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10萬塊的配置? - 喇叭
By Yedda
at 2010-09-06T09:37
at 2010-09-06T09:3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yamatai (官富商富民不富)》之銘言:
: ※ 引述《Huangs (希望帶來失望)》之銘言:
: : JBL L100 的低音單體(型號 LE120H)的輸入訊號有經過 LCR 構成的低通濾波器,
: : 濾除 400Hz 以上的高頻。
: : 您說了一大堆「低音直通」的好處,但事實上 L100 卻有經過濾波器!
: L100 的低音單體是 123A-1 or 123A-3,請問您是查哪份manual的?
: 隨便查國外 DIYer討論也看到 without Low pass filer 字眼
: http://www.htguide.com/forum/showthread.php4?t=21927
你前文寫 L100,但其實講得應該是 L100A 或 L100 Century。
L100 的低音單體有 low pass filter,阻抗 4 歐姆。
L100A 與 L100 Century 的低音沒有 low pass filter,阻抗 8 歐姆。
: : 而不像低音反射式在中低頻段有個突起,低頻量感變多,但卻不夠下潛,速度也稍慢。
: : 傳輸線音箱理論上是比低音反射式好的,
: : 但製造成本高,採用傳輸線音箱的喇叭不多。
: : 廠家寧可在其他地方努力(如分音器、單體的 alignment 等),
: : 克服低音反射箱的缺點。
: 我知道阿,古典的喇叭一堆都是背負載號角的
: 製作成本高到嚇人,看看西敏寺就好了
其實背負號角和傳輸線不一樣。
背負號角的反射孔道漸漸變大,而傳輸線相反,越來越小。
不過兩者的製作成本的確都比常見的低音反射或密閉式為高。
: 剛好上文談的 JMR 就是用傳輸線設計
: 他的小喇叭 Offrande 低頻就好到嚇人,但是低頻真的就是稍慢
a) JMR Offrande 是傳輸線設計
b) JMR Offrande 的低頻稍慢
假設 a b 都成立,那也不能得到「傳輸線設計 => 低頻稍慢」這個結論吧?
改用低音反射式或別種音箱,搞不好低頻更慢,也有可能啊。
: 每個設計都有他的著眼點跟妥協
: 當然 L100 不是完美,他的音色以很多人的標準來說太過粗獷,不夠滑順
: 高頻延伸不好,單體頻響銜接也不是非常好,畢竟他只使用一階分音
: 而且他的空間感(高頻延伸不佳)跟音場也不好
: 但是實際使用你會覺得他是相當容易擺位也很容易驅動的喇叭
的確,我比較喜歡細緻一點的聲音,
就不太能接受老單體或老喇叭。
不過 JBL 或 Audio Research 之類的老機器真的有種粗獷陽剛的美感,
雖然和現代音響的美學不太一樣,
但還是很有動人之處。
: : JBL L100 也是 4 歐姆喔!效率 90db 算中等。
: : 在這個價位帶阻抗 8 歐姆、效率 90db 以上,比 L100 更好推的的喇叭,
: : 實在是所在多有。
: : 而很多併聯小口徑單體的喇叭,輸入阻抗也還是 8 歐姆。
: : 併聯與否和喇叭的輸入阻抗,實無必然性。
: 請問你是查哪篇資料說 L100 是 4 歐姆的?
: 現在的喇叭單體設計主流是 8 歐姆,併聯後是 4 歐姆
: 我們當然是用市場主流來看阿,現在製作 16 歐姆單體的選擇相對受限啦
: 當然你也可以說,4 歐姆也不見得比較難推
: 這我也同意阿
喇叭的輸入阻抗是由單體與分音網路整個線路決定,
不是簡單把單體的阻抗作併聯計算而已。
舉例來說,B&W 的 CM7 用一隻 6.5 吋低音單體,阻抗為 8 歐姆。
上位機種 CM9 用了一對 6.5 吋低音單體,阻抗仍然是 8 歐姆。
http://www.bowers-wilkins.com/display.aspx?infid=1067&terid=1078&sc=hf
http://www.bowers-wilkins.com/display.aspx?infid=3986&terid=3992&sc=hf
此外單體之間並不見得只作併聯,有時也會用串聯的。
特殊的例子,像用幾十顆單體的 line array 喇叭,單體通常就是又併又串的,
所以仍然能維持 8 歐姆或 4 歐姆的輸入阻抗。
另外,小弟第一次聽到「現在喇叭單體設計主流是 8 歐姆」的說法。
以我自己所看過的單體,阻抗大多分布在 4 ~ 8 歐姆之間,
似乎沒有固定的標準或趨勢。
可以請 yamatai 兄提供一下參考資料嗎?
: : 現在振膜的材質百百種,這種論調不免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 : 單是你說的「紙盆」也有許多種材質,懸邊的學問也很大,聲音各不相同。
: : 論及泛音豐富、聲音比較厚,這也未必是紙盆的強項。
: 同上,我們談的是一個市場主流設計走向
: 不知道黃兄是否常聽二三十年前的紙盆單體?
: 也許是巧合,我聽的型號都是在泛音跟厚聲方面的高手
: Altec 755C, 604/605, 515, 416
: JBL LE15, LE5, 123A
: Jensen H222, P8, P15LL
: 當然也有聲音沒那麼厚的
: 像是 Goodmans, Lowther,不過解析力好,泛音漂亮則變成他們的強項
這也和前面的例子一樣,有點邏輯的問題。
a) 二三十年前的單體多用紙盆為振膜
b) 許多二三十年前的單體厚聲
仍然不能得到「紙盆振膜 => 厚聲」這個結論。
喇叭的設計要素很多,振膜只是其中之一。
毋寧說那種聲音走向就是二三十年前的市場取向,而不見得是紙盆本身的特性。
現代的紙盆單體明顯比其他材質來得厚聲或泛音多嗎?
--
: ※ 引述《Huangs (希望帶來失望)》之銘言:
: : JBL L100 的低音單體(型號 LE120H)的輸入訊號有經過 LCR 構成的低通濾波器,
: : 濾除 400Hz 以上的高頻。
: : 您說了一大堆「低音直通」的好處,但事實上 L100 卻有經過濾波器!
: L100 的低音單體是 123A-1 or 123A-3,請問您是查哪份manual的?
: 隨便查國外 DIYer討論也看到 without Low pass filer 字眼
: http://www.htguide.com/forum/showthread.php4?t=21927
你前文寫 L100,但其實講得應該是 L100A 或 L100 Century。
L100 的低音單體有 low pass filter,阻抗 4 歐姆。
L100A 與 L100 Century 的低音沒有 low pass filter,阻抗 8 歐姆。
: : 而不像低音反射式在中低頻段有個突起,低頻量感變多,但卻不夠下潛,速度也稍慢。
: : 傳輸線音箱理論上是比低音反射式好的,
: : 但製造成本高,採用傳輸線音箱的喇叭不多。
: : 廠家寧可在其他地方努力(如分音器、單體的 alignment 等),
: : 克服低音反射箱的缺點。
: 我知道阿,古典的喇叭一堆都是背負載號角的
: 製作成本高到嚇人,看看西敏寺就好了
其實背負號角和傳輸線不一樣。
背負號角的反射孔道漸漸變大,而傳輸線相反,越來越小。
不過兩者的製作成本的確都比常見的低音反射或密閉式為高。
: 剛好上文談的 JMR 就是用傳輸線設計
: 他的小喇叭 Offrande 低頻就好到嚇人,但是低頻真的就是稍慢
a) JMR Offrande 是傳輸線設計
b) JMR Offrande 的低頻稍慢
假設 a b 都成立,那也不能得到「傳輸線設計 => 低頻稍慢」這個結論吧?
改用低音反射式或別種音箱,搞不好低頻更慢,也有可能啊。
: 每個設計都有他的著眼點跟妥協
: 當然 L100 不是完美,他的音色以很多人的標準來說太過粗獷,不夠滑順
: 高頻延伸不好,單體頻響銜接也不是非常好,畢竟他只使用一階分音
: 而且他的空間感(高頻延伸不佳)跟音場也不好
: 但是實際使用你會覺得他是相當容易擺位也很容易驅動的喇叭
的確,我比較喜歡細緻一點的聲音,
就不太能接受老單體或老喇叭。
不過 JBL 或 Audio Research 之類的老機器真的有種粗獷陽剛的美感,
雖然和現代音響的美學不太一樣,
但還是很有動人之處。
: : JBL L100 也是 4 歐姆喔!效率 90db 算中等。
: : 在這個價位帶阻抗 8 歐姆、效率 90db 以上,比 L100 更好推的的喇叭,
: : 實在是所在多有。
: : 而很多併聯小口徑單體的喇叭,輸入阻抗也還是 8 歐姆。
: : 併聯與否和喇叭的輸入阻抗,實無必然性。
: 請問你是查哪篇資料說 L100 是 4 歐姆的?
: 現在的喇叭單體設計主流是 8 歐姆,併聯後是 4 歐姆
: 我們當然是用市場主流來看阿,現在製作 16 歐姆單體的選擇相對受限啦
: 當然你也可以說,4 歐姆也不見得比較難推
: 這我也同意阿
喇叭的輸入阻抗是由單體與分音網路整個線路決定,
不是簡單把單體的阻抗作併聯計算而已。
舉例來說,B&W 的 CM7 用一隻 6.5 吋低音單體,阻抗為 8 歐姆。
上位機種 CM9 用了一對 6.5 吋低音單體,阻抗仍然是 8 歐姆。
http://www.bowers-wilkins.com/display.aspx?infid=1067&terid=1078&sc=hf
http://www.bowers-wilkins.com/display.aspx?infid=3986&terid=3992&sc=hf
此外單體之間並不見得只作併聯,有時也會用串聯的。
特殊的例子,像用幾十顆單體的 line array 喇叭,單體通常就是又併又串的,
所以仍然能維持 8 歐姆或 4 歐姆的輸入阻抗。
另外,小弟第一次聽到「現在喇叭單體設計主流是 8 歐姆」的說法。
以我自己所看過的單體,阻抗大多分布在 4 ~ 8 歐姆之間,
似乎沒有固定的標準或趨勢。
可以請 yamatai 兄提供一下參考資料嗎?
: : 現在振膜的材質百百種,這種論調不免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 : 單是你說的「紙盆」也有許多種材質,懸邊的學問也很大,聲音各不相同。
: : 論及泛音豐富、聲音比較厚,這也未必是紙盆的強項。
: 同上,我們談的是一個市場主流設計走向
: 不知道黃兄是否常聽二三十年前的紙盆單體?
: 也許是巧合,我聽的型號都是在泛音跟厚聲方面的高手
: Altec 755C, 604/605, 515, 416
: JBL LE15, LE5, 123A
: Jensen H222, P8, P15LL
: 當然也有聲音沒那麼厚的
: 像是 Goodmans, Lowther,不過解析力好,泛音漂亮則變成他們的強項
這也和前面的例子一樣,有點邏輯的問題。
a) 二三十年前的單體多用紙盆為振膜
b) 許多二三十年前的單體厚聲
仍然不能得到「紙盆振膜 => 厚聲」這個結論。
喇叭的設計要素很多,振膜只是其中之一。
毋寧說那種聲音走向就是二三十年前的市場取向,而不見得是紙盆本身的特性。
現代的紙盆單體明顯比其他材質來得厚聲或泛音多嗎?
--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10-09-10T19:36
at 2010-09-10T19:36
By Yuri
at 2010-09-15T05:35
at 2010-09-15T05:3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9-19T15:33
at 2010-09-19T15:33
By Eartha
at 2010-09-24T01:32
at 2010-09-24T01:32
By Puput
at 2010-09-28T11:31
at 2010-09-28T11:31
By Tracy
at 2010-10-02T21:29
at 2010-10-02T21:29
By Olivia
at 2010-10-07T07:28
at 2010-10-07T07:28
By Kama
at 2010-10-11T17:27
at 2010-10-11T17:27
By Victoria
at 2010-10-16T03:25
at 2010-10-16T03:25
By Bethany
at 2010-10-20T13:24
at 2010-10-20T13:24
By Emma
at 2010-10-24T23:23
at 2010-10-24T23:23
By Andrew
at 2010-10-29T09:21
at 2010-10-29T09:21
By Genevieve
at 2010-11-02T19:20
at 2010-11-02T19:20
By Elvira
at 2010-11-07T05:19
at 2010-11-07T05:19
By Liam
at 2010-11-11T15:17
at 2010-11-11T15:17
By Olga
at 2010-11-16T01:16
at 2010-11-16T01:16
By Rosalind
at 2010-11-20T11:15
at 2010-11-20T11:15
By Ina
at 2010-11-24T21:13
at 2010-11-24T21:13
By Gilbert
at 2010-11-29T07:12
at 2010-11-29T07:12
By Wallis
at 2010-12-03T17:11
at 2010-12-03T17:11
By Oliver
at 2010-12-08T03:09
at 2010-12-08T03:09
By Valerie
at 2010-12-12T13:08
at 2010-12-12T13:08
By Ethan
at 2010-12-16T23:07
at 2010-12-16T23:07
By Isla
at 2010-12-21T09:05
at 2010-12-21T09:05
By Enid
at 2010-12-25T19:04
at 2010-12-25T19:04
By Charlie
at 2010-12-30T05:03
at 2010-12-30T05:03
Related Posts
新手10萬塊的配置?
By Donna
at 2010-09-06T08:23
at 2010-09-06T08:23
新手10萬塊的配置?
By Kristin
at 2010-09-06T04:44
at 2010-09-06T04:44
再次問有關音效卡的問題...
By Hamiltion
at 2010-09-06T02:30
at 2010-09-06T02:30
看電影使用監聽喇叭??@@
By Hedwig
at 2010-09-05T22:41
at 2010-09-05T22:41
關於正副級
By Lily
at 2010-09-05T20:52
at 2010-09-05T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