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服務器芯片仍是英特爾主場,AMD僅能靠 - 3C

By Kama
at 2018-11-28T18:21
at 2018-11-28T18:21
Table of Contents
x86服務器芯片仍是英特爾主場,AMD僅能靠製程縮小差距
https://xueqiu.com/9983210953/117488179
根據DRAMeXchange調查,今年 x86 解決方案仍為服務器芯片市場的主流選擇,兩大主導
廠商之一的英特爾因產品定位較完善,使用規模仍居首,2018 年市佔達 98%。
而AND隨著2019 年 7 nm平台的問世,在 x86 平台的市佔率將有機會提升至 5%。
DRAMeXchange 資深分析師劉家豪指出,從整體競爭格局來看,英特爾市場龍頭的地位短
期將不會受到影響,但隨著AMD在產品製程急起直追,無論是在性能與功耗表現上,都將
對英特爾帶來不小的挑戰;現階段雲服務供應商均有小批量採用AMD的解決方案,如
Baidu、Ali Cloud 與 AWS,未來 7 nm導入市場後,AMD的採用比重將有機會進一步擴大
。
AMD在本月中旬舉行的New Horizon大會上首發了7nm工藝的數據中心芯片——Zen 2架構64
核128線程羅馬處理器,儘管這還不是7nm處理器真正的發布、上市,但是AMD已經發出了
強烈的信號,明年將在處理器製程上領先對手。
目前,AMD主要產品線在今年已陸續轉移至新的 EPYC 產品線,佔比約 7 成;目前量產
的 Naples 解決方案,製程節點從 28 / 32 nm微縮至 14 nm,運算性能已大幅提升,但
因目前以單插槽解決方案為主,與英特爾相比,市場產品規劃仍較為不足,市佔率約 2%
。
在新產品規劃上,AMD新款 EPYC 解決方案 Rome 將轉進 7 nm製程,合作夥伴也從 格芯
轉為 TSMC,在產品設計上將修正原先耗電量較大的瑕疵。預期 Rome 平台將在明年第一
季開始規模投產,下半年有機會問世。
反觀英特爾這邊,由於10nm工藝不斷延期,PC及服務器處理器路線圖備受質疑,英特爾今
年股價承壓就源於10nm工藝遲遲不能上市。
日前在瑞士信貸22屆TMT大會上,英特爾臨時CEO Robert Swan又重申了他們的10nm工藝路
線圖,2019年FPGA芯片首先用上10nm工藝,2020年初服務器芯片快速跟進,2020年大部分
處理器將進入10nm時代,而英特爾也強調他們在2019、2020及之後的時間裡將繼續保持領
導地位。
此外,英特爾還壓縮了PC到服務器(升級10nm工藝)的時間表,因此2020年時英特爾會有
越來越多的業務升級到10nm節點。
從英特爾的表態來看,2020年時他們大部分處理器都會轉移到10nm節點,不過這個表態跟
之前公佈的進度也還是有一點不同的,英特爾官方之前的說法是2019年底的假期購物季(
聖誕到新年那段時間)會上市10nm處理器,會是消費級PC處理器首發(但不是桌面處理器
,而是移動版),現在的說法中是FPGA芯片首先使用10nm芯片,2020年初服務器跟進。
從新產品規划來看,英特爾的 Purley 的新平台 Gen 2 Cascade Lake 仍會沿用其 14 nm
第三代製程,預計明年下半年之後才會成為市場主流。在高端定製化產品規劃上,英特爾
明年將會有 Cascade Lake Xeon-AP(Advance Performance)的生產計畫,不過因為產品
線尚在工程樣品階段,預計延遲至明年底才會小批量生產。
DRAMeXchange 指出,新平台的轉換將推動服務器搭載容量有效提升,預估 2019 年單機
搭載 Server DRAM 的容量仍將維持 25% 左右的成長,與 2018 年的近四成水位相較大幅
減少。
評:Intel 2019 FPGA 10nm先出,2020初再出伺服器,消費級10nm慢慢等....
--
https://xueqiu.com/9983210953/117488179
根據DRAMeXchange調查,今年 x86 解決方案仍為服務器芯片市場的主流選擇,兩大主導
廠商之一的英特爾因產品定位較完善,使用規模仍居首,2018 年市佔達 98%。
而AND隨著2019 年 7 nm平台的問世,在 x86 平台的市佔率將有機會提升至 5%。
DRAMeXchange 資深分析師劉家豪指出,從整體競爭格局來看,英特爾市場龍頭的地位短
期將不會受到影響,但隨著AMD在產品製程急起直追,無論是在性能與功耗表現上,都將
對英特爾帶來不小的挑戰;現階段雲服務供應商均有小批量採用AMD的解決方案,如
Baidu、Ali Cloud 與 AWS,未來 7 nm導入市場後,AMD的採用比重將有機會進一步擴大
。
AMD在本月中旬舉行的New Horizon大會上首發了7nm工藝的數據中心芯片——Zen 2架構64
核128線程羅馬處理器,儘管這還不是7nm處理器真正的發布、上市,但是AMD已經發出了
強烈的信號,明年將在處理器製程上領先對手。
目前,AMD主要產品線在今年已陸續轉移至新的 EPYC 產品線,佔比約 7 成;目前量產
的 Naples 解決方案,製程節點從 28 / 32 nm微縮至 14 nm,運算性能已大幅提升,但
因目前以單插槽解決方案為主,與英特爾相比,市場產品規劃仍較為不足,市佔率約 2%
。
在新產品規劃上,AMD新款 EPYC 解決方案 Rome 將轉進 7 nm製程,合作夥伴也從 格芯
轉為 TSMC,在產品設計上將修正原先耗電量較大的瑕疵。預期 Rome 平台將在明年第一
季開始規模投產,下半年有機會問世。
反觀英特爾這邊,由於10nm工藝不斷延期,PC及服務器處理器路線圖備受質疑,英特爾今
年股價承壓就源於10nm工藝遲遲不能上市。
日前在瑞士信貸22屆TMT大會上,英特爾臨時CEO Robert Swan又重申了他們的10nm工藝路
線圖,2019年FPGA芯片首先用上10nm工藝,2020年初服務器芯片快速跟進,2020年大部分
處理器將進入10nm時代,而英特爾也強調他們在2019、2020及之後的時間裡將繼續保持領
導地位。
此外,英特爾還壓縮了PC到服務器(升級10nm工藝)的時間表,因此2020年時英特爾會有
越來越多的業務升級到10nm節點。
從英特爾的表態來看,2020年時他們大部分處理器都會轉移到10nm節點,不過這個表態跟
之前公佈的進度也還是有一點不同的,英特爾官方之前的說法是2019年底的假期購物季(
聖誕到新年那段時間)會上市10nm處理器,會是消費級PC處理器首發(但不是桌面處理器
,而是移動版),現在的說法中是FPGA芯片首先使用10nm芯片,2020年初服務器跟進。
從新產品規划來看,英特爾的 Purley 的新平台 Gen 2 Cascade Lake 仍會沿用其 14 nm
第三代製程,預計明年下半年之後才會成為市場主流。在高端定製化產品規劃上,英特爾
明年將會有 Cascade Lake Xeon-AP(Advance Performance)的生產計畫,不過因為產品
線尚在工程樣品階段,預計延遲至明年底才會小批量生產。
DRAMeXchange 指出,新平台的轉換將推動服務器搭載容量有效提升,預估 2019 年單機
搭載 Server DRAM 的容量仍將維持 25% 左右的成長,與 2018 年的近四成水位相較大幅
減少。
評:Intel 2019 FPGA 10nm先出,2020初再出伺服器,消費級10nm慢慢等....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Sarah
at 2018-12-03T12:26
at 2018-12-03T12:26

By Zora
at 2018-12-07T10:18
at 2018-12-07T10:18

By Steve
at 2018-12-11T05:09
at 2018-12-11T05:09

By Barb Cronin
at 2018-12-11T22:15
at 2018-12-11T22:15

By Queena
at 2018-12-14T11:36
at 2018-12-14T11:36

By Emma
at 2018-12-16T14:11
at 2018-12-16T14:11

By Freda
at 2018-12-18T17:47
at 2018-12-18T17:47

By Ina
at 2018-12-20T18:09
at 2018-12-20T18:09

By George
at 2018-12-23T10:06
at 2018-12-23T10:06

By Mia
at 2018-12-26T03:16
at 2018-12-26T03:16

By Ivy
at 2018-12-26T18:21
at 2018-12-26T18:21

By Lauren
at 2018-12-29T03:39
at 2018-12-29T03:39

By Lily
at 2018-12-30T07:45
at 2018-12-30T07:45

By Lily
at 2019-01-02T09:37
at 2019-01-02T09:37

By Yedda
at 2019-01-03T14:56
at 2019-01-03T14:56

By Daniel
at 2019-01-05T08:36
at 2019-01-05T08:36

By Dora
at 2019-01-05T14:25
at 2019-01-05T14:25

By Anthony
at 2019-01-10T07:21
at 2019-01-10T07:21

By Oscar
at 2019-01-12T12:35
at 2019-01-12T12:35

By Annie
at 2019-01-15T09:29
at 2019-01-15T09:29

By Odelette
at 2019-01-15T12:10
at 2019-01-15T12:10

By Odelette
at 2019-01-18T11:31
at 2019-01-18T11:31

By Genevieve
at 2019-01-19T01:23
at 2019-01-19T01:23

By Caitlin
at 2019-01-23T21:54
at 2019-01-23T21:54

By Carol
at 2019-01-27T03:04
at 2019-01-27T03:04
Related Posts
30K 含螢幕 solidwork機

By Heather
at 2018-11-28T18:11
at 2018-11-28T18:11
45K遊戲機

By Aaliyah
at 2018-11-28T17:39
at 2018-11-28T17:39
ASUS TUF B450M-PRO GAMING

By Ivy
at 2018-11-28T16:42
at 2018-11-28T16:42
20k輕度文書上網機

By Regina
at 2018-11-28T16:27
at 2018-11-28T16:27
想更換RAM求推薦個

By Xanthe
at 2018-11-28T16:08
at 2018-11-28T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