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過2.1TB天塹:希捷確認今年推3TB硬盤 - 儲存設備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5-28T21:47
at 2010-05-28T21:47
Table of Contents
結論是要用3T以上大硬碟,要換主機板??
---------------------------------------------------------------------------
文章來自《驅動之家》
http://news.mydrivers.com/1/164/164493.htm
希捷高級産品經理Barbara Craig今天向英國媒體確認,“我們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一
款3TB硬盤”,不過這次並不僅僅是提高存儲密度那麽簡單。
在硬盤的發展史上,隨著存儲密度和容量的不斷擴大,我們已經遭到過多次容量限制尴尬
,從早期的528MB到幾年前的137GB,而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坎就是2.1TB,剛剛略大
於現有硬盤産品的最大容量(組建RAID的朋友可能已經遭遇過了)。
問題的根源還是當年微軟、IBM設立的DOS標準之一:邏輯塊尋址模式(LBA)。它規定每隔
扇區的容量爲 512字節,而在現有尋址模式下所能支持的最大容量爲2.1TB——這也是人
類在計算機行業中“短視”的又一後果。Craig說:“我想當時大家都會那麽以爲,畢竟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人們設立標準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硬盤)容量會超過2.1TB。”
當然有問題就得解決。Craig解釋說,爲了繞過2.1TB容量限制,“我們需要將它(LBA)拓
展爲Long LBA尋址”。做法很簡單,只要在指令描述塊(CDB)中提高用來定義LBA尋址的字
節數即可,不過也需要操作係統支持。
Windows Vista/7 64位係統和修改版的Linux係統都可以支持這種長字節尋址模式,但
Windows XP不行,測試表明3TB硬盤在這個“古老的”係統中僅能顯示990MB。
Craig補充說:“爲了(支持)主引導記錄(MBR),還需要加入(新的)全局唯一標識符分區表
(GPT)。” 目前的MBR也只能支持到2.1TB,所以繞過它就得使用新的GPT。
到這兒還沒完,因爲以上這些只能讓你將3TB硬盤作爲非係統盤,想拿來安裝、引導操作
係統還有更多困難需要克服。不幸的是,MBR是主板BIOS使用了幾十年的一個關鍵部分。
GPT最初被設想爲Intel EFI(可擴展固件接口)的一部分,而後者的目標是取代老舊而不易
使用的BIOS,並在統一EFI論壇的主導下發展爲UEFI,其衆多新特性之一就是更大的LBA尋
址機制,突破2.1TB限制輕而易舉。
問題是目前使用UEFI係統的主板還少之又少,只有微星等推出了一些産品,距離普及還相
當遙遠。
綜上所說,硬盤控制器、BIOS、驅動程序、操作係統全部都存在2.1TB的“容量牆”,所
以推出3TB乃至更大容量硬盤並不支持硬盤廠商自己的事兒,更是整個業界的責任。
但是盡管涉及面相當廣,曙光也已經近在眼前。Craig指出:“包括操作係統、BIOS、
RAID控制器(制造商)在內的很多合作夥伴都已重視這個問題。我想大概80%的基礎架構已
經準備好支持(UEFI)了。關於UEFI標準,沃恩會在下個月舉行一次聚會,確保大家都做好
準備,還獲得了國際硬盤驅動器和設備材料協會(IDEMA Group)的支持。”
希捷稱,如果一切問題都獲得完美解決,他們將在今年底發布第一款容量超過2.1TB的企
業級硬盤,言外之意桌面版至少得明年了。
--
---------------------------------------------------------------------------
文章來自《驅動之家》
http://news.mydrivers.com/1/164/164493.htm
希捷高級産品經理Barbara Craig今天向英國媒體確認,“我們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一
款3TB硬盤”,不過這次並不僅僅是提高存儲密度那麽簡單。
在硬盤的發展史上,隨著存儲密度和容量的不斷擴大,我們已經遭到過多次容量限制尴尬
,從早期的528MB到幾年前的137GB,而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坎就是2.1TB,剛剛略大
於現有硬盤産品的最大容量(組建RAID的朋友可能已經遭遇過了)。
問題的根源還是當年微軟、IBM設立的DOS標準之一:邏輯塊尋址模式(LBA)。它規定每隔
扇區的容量爲 512字節,而在現有尋址模式下所能支持的最大容量爲2.1TB——這也是人
類在計算機行業中“短視”的又一後果。Craig說:“我想當時大家都會那麽以爲,畢竟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人們設立標準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硬盤)容量會超過2.1TB。”
當然有問題就得解決。Craig解釋說,爲了繞過2.1TB容量限制,“我們需要將它(LBA)拓
展爲Long LBA尋址”。做法很簡單,只要在指令描述塊(CDB)中提高用來定義LBA尋址的字
節數即可,不過也需要操作係統支持。
Windows Vista/7 64位係統和修改版的Linux係統都可以支持這種長字節尋址模式,但
Windows XP不行,測試表明3TB硬盤在這個“古老的”係統中僅能顯示990MB。
Craig補充說:“爲了(支持)主引導記錄(MBR),還需要加入(新的)全局唯一標識符分區表
(GPT)。” 目前的MBR也只能支持到2.1TB,所以繞過它就得使用新的GPT。
到這兒還沒完,因爲以上這些只能讓你將3TB硬盤作爲非係統盤,想拿來安裝、引導操作
係統還有更多困難需要克服。不幸的是,MBR是主板BIOS使用了幾十年的一個關鍵部分。
GPT最初被設想爲Intel EFI(可擴展固件接口)的一部分,而後者的目標是取代老舊而不易
使用的BIOS,並在統一EFI論壇的主導下發展爲UEFI,其衆多新特性之一就是更大的LBA尋
址機制,突破2.1TB限制輕而易舉。
問題是目前使用UEFI係統的主板還少之又少,只有微星等推出了一些産品,距離普及還相
當遙遠。
綜上所說,硬盤控制器、BIOS、驅動程序、操作係統全部都存在2.1TB的“容量牆”,所
以推出3TB乃至更大容量硬盤並不支持硬盤廠商自己的事兒,更是整個業界的責任。
但是盡管涉及面相當廣,曙光也已經近在眼前。Craig指出:“包括操作係統、BIOS、
RAID控制器(制造商)在內的很多合作夥伴都已重視這個問題。我想大概80%的基礎架構已
經準備好支持(UEFI)了。關於UEFI標準,沃恩會在下個月舉行一次聚會,確保大家都做好
準備,還獲得了國際硬盤驅動器和設備材料協會(IDEMA Group)的支持。”
希捷稱,如果一切問題都獲得完美解決,他們將在今年底發布第一款容量超過2.1TB的企
業級硬盤,言外之意桌面版至少得明年了。
--
Tags:
儲存設備
All Comments

By Rae
at 2010-05-31T13:14
at 2010-05-31T13:14

By Heather
at 2010-06-02T20:46
at 2010-06-02T20:46

By Una
at 2010-06-06T14:17
at 2010-06-06T14:17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6-07T00:10
at 2010-06-07T00:10

By Susan
at 2010-06-10T01:47
at 2010-06-10T01:47

By Olga
at 2010-06-11T02:37
at 2010-06-11T02:37

By Eartha
at 2010-06-14T23:36
at 2010-06-14T23:36

By Mia
at 2010-06-17T19:28
at 2010-06-17T19:28

By Blanche
at 2010-06-17T23:41
at 2010-06-17T23:41

By Oliver
at 2010-06-22T01:15
at 2010-06-22T01:15

By Audriana
at 2010-06-22T07:05
at 2010-06-22T07:05

By Joseph
at 2010-06-23T11:58
at 2010-06-23T11:58

By Sandy
at 2010-06-23T19:30
at 2010-06-23T19:30

By Ophelia
at 2010-06-25T01:44
at 2010-06-25T01:44

By Valerie
at 2010-06-29T05:19
at 2010-06-29T05:19

By Elvira
at 2010-07-03T18:07
at 2010-07-03T18:07

By Lucy
at 2010-07-04T16:38
at 2010-07-04T16:38

By Mary
at 2010-07-06T20:27
at 2010-07-06T20:27
Related Posts
高效能高CP的SSD,Kingston V+ 64G開箱 …

By Tom
at 2010-05-28T19:08
at 2010-05-28T19:08
請問TDK 16G隨身碟

By Oliver
at 2010-05-28T18:25
at 2010-05-28T18:25
2.5吋500G硬碟

By Yedda
at 2010-05-28T14:55
at 2010-05-28T14:55
硬碟分割,系統要放內側還是外側?

By John
at 2010-05-28T13:41
at 2010-05-28T13:41
5000AAKS速度極慢

By Aaliyah
at 2010-05-28T13:28
at 2010-05-28T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