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少見的5吋全音域單體 - 喇叭
By Yedda
at 2009-11-08T22:55
at 2009-11-08T22:55
Table of Contents
今天去試聽這對喇叭了
趁記憶清晰來寫心得
這對TB5吋單體,裝的箱子是以國外網站Solo 103 為基礎,修改而成
其實修改部份只有針對五吋單體較大的面積,將面板寬度增加到能塞進單體而已
也就是比較胖的 solo 103
而原po的另一對喇叭是 Yu-Studio 的HT-100A 書架型 (塞TB4單體)
我自己的喇叭是 國產 solo 103測試版 Orz(TB4單體)
這剛好是很有趣的搭配
以箱體設計來說,我的喇叭跟跟TB5是採用一樣的設計
以單體來說,我的喇叭跟原PO的另一對喇叭同採用TB4單體
所以我可以比較同一對單體,不同音箱設計的差異
跟同樣音箱設計,但不同單體的差異。
我的喇叭就叫 TB4 solo版吧,原po喇叭叫 TB4-HT版,而主角就是TB5
先說TB4 solo,這對喇叭的聲音很均衡,這是我喜歡它的原因。
雖然換個角度來說,均衡也可以解釋成不上不下,高不成低不就。
但是以日常聆聽來說,各種類型音樂都能聽 (雖說都不太到位)
不會有很偏頗的狀況出現。
TB4-HT則完全是另一個光景。超大的迷宮音箱。能唱出很不可思議的低頻
非常適合聽人聲類型的音樂。聲音暖暖厚厚,暈染的很舒服。
人聲像一團團的棉花打在身上。
但是罩門是低頻速度夭壽慢,遇到快速的鼓聲就完全破功。
低頻就像一團爛泥,糊軟著瀰漫在四周。
回來說到主角,TB5。
TB5的單體尺吋讓他在較小的音箱裡,也能唱出較多的低頻
以量感論,TB5的低頻遠遠多於TB4-solo,很多在TB4-solo上聽不到的低頻
都一一出現在TB5上。
但量感略遜於TB4-HT。 延伸性也沒有TB4-HT那麼深潛。
而人聲的表現則是另一回事
TB5的聲底很亮,相比之下,TB4就可以稱為暗沉了
甚至高頻的平衡性與延伸,TB5都優於TB4。這倒是挺不可思議的
推測跟TB5的PP震膜有關。TB4的竹纖維震膜,反應還是慢了一些。
因此TB5的速度感一流,收放自如,不脫泥帶水 (尤其跟TB4-HT一比,速度快太多太多了)
原PO的擴大機是SK3875單端直推。功率不算大,約50w而已。
放阿姐鼓時把TB5推的有聲有色。雖然低頻延伸還是差了一截,但已算到位
音箱容積也許考慮再加大一些,低頻表現可以再提升一些(這還得再試了)
今天聽TB5的感覺,它的音域延伸性就如同原廠公布的頻響曲線一般
甚至高頻還比TB4要亮麗。
人聲部份刻劃的更銳利,線條感十足。聽習慣小功率+全音域那種軟綿溫潤聲底
初聽會有聽到多音路分音喇叭的錯覺。
不過仔細聽,還是可以聽出全音域單體不同於分音喇叭的自然無斷層音色
要說TB5好不好聽,我覺得很難去論斷它到底是好聽還是不好聽
但是一般聽習慣全音域喇叭的玩家,應該都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至於是好是壞,就不見得了)
以我來說的話,其實我是給予正面評價的
TB5結合了全音域與多音路的優點
音色自然但延伸性有到位,速度感一流反應快速。
這使得TB5對音樂類型的適應性更高了
一些速度比較快或氣勢比較龐大的音樂,TB5的表現比TB4要好上太多
換句話說,平常只敢放梁靜茹的TB4。換成TB5可以多方嘗試各種音樂類型
表現較為全面。
優點講完當然要講缺點
今天聽到的TB5,聲音還很緊澀,放不開。不過以TB4需要RUN才有好聲的標準
TB5應該要好好RUN一陣子才能斷定它到底有多少能耐
低頻速度很快,量感也算適中,但是延伸性還差一點
低頻有種到50Hz就切斷的感覺,下盤很硬卻不夠紮實
這也是我們懷疑箱體可以再加大一些的原因。
不過也擔心箱體若是太大造成的反效果。
這還要再嘗試才知道了。
以上。
※ 引述《droger (羅杰)》之銘言:
: 前陣子從國外入手了一對國內非常少見的5吋全音域單體,
: 甚至目前還沒有看過中文網頁的測試報告,但是在國外的
: 網站還是找的到一些資料,評價也還不錯。單體名稱是什
: 麼先賣個關子,先看圖
: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droger&b=4&f=1202702490&p=13
: 之所以會購入這對單體單純是因為數據"看"起來很漂亮,
: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droger&b=4&f=1202702491&p=14
: 箱體則是參考國外網站的反射音箱設計,
: http://www.humblehomemadehifi.com/Solo103.html
: 目前還不到完工的進度,不過最近這幾天應該就可以完工
: 開始試聲了,到時候再上來跟大家分享。
: 以造價而言,單體入手的成本含運費約3.5k,箱體成本則不到800
: C/P值高不高?... 過幾天就會知道了XD
--
--
趁記憶清晰來寫心得
這對TB5吋單體,裝的箱子是以國外網站Solo 103 為基礎,修改而成
其實修改部份只有針對五吋單體較大的面積,將面板寬度增加到能塞進單體而已
也就是比較胖的 solo 103
而原po的另一對喇叭是 Yu-Studio 的HT-100A 書架型 (塞TB4單體)
我自己的喇叭是 國產 solo 103測試版 Orz(TB4單體)
這剛好是很有趣的搭配
以箱體設計來說,我的喇叭跟跟TB5是採用一樣的設計
以單體來說,我的喇叭跟原PO的另一對喇叭同採用TB4單體
所以我可以比較同一對單體,不同音箱設計的差異
跟同樣音箱設計,但不同單體的差異。
我的喇叭就叫 TB4 solo版吧,原po喇叭叫 TB4-HT版,而主角就是TB5
先說TB4 solo,這對喇叭的聲音很均衡,這是我喜歡它的原因。
雖然換個角度來說,均衡也可以解釋成不上不下,高不成低不就。
但是以日常聆聽來說,各種類型音樂都能聽 (雖說都不太到位)
不會有很偏頗的狀況出現。
TB4-HT則完全是另一個光景。超大的迷宮音箱。能唱出很不可思議的低頻
非常適合聽人聲類型的音樂。聲音暖暖厚厚,暈染的很舒服。
人聲像一團團的棉花打在身上。
但是罩門是低頻速度夭壽慢,遇到快速的鼓聲就完全破功。
低頻就像一團爛泥,糊軟著瀰漫在四周。
回來說到主角,TB5。
TB5的單體尺吋讓他在較小的音箱裡,也能唱出較多的低頻
以量感論,TB5的低頻遠遠多於TB4-solo,很多在TB4-solo上聽不到的低頻
都一一出現在TB5上。
但量感略遜於TB4-HT。 延伸性也沒有TB4-HT那麼深潛。
而人聲的表現則是另一回事
TB5的聲底很亮,相比之下,TB4就可以稱為暗沉了
甚至高頻的平衡性與延伸,TB5都優於TB4。這倒是挺不可思議的
推測跟TB5的PP震膜有關。TB4的竹纖維震膜,反應還是慢了一些。
因此TB5的速度感一流,收放自如,不脫泥帶水 (尤其跟TB4-HT一比,速度快太多太多了)
原PO的擴大機是SK3875單端直推。功率不算大,約50w而已。
放阿姐鼓時把TB5推的有聲有色。雖然低頻延伸還是差了一截,但已算到位
音箱容積也許考慮再加大一些,低頻表現可以再提升一些(這還得再試了)
今天聽TB5的感覺,它的音域延伸性就如同原廠公布的頻響曲線一般
甚至高頻還比TB4要亮麗。
人聲部份刻劃的更銳利,線條感十足。聽習慣小功率+全音域那種軟綿溫潤聲底
初聽會有聽到多音路分音喇叭的錯覺。
不過仔細聽,還是可以聽出全音域單體不同於分音喇叭的自然無斷層音色
要說TB5好不好聽,我覺得很難去論斷它到底是好聽還是不好聽
但是一般聽習慣全音域喇叭的玩家,應該都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至於是好是壞,就不見得了)
以我來說的話,其實我是給予正面評價的
TB5結合了全音域與多音路的優點
音色自然但延伸性有到位,速度感一流反應快速。
這使得TB5對音樂類型的適應性更高了
一些速度比較快或氣勢比較龐大的音樂,TB5的表現比TB4要好上太多
換句話說,平常只敢放梁靜茹的TB4。換成TB5可以多方嘗試各種音樂類型
表現較為全面。
優點講完當然要講缺點
今天聽到的TB5,聲音還很緊澀,放不開。不過以TB4需要RUN才有好聲的標準
TB5應該要好好RUN一陣子才能斷定它到底有多少能耐
低頻速度很快,量感也算適中,但是延伸性還差一點
低頻有種到50Hz就切斷的感覺,下盤很硬卻不夠紮實
這也是我們懷疑箱體可以再加大一些的原因。
不過也擔心箱體若是太大造成的反效果。
這還要再嘗試才知道了。
以上。
※ 引述《droger (羅杰)》之銘言:
: 前陣子從國外入手了一對國內非常少見的5吋全音域單體,
: 甚至目前還沒有看過中文網頁的測試報告,但是在國外的
: 網站還是找的到一些資料,評價也還不錯。單體名稱是什
: 麼先賣個關子,先看圖
: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droger&b=4&f=1202702490&p=13
: 之所以會購入這對單體單純是因為數據"看"起來很漂亮,
: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droger&b=4&f=1202702491&p=14
: 箱體則是參考國外網站的反射音箱設計,
: http://www.humblehomemadehifi.com/Solo103.html
: 目前還不到完工的進度,不過最近這幾天應該就可以完工
: 開始試聲了,到時候再上來跟大家分享。
: 以造價而言,單體入手的成本含運費約3.5k,箱體成本則不到800
: C/P值高不高?... 過幾天就會知道了XD
--
--
Tags:
喇叭
All Comments
By Steve
at 2009-11-12T17:59
at 2009-11-12T17:59
By Kumar
at 2009-11-16T13:02
at 2009-11-16T13:02
By Freda
at 2009-11-20T08:06
at 2009-11-20T08:06
By Yedda
at 2009-11-24T03:09
at 2009-11-24T03:09
Related Posts
國內少見的5吋全音域單體
By Poppy
at 2009-11-08T22:29
at 2009-11-08T22:29
M3400
By Ethan
at 2009-11-08T21:05
at 2009-11-08T21:05
請問送原廠修淇譽JS-3012喇叭大概要花多少?
By Jack
at 2009-11-08T17:45
at 2009-11-08T17:45
如何從機器,連接到電腦,讓電腦能播出聲音?
By Selena
at 2009-11-08T16:45
at 2009-11-08T16:45
關於添購主動式低音
By Queena
at 2009-11-07T22:43
at 2009-11-07T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