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10萬塊的配置? - 喇叭
By Wallis
at 2010-09-06T10:17
at 2010-09-06T10:1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uangs (希望帶來失望)》之銘言:
: 你前文寫 L100,但其實講得應該是 L100A 或 L100 Century。
: L100 的低音單體有 low pass filter,阻抗 4 歐姆。
: L100A 與 L100 Century 的低音沒有 low pass filter,阻抗 8 歐姆。
我不知道詳細的型號分類
不過L100一般說三代,這manual裡面說的L100可能是最早期最少量
單體垂直排列的
但是一般通稱的 L100 是指 century
而 L100T 基本上視為不同的設計
: a) JMR Offrande 是傳輸線設計
: b) JMR Offrande 的低頻稍慢
: 假設 a b 都成立,那也不能得到「傳輸線設計 => 低頻稍慢」這個結論吧?
: 改用低音反射式或別種音箱,搞不好低頻更慢,也有可能啊。
不知道您是否可以推薦傳輸線設計速度仍然飛快的設計
小弟認為這可能是非常棒的設計,因為傳輸線的低頻的確比較輕鬆,延伸佳
我所聽過有長管道的幾乎低頻都慢
包括 Lowther 各種音箱設計,PMC,Tannoy
唯一聽過比較理想的是 Supravox 的鴨蛋型音箱
: 的確,我比較喜歡細緻一點的聲音,
: 就不太能接受老單體或老喇叭。
: 不過 JBL 或 Audio Research 之類的老機器真的有種粗獷陽剛的美感,
: 雖然和現代音響的美學不太一樣,
: 但還是很有動人之處。
不知道是否能推薦你比較欣賞的設計
您的學養豐富,我想可以讓我學習到很多
: 喇叭的輸入阻抗是由單體與分音網路整個線路決定,
: 不是簡單把單體的阻抗作併聯計算而已。
: 舉例來說,B&W 的 CM7 用一隻 6.5 吋低音單體,阻抗為 8 歐姆。
: 上位機種 CM9 用了一對 6.5 吋低音單體,阻抗仍然是 8 歐姆。
: http://www.bowers-wilkins.com/display.aspx?infid=1067&terid=1078&sc=hf
: http://www.bowers-wilkins.com/display.aspx?infid=3986&terid=3992&sc=hf
: 此外單體之間並不見得只作併聯,有時也會用串聯的。
: 特殊的例子,像用幾十顆單體的 line array 喇叭,單體通常就是又併又串的,
: 所以仍然能維持 8 歐姆或 4 歐姆的輸入阻抗。
: 另外,小弟第一次聽到「現在喇叭單體設計主流是 8 歐姆」的說法。
: 以我自己所看過的單體,阻抗大多分布在 4 ~ 8 歐姆之間,
: 似乎沒有固定的標準或趨勢。
: 可以請 yamatai 兄提供一下參考資料嗎?
分音器裡面的確也可以做阻抗匹配的工作
光是放顆阻抗匹配變壓器就好了
參考資料,不是上 madisound 看就好了媽?
的確阿,都是八歐姆以下為多,所以一但併下去只會更低
但是總歸來說,要驅動兩顆低音大體上是比一顆低音多吃很多電的
而且這單體還要嚴格控制品質,不然這兩顆聲音差一點點你就聽得出來了
: 這也和前面的例子一樣,有點邏輯的問題。
: a) 二三十年前的單體多用紙盆為振膜
: b) 許多二三十年前的單體厚聲
: 仍然不能得到「紙盆振膜 => 厚聲」這個結論。
: 喇叭的設計要素很多,振膜只是其中之一。
: 毋寧說那種聲音走向就是二三十年前的市場取向,而不見得是紙盆本身的特性。
: 現代的紙盆單體明顯比其他材質來得厚聲或泛音多嗎?
現代紙盆的確是有很多
Focal
Triangle
audax
Scan
聲音大多不是特別厚聲的
--
: 你前文寫 L100,但其實講得應該是 L100A 或 L100 Century。
: L100 的低音單體有 low pass filter,阻抗 4 歐姆。
: L100A 與 L100 Century 的低音沒有 low pass filter,阻抗 8 歐姆。
我不知道詳細的型號分類
不過L100一般說三代,這manual裡面說的L100可能是最早期最少量
單體垂直排列的
但是一般通稱的 L100 是指 century
而 L100T 基本上視為不同的設計
: a) JMR Offrande 是傳輸線設計
: b) JMR Offrande 的低頻稍慢
: 假設 a b 都成立,那也不能得到「傳輸線設計 => 低頻稍慢」這個結論吧?
: 改用低音反射式或別種音箱,搞不好低頻更慢,也有可能啊。
不知道您是否可以推薦傳輸線設計速度仍然飛快的設計
小弟認為這可能是非常棒的設計,因為傳輸線的低頻的確比較輕鬆,延伸佳
我所聽過有長管道的幾乎低頻都慢
包括 Lowther 各種音箱設計,PMC,Tannoy
唯一聽過比較理想的是 Supravox 的鴨蛋型音箱
: 的確,我比較喜歡細緻一點的聲音,
: 就不太能接受老單體或老喇叭。
: 不過 JBL 或 Audio Research 之類的老機器真的有種粗獷陽剛的美感,
: 雖然和現代音響的美學不太一樣,
: 但還是很有動人之處。
不知道是否能推薦你比較欣賞的設計
您的學養豐富,我想可以讓我學習到很多
: 喇叭的輸入阻抗是由單體與分音網路整個線路決定,
: 不是簡單把單體的阻抗作併聯計算而已。
: 舉例來說,B&W 的 CM7 用一隻 6.5 吋低音單體,阻抗為 8 歐姆。
: 上位機種 CM9 用了一對 6.5 吋低音單體,阻抗仍然是 8 歐姆。
: http://www.bowers-wilkins.com/display.aspx?infid=1067&terid=1078&sc=hf
: http://www.bowers-wilkins.com/display.aspx?infid=3986&terid=3992&sc=hf
: 此外單體之間並不見得只作併聯,有時也會用串聯的。
: 特殊的例子,像用幾十顆單體的 line array 喇叭,單體通常就是又併又串的,
: 所以仍然能維持 8 歐姆或 4 歐姆的輸入阻抗。
: 另外,小弟第一次聽到「現在喇叭單體設計主流是 8 歐姆」的說法。
: 以我自己所看過的單體,阻抗大多分布在 4 ~ 8 歐姆之間,
: 似乎沒有固定的標準或趨勢。
: 可以請 yamatai 兄提供一下參考資料嗎?
分音器裡面的確也可以做阻抗匹配的工作
光是放顆阻抗匹配變壓器就好了
參考資料,不是上 madisound 看就好了媽?
的確阿,都是八歐姆以下為多,所以一但併下去只會更低
但是總歸來說,要驅動兩顆低音大體上是比一顆低音多吃很多電的
而且這單體還要嚴格控制品質,不然這兩顆聲音差一點點你就聽得出來了
: 這也和前面的例子一樣,有點邏輯的問題。
: a) 二三十年前的單體多用紙盆為振膜
: b) 許多二三十年前的單體厚聲
: 仍然不能得到「紙盆振膜 => 厚聲」這個結論。
: 喇叭的設計要素很多,振膜只是其中之一。
: 毋寧說那種聲音走向就是二三十年前的市場取向,而不見得是紙盆本身的特性。
: 現代的紙盆單體明顯比其他材質來得厚聲或泛音多嗎?
現代紙盆的確是有很多
Focal
Triangle
audax
Scan
聲音大多不是特別厚聲的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新手10萬塊的配置?
By Yedda
at 2010-09-06T09:37
at 2010-09-06T09:37
新手10萬塊的配置?
By Donna
at 2010-09-06T08:23
at 2010-09-06T08:23
新手10萬塊的配置?
By Kristin
at 2010-09-06T04:44
at 2010-09-06T04:44
再次問有關音效卡的問題...
By Hamiltion
at 2010-09-06T02:30
at 2010-09-06T02:30
看電影使用監聽喇叭??@@
By Hedwig
at 2010-09-05T22:41
at 2010-09-05T22:41