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黑膠心得 - 喇叭

By Anonymous
at 2017-05-24T16:37
at 2017-05-24T16:37
Table of Contents
因為版友提到我以前在版上寫過一些黑膠心得,所以我自己回頭去看
發現現在的想法的確是跟以前差異非常的大,所以來寫寫新的心得
最近我寫了有關於音色派跟儀測派這樣的分類
是抄自音響論壇的黑膠專欄蔡主筆的說法,我自己消化之後可以解釋成這樣
我認為主要想法在於音色派的認為在失真把它壓到很低之前,音響就要好聽才行
當然他接著也會努力降低失真,講真的低失真音響才會有高級感
不然那種好聽聽久很容易膩
而儀測派的認為失真低才有鑑別力,當你把所有的東西失真都降到很低
這時候音響的好聽才是真正的好聽,但是中間的過程很痛苦
因為一個低失真的環節,會暴露出其他失真的環節
那麼,一個系統除了喇叭這個失真率最高的環節之外,哪個東西失真最高
答案就是黑膠系統
黑膠系統有天生的高失真,所以很容易走向音色派的路線
我之前的文章就有點像是在闡釋這個路線上,黑膠的優點
但是因為我也有在用電腦聽音樂,所以常常覺得為什麼黑膠聲音有些明顯的假假的
後來我看了蔡主筆的文章之後,才頓悟,黑膠的調整,就是以低失真才是王道
首先,有些一體式唱盤,或者唱臂會提供官方數據,提供唱針尖端到唱頭底蓋的距離
對於使用唱頭蓋的用家來說,調整實在太方便了,我之前也都這樣用
不過最近卻發現,使用官方數據,聲音不夠理想,而且尺規上去,唱針角度有偏差
所以黑膠的調整最終還是要靠尺規,讓角度儘量貼近切線,失真才會降低
再來不管是 VTA,方位角,針壓,抗滑,都有工具可以測到各種數值失真大小
只有在一個點上,失真會最小,這些都是有工具可以測量的
當你沒有把全部的環節調整在最低失真的時候,你就很難感受出來低失真的好處
但是全部都壓在很低的失真的時候,每降低一點失真聲音的逼真度會大幅提升
--
發現現在的想法的確是跟以前差異非常的大,所以來寫寫新的心得
最近我寫了有關於音色派跟儀測派這樣的分類
是抄自音響論壇的黑膠專欄蔡主筆的說法,我自己消化之後可以解釋成這樣
我認為主要想法在於音色派的認為在失真把它壓到很低之前,音響就要好聽才行
當然他接著也會努力降低失真,講真的低失真音響才會有高級感
不然那種好聽聽久很容易膩
而儀測派的認為失真低才有鑑別力,當你把所有的東西失真都降到很低
這時候音響的好聽才是真正的好聽,但是中間的過程很痛苦
因為一個低失真的環節,會暴露出其他失真的環節
那麼,一個系統除了喇叭這個失真率最高的環節之外,哪個東西失真最高
答案就是黑膠系統
黑膠系統有天生的高失真,所以很容易走向音色派的路線
我之前的文章就有點像是在闡釋這個路線上,黑膠的優點
但是因為我也有在用電腦聽音樂,所以常常覺得為什麼黑膠聲音有些明顯的假假的
後來我看了蔡主筆的文章之後,才頓悟,黑膠的調整,就是以低失真才是王道
首先,有些一體式唱盤,或者唱臂會提供官方數據,提供唱針尖端到唱頭底蓋的距離
對於使用唱頭蓋的用家來說,調整實在太方便了,我之前也都這樣用
不過最近卻發現,使用官方數據,聲音不夠理想,而且尺規上去,唱針角度有偏差
所以黑膠的調整最終還是要靠尺規,讓角度儘量貼近切線,失真才會降低
再來不管是 VTA,方位角,針壓,抗滑,都有工具可以測到各種數值失真大小
只有在一個點上,失真會最小,這些都是有工具可以測量的
當你沒有把全部的環節調整在最低失真的時候,你就很難感受出來低失真的好處
但是全部都壓在很低的失真的時候,每降低一點失真聲音的逼真度會大幅提升
--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17-05-28T23:53
at 2017-05-28T23:53
Related Posts
請問有人送修音響三個月還沒修好嗎?

By Poppy
at 2017-05-23T23:42
at 2017-05-23T23:42
請教KEF LS50 音樂+電視電影 雙修選擇

By Sarah
at 2017-05-23T22:52
at 2017-05-23T22:52
請教KEF LS50 音樂+電視電影 雙修選擇

By Aaliyah
at 2017-05-23T22:35
at 2017-05-23T22:35
喇叭架的重要性?

By Hedwig
at 2017-05-23T15:03
at 2017-05-23T15:03
分享給 Yamatai兄 我的隔振實例品

By James
at 2017-05-23T13:59
at 2017-05-23T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