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5-08-17T18:32
所以放倉庫碟想到就看,也只存入很少修改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5-08-20T11:48
有玩PT或者農場戶30T都算正常,寫入效能也不是首選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5-08-25T10:32
一顆壞掉買另一顆對拷不應該很久啊,SMR缺點是修改
小部分資料的時候會比較慢,如果是新的硬碟大筆資料
連續寫入理論上跟傳統PMR是一樣的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5-08-25T12:26
smr也沒有比較便宜 對消費者來說目前當然先挑非smr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5-08-28T14:39
另外smr壞軌似乎會更慘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5-08-30T06:20
那句話不是回SMR,是回10TB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5-09-03T14:59
SMR壞軌retired的size可能會比較大是沒錯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5-09-08T01:50
但是可用的區塊多了 這實在不是什麼大問題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5-09-11T12:23
過去幾次加大容量的技術都能成熟了 SMR也沒必要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5-09-14T19:30
被唾棄成這樣 反正消費級的data重要程度本來就不高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5-09-19T05:32
真的很重要請自己用其他方法備援或是換企業級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5-09-21T17:28
樓上是不是搞錯什麼?消費級的data重要程度不高?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5-09-23T21:47
SMR是技術,討論會產生的問題跟使用方法,跟討論資
料重要性無關吧?當硬碟都SMR,你叫消費者拿什麼備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5-09-26T14:13
援?企業級的SMR就不是SMR嗎?作RAID下去會不會更糟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5-09-30T05:00
?將來是會成熟沒錯,但不是用SMR作出大容量放消費
級結果損失10TB資料後再說自己不用其他備援方式怪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5-10-02T22:23
我囉這樣。根本搞錯重點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5-10-07T16:59
就說了消費級/企業級不是重點...而是一般使用者從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5-10-07T22:02
2T淘汰整併到大容量時硬碟採用SMR,然後基於冷儲存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5-10-12T14:29
特性所以消費者可能得改掉拿來重複修改甚至同步的
做法。疊瓦式目前以空間換取的就是效能跟損耗率問題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5-10-13T18:42
,這勢必要在作用跟包裝上作宣導跟區隔,而不是消費
者傻傻買了硬碟都不用管他是什麼技術。然後大容量以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5-10-14T23:53
經更貴了卻因為你採用了不一樣的技術所以只好改買企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5-10-16T06:11
業級,這說法也不是廠商應有的態度。事實上如果SMR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5-10-18T13:11
特性是適合冷儲存,那麼不管RAID或Sync都不足以彌補
Rebuild跟送修時的麻煩跟資料風險性。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5-10-21T11:58
同意廠商應該要針對不同取向的硬碟做出區隔,而這也
是現在每間都有在做的事啊,W家不是都出了七彩系列
嗎?不同需求購買不同產品本來就很正常。SMR的特性
是重複讀寫的時候寫入速度會慢,不代表可靠性差,所
以說SMR效能差可以,但是風險高倒不一定。而寫入速
度慢這點可以靠其他去彌補和改善,說適合冷儲存的SM
R硬碟不該raid或sync是不正確的,不管任何有價值的
資料都應該備份,只是冷儲存用途上效能不是top prio
rity;如果有高效能的需求就應該選擇不同類型的產品
,像是SSD或高效能HDD,就像你現在仍然有5400/7200/
萬轉等硬碟可以選擇一樣。等技術成熟之後如果有高效
能的SMR產品面世,難道你就會不用嗎?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5-10-24T23:56
不懂你這麼糾結SMR的用意到底在哪 spec/測試上雖然
目前和PMR有所差異 但是上面也說了 能非常有效的增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5-10-29T14:54
加儲存容量 一定是未來會採用的技術 你這麼不喜歡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5-11-02T05:08
SMR 或是資料如此重要 你可以考慮非常多的online
backup方案 這些都是保證你資料絕對安全的 不然你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5-11-05T14:23
可以去告那家公司 最終的重點就在於你資料到底多重
要 值得你花這個錢 就算是PMR硬碟一樣有他的壽命和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5-11-09T18:45
保固 時間到了資料一樣會沒有 以商業角度上看 本來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5-11-14T09:22
就不可能把高階產品低價賣 不然怎麼不說為什麼SAS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5-11-15T13:23
耐用度就再等統計吧,技術成熟之後當然可能會考慮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5-11-20T05:45
NL-SAS賣那麼貴? 企業級規格和spec本來就不會是消
費級的水準 況且事實上就是不用SMR目前是沒有辦法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5-11-23T12:48
,所以之前才會說可能在演算法之類的要去改進那個多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5-11-24T17:05
餘損耗的問題。簡單的說就是一般使用者>換了大硬碟
>一樣這樣讀寫>發現容易壞。這時候你再來跟他說這是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5-11-29T08:49
達到那個容量水準 再多Disk會出現更多問題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5-12-03T20:48
SMR 冷儲存用 不買企業級怪我囉blabla,會很幹,就
這樣。況且一般販售大多只提SMR造就容量上升,沒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5-12-04T12:47
提到什麼缺點,也很少提到技術面差異,這是我要講的
。至於ENEP一直把責任歸屬在消費者自己不多花錢這點
,我就懶得多作回應了。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5-12-09T12:24
個人的話,會買SMR的回來歸檔再找PMR的回來一般用吧
,但想一想連Sync都不做的一般使用者會不會這樣做,
就知道這之間的差異在哪裡了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5-12-11T18:21
奇怪了 消費者本來自己就要衡量資料的重要性卻不談
你覺得如果SMR碟返修率如果很高廠商不會有損失嗎?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5-12-14T00:21
技術面差異 事實上spec上都寫的清清楚楚 一般消費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5-12-15T10:59
者不會去看 那也很簡單 壞了保固內送修 資料找救援
不就跟現在一樣嗎?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5-12-20T01:51
K大,你對一般使用者那邊的推理有個盲點,換大容量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5-12-22T05:00
硬碟>同樣讀寫習慣>"不應該"比較容易壞,假如標示sp
ec是一樣的就應該要有同樣的可靠度才對,而這是硬碟
廠商應該要做到的事,才能拿出來賣,而不是消費者憑
印象自行判斷,那是廠商的責任才對,SMR主要的缺點
是寫入效能較差,不該是容易壞。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5-12-22T13:27
至於耐用度的統計,目前網路上沒看見什麼有公信力的
數據,現在幾間大廠在推出產品之前都有很完整的測試
,才訂出相應的spec,如果返修率太高會少賺很多錢;
至於某B雲端業者的數據還是參考就好,因為他把消費
級硬碟用在他們不該出現的"惡劣"環境(震動問題,還
有他們自己設計的機具)使用,其實不太公平,一般使
用下就該有正常表現,只能說H牌真的做的太好,或是
剛好他們八字比較合。

Toshiba 送修 經驗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5-07-08T10:38
簡單回報一下,給想買Toshiba的人做個參考 其實一直很想建議快換中心的客服部 應該改成晚上或周三公休然後周末輪班等時間營業 不然朝九晚六又平日限定的時間 一般上班族只能寄送吧? 既然Toshiba有快換中心在國內 今天早上就親自送過去一趟 一來是資料要處理不想等,聽說快換的話當場就能拿到貨品 二來 ...

P網 EZLINK 120GB SATA3 SSD 1299元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5-07-08T00:11
http://goo.gl/3vo6aF P網EZLINK 120G SSD 1299元 比128G 隨身碟還便宜, 有興趣者參考看看吧~ 期限僅到今天16:00止 - ...

有關RAID 1的問題?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5-07-07T23:22
各位好,最近公司要新購Server,因為想做RAID 1 而HP 附有1顆 1T的HP原廠硬碟,因想要做RAID 1所以要新購 1個硬碟,但如果加購一顆1T的HP原廠硬碟要價要7500元, 如果加購它牌的大約只要2200元.所以想請教大家, ...

GOHAPPY INTEL 530彩盒版 $1988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5-07-07T18:42
要有 會員 ,且有拿到 300 元購物金券(滿兩千可折300,可折 15% ) 售價 2288 , 到 7/8 截止.滿兩千折三百,折價後售價為 $1988 上周買了兩顆,今天收到 X宇出的,聯強貨 -- 同場加映: 廣穎 SP D06 1T , $1699-150= $1549 (滿一千 ...

32G隨身碟選購(USB3.0)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5-07-07T15:47
第一次發文請見諒 最近有需要需要隨身碟來儲存資料 64G的均價都偏高 實在無法下手 我自己有看上幾個 1.http://bit.ly/1S4Zs3Z 2.http://bit.ly/1gkTnER 3.http://bit.ly/1LPAean 4.http://bit.ly/1KOaEB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